我国服装生产和出口十多年来一直位居世界第一,服装业生产竞争力领先优势明显,但中国服装企业用洋名字来包装自身品牌已成一大潮流,中国服装为何要借“洋名”扬名?这是福还是祸?
雅戈尔、罗蒙、培罗蒙、乔顿、艾格、波斯登、黛安芬、凯普狄诺……这些听起来洋味十足的服装品牌,却是正宗的“中国制造”。 说来奇怪,在国内市场销量领先的200个国产服装品牌中,沾点“洋名”的就有一大半,而在上海主要商场服装销售排行榜上,八成以上秀出了洋文称谓。
“洋品牌伪军”要接轨
取洋名的中国服装越来越多,被人戏称为“洋品牌伪军”,大多数企业起洋名就是想营造一种国际品牌的感觉。一般来说,普通国内消费者看到一个洋名品牌,第一感觉就会认定它为国际品牌,心理价位就高了一个档次,这对市场销售很有帮助。一份专业调查显示,有53.3%的国内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比较有“洋味”的服装品牌,认定国内品牌的仅16.7%。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服装等时尚类消费“崇洋”倾向更明显。国产品牌姓“洋名”后,由于有价格优势,瓜分了不少原本属于洋品牌的市场。
在全球化竞争大背景下,服装业“洋品牌伪军”也是一种接轨市场的发展趋势,品牌、技术和生产优势集聚在一起,有利于打开国际市场。如同联想走向国际市场要改洋名一样,部分早就拥有洋名的国内服装企业就是看准将来走向国际市场的这一步。洋名服装符合外国消费者“口味”,有利于服装出口。
“洋名”并非高价门槛
起个“洋名”就能卖个高价?不一定。大量国产“洋名”服装的出现,使国内消费者也越来越精了,花较少的钱去体验穿“洋装”的感受。以休闲服起家的美特斯邦威就是一个特例,在国内市场走大众化价格路线,受到一些年轻人的追捧。洛兹、森马等名称十分洋气的品牌,也在价格上打出亲民牌。对这些企业来说,并不讳言自己本土品牌“血统”,起“洋名”是为了更好地磨练市场竞争能力。
当然,也有一些国内生产的服装顶着“洋名”帽子仍守着高价门槛,特别是一些飘洋过海曾到海外报过“户口”的品牌。由于“欧陆血统”的新兴服装品牌易被国内高级商场接受,有些国内服装企业自创新品牌时,特地请代理公司在海外注册“洋插队”一回,尽管服装生产、设计都设在国内,也大张旗鼓地推出英文名,并设一个较高定价。
品牌经营“借帽”沾光
不难看到,尽管我国服装出口占外贸出口的八分之一左右,但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牌加工占出口服装总量一半以上。特别是服装品牌经营还存在“软肋”,没有一个在世界上叫得响的名牌,服装生产企业大都为别国作“嫁衣”。随着一些起“洋名”的本土服装品牌知名度渐增,能否走向国际市场甚至舞起品牌经营长袖?中国名牌斯尔丽女装就先走出了一步,愿意租借商标使用权,已有海内外32家企业欲寻求合作“借帽”。新培育的“卡莎布兰卡”品牌年销售也已突破亿元,在国内拓展了200多家专卖店。从原先起“洋名”沾光到海外企业为中国品牌“打工”,国内服装企业只有打赢品牌战役,才无愧于世界服装第一大国的称誉。本报记者
秦武平 实习生 闫星伊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