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预算案根本上没有摆脱殖民地时代的传统,仍然是被动的平衡预算做法,没有任何市场经济财政政策的意义和作用。
    殖民地政府并没有社会和经济长远发展的考虑,因而没有什么战略性的投资。 基础建设的投资往往是滞后于发展,而不是前瞻性推动发展。殖民地宗主国所关心的,首要是避免任何由宗主国资助殖民地政府开支的风险,故此坚持殖民地财政收支平衡,最好有盈余,以积累的盈余来保证殖民地的长期开支。以往甚至把殖民地的政府各种盈余储备,存在英国,作为英国外汇储备的一个部分,给英国提供额外的利益。殖民地政府的财政平衡政策,积极不干预等传统,主要建基于殖民地政府的性质,受制于英国宗主国的财政风险管理策略,而不是成为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政策方法。
    经济好转功在中央
    对于回归后的特区政府来说,香港的发展再不是出于英国之手,也不应推诿中央政府。在‘一国两制’的体制底下,特区政府拥有财政经济和内部发展的自主权,自主权的作用是推动本地各方面的发展。可是,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却未认真地检讨财政政策、财政预算。
    在过往多年,经济衰退,财政政策却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惯例背道而驰,并没有以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对抗经济衰退,反而落井下石,收缩开支来减轻财政赤字,无视庞大储备放在国外只收低息,结果是私营公营部门的开支同步缩减,经济每创新低,无力复苏。
    去年以来,香港经济好转,不是来自特区政策,部分是因曾荫权上任,经济的悲观气氛消除,社会的经济信心稍有恢复,但更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的支持。CEPA作用虽有限,不过有助投资者的信心,个人游的作用更大,直接扩大香港内部的消费需求,并以此产生乘数作用,推动经济增长。而在经济信心恢复的基础下,国企来港上市刺激股市,楼市亦借势回升。整个社会经济气氛改善,经济信心与需求增长互为因果,相互推动。
    2005年港府财政收支由失衡到平衡且有盈余,其理在此,并非财政开支收缩的结果,而是中央介入扭转了紧缩财政政策与经济衰退的恶性循环。
    缺乏战略性投资
    在财政出现盈余之时,本来应该是特区政府改变殖民地财政政策的大好时机,在庞大的政府储备之外,还有当年的财政盈余,正好是采取战略性投资来增强香港经济的竞争力,扩大公共开支来进一步扩大经济的整体需求,增强经济信心,巩固经济复苏的基础。令人失望的是,财政预算案里却看不到这样的意图和措施。
    特区政府没有显著减税,没有把财政盈余和将来的收入转变为中上收入阶层的收益,这是适当的做法,但为的不是把宝贵的财政收入放在战略性投资,而是因为殖民地传统财政政策的被动平衡理由、守财奴的心态(以前是为宗主国作守财奴,今天却是为了什么作守财奴呢?)
    莫失协同机会
    香港回归后没有战略性的投资。迪士尼主题公园、数码港都是以公帑资助个别私营企业,对香港经济的竞争力没有任何作用。迪士尼主题公园甚至会是政府未来财政一个沉重的负担。相对于广东省珠三角近10年和未来10年里的庞大投资,香港不单相形见绌,而且会出现基础设施的衔接问题、产业发展的配套问题。香港与珠三角,特别是与广州的合作缺乏支撑,并由此变成竞争,此消彼长,损失的会是香港,也同时使珠三角失去了同步协同的发展机会和优势。
    今次的财政预算案还是与殖民地政府时代一样,没有长远规划,没有香港以外的珠三角和广东省,更遑论泛珠三角。
    回归后第10个预算案仍然走不出殖民地的陷阱。这是香港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