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世界电影可谓“李安年”:一部成本只有1400万美元的独立制片作品《断背山》继威尼斯电影节夺得金狮奖后,又摘取金球奖4项大奖,在第31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上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并最终以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项提名领跑本年度奥斯卡,李安本人此间又获得美国独立制片协会(IFP)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导演奖,这是首位亚裔导演获得这两个奖项。与此同时,《断背山》的北美票房目前已直逼1亿美元,李安半开玩笑地说:“这部电影的收入远超过《卧虎藏龙》,足以让我用三辈子。 ”
这并不是他电影生涯仅有的辉煌。从1991年的《推手》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被世界各大电影节所青睐,他的作品中蕴藉的浓厚的东方情怀,成熟优雅的表情和影像,让世界各地的观众领略了一位生活在传统和现代分界线的东方人独特的情感表述。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作品大多是小成本制作(除了《绿巨人》),却取得了数倍于投资的票房回报,成为华人导演中既能保持自我,又屡屡掀起电影风潮的传奇人物。
这些耀眼夺目的光环背后,却是一颗寂寞多年的心灵。
父亲送我的惟一跟电影有关的礼物
李安祖籍江西德安,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屏东潮州,父亲给他起名“李安”,一来是老家在江西德安,二来是他的父亲去台湾的时候几乎是死里逃生,所乘坐的轮船为“永安号”。书香门第的李家家教极为严格,甚至在逢年过节时还行跪拜礼。中国式的父亲形象在李安的生活和电影中一直是鲜明而富有张力的,这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很深的渊源。
10岁之前李安在花莲念了两所小学,接受的是美式开放教育,来到台南,又念了两所小学,面对此间日式填鸭教育,加上语言习惯不同(国语—台语),头一次体验到“文化冲击”。 而至今,李安大概都能深刻地体会到不同文化的冲击、调适和拉扯。这些也成为他电影中一个永恒的背景。
父亲对儿子的希望是考上大学,成为诗礼传家的楷模。可是两度联考落榜(第二次数学甚至交了白卷),让父亲对他的人生前景非常忧虑。这种忧虑直到他凭《卧虎藏龙》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还偶有流露。最终,怀着电影梦的李安考进了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剧科。在那里,李安得以施展他演艺方面的才华,甚至还获得了一个小小的演员奖。可是父亲对他这个选择一直很担忧,直到让他保证毕业后出国深造,才同意他继续留在艺专。
艺专的日子轻松而快乐。李安经常在台北汉口街的台映试片室去看当时风行的欧洲艺术电影。英格玛·伯格曼的《处女泉》、德·西卡的《单车失窃记》、安东尼奥尼的《欲海含羞花》让李安震撼不已,“几乎久久不省人事”(李安语)。二年级的时候,父亲送给他一台8毫米摄影机,这是父亲一生送给他的惟一一份和电影有关的礼物。他用这台摄影机拍了一部18分钟的黑白短片《星期六下午的懒散》,正是这部短片帮助他申请进入了纽约大学(NYU)电影系。
在这部改编自余光中短篇小说《焚鹤人》的默片里,李安表达了艺术家面临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的挫折与挣扎,预示了他后半生对电影梦的寂寞和坚持。
失乐园:异国求学的日子
然而,父子的冲突并没有结束。儿子经常参加台湾环岛公演又黑又瘦的“鬼样子”让父亲怒火中烧,他们之间开始发生严重的言语冲突。1978年,李安做了一个让父亲十分愤怒的决定:报考了美国的戏剧电影学校。这让父亲很无奈,因为这并不违反当初让他出国深造的“命令”,只是,他不能接受儿子竟然想去从事没多大出息的娱乐业。他可能为此耿耿于怀了一生。后来所取得的电影成就,在李安看来,并没有给父亲带来观念上的改变:或许他一生都没有接受过儿子已经成了一个电影导演这个事实。他们的互相冲突和妥协,尽管给李安的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却使他获得了对中国父权文化、亲情纽带的深刻思考和复杂情感。而这一切在李安所拍的“父亲三部曲”中体现得最为深邃。据李安回忆,父亲虽然看过这些电影,但都没讲过什么,他始终不知道父亲对他的电影的真实态度。
李安先后在伊利诺大学和纽约大学学习戏剧和电影,并陆续拍摄了《追打》、《我爱中国菜》等多部16毫米短片。然而就是这个给大导演斯派克·李打工的儿子,却被父亲认为是有损颜面,李安成为家庭话题的禁忌。虽远在海外以为很自由,但亲情的纽带并未稍有松懈,“随时随地又把你给抓了回来”。李安就这样逃避并抗拒着。
在伊大第一年,李安经历了一个天翻地覆的文化冲击,这跟他所接触的西方戏剧经典中太多的性话题有关。根据自己的长期浸淫和观察,他得出结论:性是西方戏剧的一个重要渊源。“人类受到撒旦(蛇)的引诱,偷吃了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开始意识到耻辱,有了性交、怀孕,所有的痛苦与生命的延续由此开始。西方的挣扎即是人类摆荡于上帝与撒旦之间的拉锯。”(李安语)由此,李安体认到,戏剧的产生不是靠平衡、和谐,而是相反的东西。
1980年,李安拿到了戏剧学学士后,就转读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的想法征询父亲的意见。最后,经过一阵抗衡,父亲同意了他去念电影,并且帮助他解决了一部分学费和拍片经费。凭借先前的短片成绩,李安顺利进入纽大。纽大曾经培养出奥利弗·斯通、马丁·斯科西斯、斯派克·李、科恩兄弟等著名电影大师,形成了美国电影史上声名遐迩的“纽约学派”。对李安来说,进入这所大学,无异于进入了一座辉煌的电影殿堂。由于性格和语言、文化的因素,李安是一个很不会社交的人,但只要跟电影有关,他立刻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课堂辩论、片场实践,让求知若渴的李安兴奋而快乐,以至于每当假期来临,他心里就很不高兴。二年级时,李安拍摄的《阴凉湖畔》获纽约大学奖学金,并于第二年参加了台湾政府主办的独立制片电影竞赛,获得金穗奖最佳短故事片奖。
转眼3年过去了。李安拿出了毕业作品《分界线》,叙述的是分别居住在纽约运河街南北的不同种族的普通人,一边是华人,一边是意大利人,因某件事情引起两个族裔在纽约四处流窜。
1985年2月,李安把所有东西打包成8个纸箱,准备回台湾发展。就在行李运往港口的前一晚,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在纽约大学影展中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奖项,当晚,美国3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莫瑞斯公司的经纪人当场要与李安签约,劝他留在美国发展。
没想到,这一留就是6年无所事事和孤寂难耐。
隐忍在纽约郊区的6年
李安的太太林惠嘉是美国伊利诺大学的生物学博士。他们1978年在一次留学生的聚会上相识、相爱,1983年,李安与林惠嘉在纽约举行了一场中西合璧的婚礼,这场婚礼成为后来《喜宴》的灵感来源。婚后两人分隔两地。林惠嘉是一个个性很独立的女人,从来不麻烦别人。大儿子出生时,太太居然没有通知李安,让医院误以为她是一个弃妇。二儿子出生时,她也把李安赶出了医院。有关这位“酷”太太的逸闻趣事非常多:李安的《喜宴》获得金熊奖时在柏林给太太打电话,她为从睡梦中被吵醒感觉很不爽,怪李安小题大作。拿了奥斯卡小金人后,李安和太太到华人区买菜,有位台湾来的女人对林惠嘉说:“你命真好,先生现在还有空陪你买菜!”不料当即遭到李安太太的抢白:“你有没有搞错呀,是我今天特意抽空陪他来买菜的。”2001年金球奖颁奖典礼上,李安获得最佳导演奖时幽默地调侃道:“我的惊喜之情难以形容。我要感谢我强悍的太太,她是《卧虎藏龙》里除了碧眼狐狸之外所有女角的典范!”
接下来的6年,正如一部文艺电影的中间桥段,初看起来冗长而乏味,实则蕴涵内力甚至惊心动魄。其中的主角,就是这位特立独行的林太太。
被那位不靠谱的经纪人留在美国之后,李安开始了在好莱坞的漫长而无望的奔波。1986年1月,林惠嘉毕业后找到一份药物研究员的工作,从伊利诺搬来纽约郊区和李安同住。同一年,李安拿着与别人合写的一个剧本《不是迷信》,开始跑影片公司。两个礼拜跑了三十多家公司。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盛赞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对剧本进行局部修改、等待、再修改、再等待……直到最终毫无结果。就这样,一个计划失败了,另一个计划又开始启动,再次重复同样的程序和结果。
直到1990年暑假,李安彻底绝望了。剧本全部胎死腹中,生计也成问题。这期间,他也曾想过回台湾发展,此时的台湾,正是一个新旧电影交替的时代,中影公司正要力推新人。但是,接触了几次之后,被告知:没希望!
此时李安已过而立之年。是继续寻找机会?还是承认失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人过了30应该是已经有了一份稳定恒久的事业养家糊口了,可是,李安却成为家庭的累赘,一家人只靠林惠嘉微薄的薪金度日。
为了缓解内心的愧疚,李安每天除了在家里大量阅读、大量看片、埋头写剧本以外,还包揽了所有家务,负责买菜做饭带孩子,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到傍晚做完晚饭后,他就和儿子一起兴奋地等待“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这常常令林惠嘉觉得很温馨很感动。在赋闲的日子里,他在好朋友冯光远在家里完成了自己日后的重要作品《喜宴》的剧本。
林惠嘉也有过绝望的时候,但她仍然坚持不让李安做无谓的糊口工作。有一次,李安偷偷地开始学电脑,希望能比较容易地找一份工作。没过多久,被林惠嘉发现了,她很生气地说:“学电脑的人那么多,又不差你李安一个!”在妻子的坚决反对下,李安只好打消了出去找工作的念头。林惠嘉知道,李安真的只会拍电影,别的事情不会也不感兴趣。她对丈夫的才气十分肯定,她相信丈夫一定会成功的。
灰心至极的李安偶尔也帮人家拍拍小片子、看看器材、做点剪辑助理、剧务之类的杂事,还有一次去到纽约东村一栋很大的空屋子去帮人守夜看器材,“好恐怖!真怕会遇上土匪闯进来抢劫。”
回忆起这段难熬的生活,李安至今仍然十分痛苦:“我想我如果有日本丈夫的气节的话,早该切腹自杀了。”就这样,在拍摄第一部电影前,李安窝在家中当了6年的“家庭主男”,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就连丈母娘都夸奖:“你这么会烧菜,我来投资给你开馆子好不好?”
胼手胝足拍摄“父亲三部曲”
1990年,李安可以说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当时他在银行的存折只剩下43美元,又赶上小儿子出生。走投无路的李安将两个剧本《推手》和《喜宴》投给台湾新闻局主办的优良剧本甄选,希望能碰碰运气。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搏。结果,他的两个剧本双双获奖,得到了40多万的奖金。
6年的煎熬,李安终成正果。他的剧本得到了中影公司制片部经理徐立功的赏识,最终决定投资1350万台币去拍摄。徐立功是公认的台湾电影界的超级“伯乐”和“推手”。
1991年4月10日,《推手》由台湾中央电影公司投资、纽约库德玛西恩公司制片开拍了。这是李安的第一部长片,他一下子兴奋异常。“第一次有人叫导演,拿个木盒给我坐,飘飘然满过瘾的,也更坚定了拍电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的信念,以后我就这样过日子了。”
用了24天,就拍完了。李安没拿到一分钱的酬劳。
这部通俗、温暖的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获得当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并最终摘取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配角、评审团特别奖3项大奖,在票房上也创造了奇迹,台北的观众排着长队来观看此片,而“推手”一词,从此成为台湾社会的一个流行话语,到现在台湾还用“推手”作为“推动”、“促成”之意。
所有人都称赞这个突然杀出的青年导演,而李安此时已经37岁了。多年来和父亲的抗衡和冲突,加上在美国赋闲的生活感悟,使《推手》中蕴藏着非凡的叙事内力和情感冲撞。郎雄饰演的老拳师成了李安作品中的第一个“父亲”形象,影片也成了后来被称为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第一部。老拳师的形象几乎可以视为李安与父亲的混合体。
《推手》的成功,使台湾中影公司对李安更加有信心,决定投拍题材比较敏感、涉及同性恋内容的《喜宴》,仍旧与库德玛西恩公司合作。父亲形象又一次出现在这部影片之中。这一次,作为东方式家庭权威的代表,他远赴重洋,参加同性恋儿子的婚礼,最终却在机场举起双手,做出了一个“投降”的姿势,显示李安对父辈价值观念的温和批判。这部电影有着复杂的思想内涵,多年来成为李安作品中所有核心元素的集大成者。这里面有性别政治,却略带滑稽;有父权批判,却宽厚仁和;有中西文化冲突,却未达成和谐。该片带给李安一座结实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同时,全球票房达到3200万美金,超出投资成本(75万美金)数十倍,成为1993年全世界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电影。
艺术与商业双丰收,从此改变了李安的命运。接下来的《饮食男女》(1994)是李安第一部由他人编剧的电影(编剧:王惠玲)。这部电影将李安多年练就的烹饪手艺发挥到寓言的高度,将一出简单、清晰的家庭室内喜剧调制得不温不火,波澜不惊,却又好看至极。郎雄再次刻画了一位东方式父亲,面对3个不听话的女儿,他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被彻底打乱,更绝妙的是,作为对父亲权威的微妙和善意的嘲讽,李安让这位大厨师在最后味觉失灵,令人莞尔。至此,他成功地完成了“父亲三部曲”(或“家庭三部曲”)。该片获得了一系列大奖,名列1994年台湾十佳华语片第1名,同时,也获得了1994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帮助李安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但这部电影在台湾却受到严厉的批评,不但金马奖全军覆没,连观众票选奖都没有得到。李安有些不安。
《喜宴》获得金熊奖之后,父亲仍然希望儿子改行。对儿子的电影,他从来不予置评,直到2001年9月,他才说,他就像《喜宴》里最后一幕双手高举的老父!
而到此时,李安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一生注定是要在电影里奔波。
从《卧虎藏龙》到《断背山》
李安开始寻找转变的契机,试图闯入好莱坞,实现更大的电影梦。对于好莱坞的主流制片体制,李安有疑惑有抗拒,但是为了事业,他开始尝试拍摄英语片。
第一个计划是《冰风暴》,预算400万美金左右,是一部介于好莱坞和小制作之间的东西。他是在做《喜宴》后期的时候看到这部小说的,小说里有关美国家庭的内容立刻吸引了他。但是剧本尚未动笔,《理智与情感》又找上门来。一开始,李安非常奇怪,这样一部英国化的剧本,为什么会找他这个东方人呢?看到一半,他就进入了状态,认为他之前的几部电影无非就是理智与情感的冲撞,有共通的地方。他决定接下这个本子。
《理智与情感》(1995)最终成为李安作品中获奖最多的电影。1997年,他拍摄了反映美国家庭故事的《冰风暴》。这部电影的后期他做了7个月,一共剪了18版。这两部作品让他彻底了解了西方电影的制作体制。“拍西方电影就像当总统,要取悦每一个人。”两部影片虽然艺术上值得称道,票房上却不尽如人意。
《冰风暴》为李安奠定了他在美国电影界的一席之地,也巩固了他和“好机器”的制作人詹姆斯·夏慕斯的良好合作关系。接下来李安就开始拍摄《与魔鬼共骑》,把触角伸向具有相当难度的美国南北战争。当然,李安眼里的战争,还是以家庭、人际关系为基调的。这部电影描述几个青年在战争前后的成长历程,从人际关系看战争,节奏徐缓动人,已经有美国影评人喻之为“史上最好的南北战争电影”。
执导了几部西方电影后,他反而愈发觉得自己是个东方导演。
他想回到他所熟悉的中国题材。这时,他想起了《卧虎藏龙》。
让他难以预料的是,《卧虎藏龙》会这么复杂,这么难搞!从开始筹划,到奥斯卡结束,整整折腾了3年!
首先是改编剧本。《卧虎藏龙》是一部报纸连载的长篇小说,枝蔓繁多,细节琐屑,良莠不齐,需要他花很大力气去修理和整顿。最终,他决定抓住玉娇龙和俞秀莲两个女人阴阳混杂的灰色地带,让这部作品成为一部特别的、心理的、文人气的武侠片。他请了几个人来创作剧本,既有东方人,也有西方人。
其次是融资。习惯了独立制片的李安,没有寻求好莱坞的资金,而是和江志强、徐立功3人共同担保,通过自己的好机器公司向银行贷款得到了拍摄资金。
李安用了5个月完成前期拍摄。外景地大部分在新疆。
2001年,《卧虎藏龙》成为华人导演中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同时获得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摄影及最佳电影音乐奖,同年亦获金球奖及英国电影大奖的最佳外语片及最佳导演。该片在全球引发了一股疯狂的中国武侠热,以至于比他成名在先的张艺谋等人纷纷步他后尘,拍摄自己心目中的武侠电影,冲击奥斯卡,但最终无人能达到李安的圆满结局。
这一年,李安47岁,铺天盖地而来的荣誉和各种社会活动让他身心疲惫。接下来的几年里,他拍摄了一部科幻电影《绿巨人》,票房大热。但陈年的孤独也渐渐袭来。他终日自困在家,漫无目的地等时间流逝,心情跌至谷底,甚至萌发退出电影圈的念头。
之后,就是《断背山》。这是一部解脱般的电影,纯净、虚空,仿佛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态。就在这部电影的准备阶段,和他对峙了一辈子的父亲去世了。他仿佛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虚空。他忍住悲痛,远赴加拿大牧场,全心投入《断背山》的拍摄,希望能抚平自己内心的伤痛和疲惫。支持他继续献身电影的,是父亲临终的遗言:“你不应该放弃,应该继续拍下去。”
这是这个孤独寂寞的电影导演此生惟一一次听到父亲这样鼓励他。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