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电 题:中国新农村建设需投入四万亿——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
中新社记者 顾时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此间“两会”的热点话题,也是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称,到二0二0年,中国新农村建设需要投入四万多亿元人民币。
对中国农村问题研究较深刻的林毅夫委员指出,农村、农民和农业的“三农”问题所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于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如一九九八年到二00四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仅为百分之四点三,是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百分之八点六的一半。
为何中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林毅夫解释,八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吸收了一点二亿农村劳动力到非农产业就业,到九十年代初,则有大约一亿农民工进城,平均每年大约有一千万农产劳动力转向了非农产业。但是,随着九十年代末生产能力全面过剩,通货紧缩出现,新增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渠道不通,导致从一九九七年起到二00二年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反而每年平均增加三百四十万人,农民收入也就出现增长相对缓慢,农村、农民问题因而转为严峻。
林毅夫教授分析,中共十六大提出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届时要求全国人均收入达到三千美元,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长态势,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但是如果农村的收入按九十年代末以来每年只有百分之四左右的速度增长,到了二0二0年全国人均收入达到三千美元的时候,农村收入将会不足一千美元,城乡差距将会非常巨大,农村就不是全面小康,也就不会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
那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呢?
这位教授建议: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目标, 应该从村容整洁着手,完成村村通电、通水、通道路,改善下水道,进行厨房与厕所革命。改善基础设施可以消化过剩生产能力,打通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使农民收入得以快速增长,“生活宽裕”的目标才得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还可以使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需求者,农村的生产发展才不至于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形,农民的收入可以随着生产发展而提高,“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也就会高。村村通电视、广播可以使农民更多地接触到现代化的信息,村村通道路可以使农民更方便地融入现代化的市场体系中,才会有适应于现代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乡风文明”的建设。
在林毅夫看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一样,是一个长期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应以公共财政为主,按照一定标准满足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用电、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国大约需要投入四万亿元的资金。
他说,去年国家财政收入达到三万亿元,今后几年还应该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中国政府有能力动员足够的资金来投入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