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的儒雅与彬彬有礼在财经记者的围追堵截中,遭到了最严峻的考验。银行业的开放和改革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夹在记者方阵中被推来搡去的刘明康,绅士风度未减,从容应对媒体的“拷问”。
    “不、不、不,我们从来不反对中行和工行在国内上市。”3月3日,当听到“银监会是否反对中行和工行在国内上市”这一问题时,刘明康非常吃惊,三个“不”脱口而出。“我们支持银行改制上市,至于上市地点由董事会定。”
    一天后,在人大贵州团驻地再次见到刘明康时,出乎记者意料,他再次主动谈起了上述话题。“银行要改革、要上市,至于在哪里上市,那是银行自己的事。谁作承销商,谁做保荐人,银监会是不会干预的。”
    刘明康早年留学英国伦敦,西式教育加上近30年的金融从业经验,让他深谙现代金融业理念是重塑中国银行业的灵魂。“我们是专业的监管机构,银行有时候打电话问我的意见,我说这是你们董事会的事,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行事。”
    “你去问问姜建清,我从来都不打电话,对应该交给董事会决定的事情进行干预。”刘明康没有忘记记者前一天提出的质疑:“你帮我澄清一下啊,银行在哪里上市是由它的董事会决定的。”
    不过,刘明康并不掩饰自己的倾向,“我个人看来,还是比较赞同在国内上市。银行的规模大,要鼓励在国内上市,股票不给国人买给谁买呢?”
    由此看来,在银行业改革与银行业监管理念方面,刘明康和他所在的银监会也在追求另一种“绅士”风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刘明康推进银行业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完成财务重组后,均已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建行已于去年10月份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以1.96的市净率吸引了20多万全球投资者,市值高达90亿美元,三年前国际市场对中国银行业即将崩溃的判断彻底“破产”。
    “公司治理良好的企业往往具有更佳的经营绩效;公司治理越健全有效,融资成本越低,股价表现也更好。”在刘明康看来,一家股改后的银行如果仍无法摆脱行政干预,董事会无疑形同虚设,所谓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更是纸上谈兵。如此,多年来花费巨大成本进行再造的中国银行业恐怕将再次滑入危险边缘。
    事实上,银行产权结构改革进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全面开放金融业的背景下,关于外资入股中资银行的比例、民族银行业的保护、金融安全之忧是今年两会议案和提案的焦点。当昨日记者在两会上第三次遇见刘明康,希望他就这个话题发表看法时,他的推辞颇耐人寻味:“这个问题谈10分钟恐怕不够,另外找个时间仔细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