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下午3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端坐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今天,他要用系统化的观念,来对“十一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来一番“庖丁解牛”。
尽管这是一次例行的新闻发布,但是,国内一些敏锐的企业家们却仍希望从马凯讲话中嗅出新的商业机会。 一位在过去一年多里屡经波折的浙江企业主告诉记者:“今天我们本来要开董事会,也暂停了。我们都在看直播。”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综合管理部门的决策者,马凯在两会期间的一举一动,还牵动着全球经济的呼吸。例如,台下的海外媒体希望他能在能源这个尖峰话题上透露出中国的政策动向。他们提出的问题颇具陷阱意味:何时把中国国家储备里的空油库填满?
马凯给出的答案很明确:“不存在油罐空在那里没有装油的问题。”
这个时刻,全球活跃的经济力量都在注视着他。因为在他的背后,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而此时正是试探这个经济体未来风向的关键时刻。
对于中国经济下一个五年的猜想,刚刚开始。
《纲要》“十个特点”承前启后
《纲要》是中国未来五年的重要统领。在这个尤其需要明确方向的时刻,由马凯来对《纲要》中各界关心的焦点进行剖析,再合适不过。
马凯介绍说,《纲要》的出台过程是三个创新的结合:首次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对涉及“十一五”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加上委托,一共开展了160个重大专题的研究,形成的主报告就有500万字;
首次组建了由37位各领域的著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纲要》进行咨询论证,并开了四次专题论证会,这些专家的咨询论证报告随《纲要》一起上报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供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审议讨论《纲要》时参考;
第三个“首次”是在《纲要》正式提请人代会审议前,事先印发到各地,请各地的人民代表进行初审。《纲要》在反复征求意见过程中,曾经十一易其稿,才形成了提交会议讨论的草案。
不过,对于一般受众而言,《纲要》仍然颇为繁杂。马凯的“十个特点”的概括,不但使其显得易懂,而且更容易得到综合的理解。
马凯认为,《纲要》贯穿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具体化为“六个立足”的政策取向,融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成为“四位一体”的总体发展思路,又明确了社会经济多方面的轻重缓急。
其中:在发展的战略任务方面,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独立成篇,摆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在工业领域,明确提出下一个五年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不是扩大规模,而是结构升级,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首次把服务业独立成篇,放在突出位置上。
在区域发展战略上,进一步明确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四类功能区的定位和政策导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两个基本国策写入了《纲要》,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具体措施;把自主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些重大任务和政策措施。
马凯概括说:“《纲要》既是一个发展的规划,也是一个改革的规划。”
政府和市场的分野
在马凯的眼里,《纲要》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在目标体系上,不但重视经济指标,更重视人文的、社会的、环境的指标,特别是首次把发展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在3月6日的发言中,马凯不但在上述十个特点的阐述中谈及发展目标的指标体系,还进一步对主要体现在《纲要》第三章中的这一体系进行了详细剖析。
例如,九个方面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定量的指标一共有39个,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有22个。马凯认为,指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的要求,“这22个指标非常有特点,反映经济增长的只有2个,反映经济结构的有4个,反映人口、资源、环境的有8个,反映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的有8个”。
在这个指标体系中,最主要的、最有代表性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和能源消耗(减排指标)两方面的指标。马凯认为,GDP年均要增长7.5%,这个经济增长速度是一个反映产出的指标,第二方面的指标就是能源消耗和减排指标,“这个指标反映了投入方面的情况。我们不能因为今天增长了,明天要为今天的增长付出更大的代价。这样的增长不是真实的增长,甚至可能是负增长。只有既考虑产出,又考虑投入,才能综合地看出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马凯表示,如果把经济发展目标比拟为今后五年要走的一条“大路”,《纲要》首次把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使得这条“大路”上出现清晰的“双车道”,政府和市场可以清楚地“择路而行”。
马凯说,预期性指标,就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来实现,“政府干什么呢?政府就是要创造一个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使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能够发挥得更好。”而约束性指标,就是在预期性指标基础上,强化了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政府必须实现、必须完成的指标。
马凯解释说,这种区分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的定位,有利于分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责,有利于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和涉及公共利益领域需要履行的职责,有利于规划的可操作性,也有利于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绩效考核和政绩考核体系。对政府必须履行职责的领域,例如说能源消耗要降低、污染排放要减少、耕地保有量不能突破、社会保障覆盖率要提高等,属于政府职责的硬指标,必须进行考核,这样做可以避免盲目地追求GDP,简单地追求增长速度。
在方法论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补充道,对于主要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要通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社会政策等等,来建立一种利益导向的机制,引导市场的主体行为;对于主要由政府来履行职责的领域,就要通过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政府投资等,分解、落实需要完成的约束性指标。
新增长方式指挥棒指向产业调整
《纲要》的大方向,如何落实在当下的经济热点中呢?
3月5日,发放到代表手中的《关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再一次点燃企业界关注发改委调控新动向的热情。
由国家发改委提交的这份《报告》显示,2005年全社会固定投资总规模虽比上年有所回落,但仍高达25.7%;2006年该数据预期增长要进一步降低到18%。《报告》称,要通过4方面的措施加以保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以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过度扩张行业的土地和资金供应;加强城市规划;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要了解2006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方向,主线仍然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来自发改委外经司、产政司等部门的多位负责人的判断非常相似。
去年12月2日,国务院发布了《暂行规定》,其开头部分即明确了其重要性,“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暂行规定》称,各有关部门要加快制定和修订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相关政策,切实加强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进一步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而且要建立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机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在贯彻实施《暂行规定》时,要正确处理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一些相关政策仍在商讨之中,一旦部委之间形成更多的共识,出台的时间可能会加快”,发改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一些产能过剩以及尚待升级的产业,发改委过去多次以预警以及分析的方式,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予以引导,类似的做法也将在今年延续。
消息显示,《纲要》和《暂行规定》的合力,预示着2006年发改委的“指挥棒”的方向——对于内外资都是如此,下一步受影响的或将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自1986年起,我国确定鼓励、限制和禁止外商投资的领域,并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公布实施;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再一次进行了调整,扩大开放领域,并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领域;2004年8月,我国发布了新修订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进一步鼓励外商到中国中西部地区投资;200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实施意见》发布,为外商扩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发改委外经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纲要》通过之后,《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可能将又一次进行调整,“调整的精神是与《纲要》和《暂行规定》一致的,主要还是抑制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产业。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