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想必大多数的老百姓聚会的地点非餐桌莫数了。亲朋好友节日相聚,团团圆圆吃上一顿大餐往往成了保留节目。而餐桌上你来我往、推杯换盏,无意中就给疾病的传播留下了可乘之机。今天,周刊与您一同分享的这个话题呢,就从饭馆常用的这一次性筷子说起。 好,先来看一段记者在街头做的调查。
记者:问您一个问题,您觉得餐馆的一次性筷子卫生吗?
青年女子:觉得挺卫生的。
记者:您觉得一次性卫生筷子卫生吗?
骑车的青年男子:不卫生。
记者:您觉得饭馆里的一次性筷子卫生吗?
青年男子:卫生。
一群中年女子:不卫生,绝对不卫生。
中年男子:应该卫生吧。
老太太:那我也说不清,咱也不在外头吃去。
中年男子:不卫生,反正特别脏,我觉得可能是不卫生。
记者:您觉得餐馆一次性卫生筷子卫生吗?
大哥:还成。
女人:一次性筷子就在筐里扔着,什么都有
青年男子:那是不卫生的。
记者:为什么不卫生。
青年男子:你想往那儿一插,捏来捏去肯定不卫生
中年男人:好像相对来说卫生一点比那个多次用的好一点。
男人:一次性用纸包着,谁知道啊。
记者:您吃饭的时候安全到它安全吗。
男人:那没感觉,不知道,咱也没消毒,也拿放大镜看看有细菌没有,这哪知道。稀里糊涂的,人家用纸包着,把纸一弄出来了。你知道干净吗。
中年男子:肯定没有家里干净。但是又怎么办啊。又不能自己从家里带筷子,太麻烦了。
中年大姐:有的质量特别不过关,还没有掰就折了,有的掰完之后有点拉嘴。
这一次性筷子到底卫生不卫生暂且不说,您瞧这位大姐,上饭店吃饭,居然筷子上的毛刺伤到了自己的嘴。说实话,这样的情况我也遇到过。据新浪网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偶尔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数占到了40%,比较常用的占到了33%,很经常,几乎每天都用的占到了26%,而从来不用的人只有1%。筷子伤到嘴事不大,但是如果伤到自己的胃那可就麻烦了。最近,我们的记者就对一次性竹筷的生产基地,湖南省安化市做了一次暗访,了解竹筷的生产加工情况。
楠竹是安化的特产,在这个县共有60万亩楠竹生产基地,于是当地人就利用楠竹给自己找到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途径,就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据我们调查了解在这个县下辖的包括龙潭、木子、绩溪几个乡镇,共有大大小小30多家企业在进行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而全国包括北京在内的大中小各城市,摆放在广大消费者餐桌上的一次性竹筷,一多半都是出自这里。
记者走进一家用废弃的机械厂改建的工厂,从当地人那里打听得知,这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筷子厂,四层楼高的厂房完全开放,整捆整捆的楠竹拖进厂房内先切割成段。
在这台机器上完成的是冲胚,竹子段经过这道工序就有了筷子的形状,这是第一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就是进一步的切割、分叉,筷子就这样做好了,做好的筷子随意的堆放在地上,走上这个台阶上面是一个平台,竹筷全都散乱的堆放在落满灰尘的地面上。旁边的女工把筷子作最后的分拣,就装进回收来的装过“氯化钾”的袋子里。
记者:这一包有多少啊,这个筷子
工人:100(氯化钾袋子:原产地:俄罗斯-白俄罗斯)
记者:一天能装多少啊?
工人:老板来了,问老板吧
记者:这个筷子一包有多少?
老板:三千三,
记者:那一小袋是一百三是吧
老板:是的
记者:一袋多少钱
老板:77块
记者:这种呢
老板:112
记者:那种呢
老板:那种77
记者:这种属于次品是吗
老板:次品的
记者:有正品吗,正品给我看看,你把筷子拿出来我看看
老板:这是正品,还没有选出来,
记者:还没有选出来是吧,漂白过没有
老板:这个不要漂的拉,漂白的是那种筷子是黑筷子,那种漂白就白了。
工厂老板告诉我们,这种筷子是不需要漂白的,需要漂白的是黑筷子。而据我们了解,正品120元一袋,一袋3000双,次品只要78元一袋, 老板说的要经过漂洗的正是次品。
老板:这个要是漂了以后就不能做正品了。
另人遗憾的是,记者在整个车间反复寻找都没有找到清洗消毒的车间,在这种肮脏环境下生产出来的筷子就这样包装出厂了。
筷子,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也是最独特的进餐器具,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大约是在公元前1500年。而一次性筷子的大量出现,仅仅有不到二十年的历史,最初是在中国开始流行,后来传播到日本、韩国和香港。当时,中国政府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意图就是减少疾病的传播,因此要求全国各个城市的餐馆都要使用一次性筷子。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一些黑心的筷子加工厂家却以此作为他们发家至富的手段,往筷子里添加硫磺、抛光晶、漂白粉等化学原料,为的就是能够卖个好价钱。
董金狮:目前全国的使用量达到在450亿双左右。众多的筷子里面,现在木筷子和竹筷子,木筷子占的比例大一些,60%70%,竹筷子占了30%40%,这两种筷子现在都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隐患,主要在生产的源头这一块,没有把好质量关。
董金狮:1963年出生于陕西大荔;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环境化学硕士学位;1996年至今在北京凯发环保中心工作,现任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各种废旧塑料回收再生利用技术、环保餐具的推广应用及无污染草浆造纸造板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任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以及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秘书长等职,董金狮告诉记者。
董金狮:一方面就是材质有些卫生行为达不到要求,有些木头发霉的,竹子发霉的不符合要求,第二方面大量加入一些化学的颜料,或者一些添加剂,为了使筷子白为了使筷子光,为了使筷子好看,加入的大量的化学物质,加入硫黄熏,有些用药品来进行泡,甚至有些用滑石粉进行稀释抛光,等等,那么这些有害的化学物质都残留在这个筷子上面,很容易带到人体内,当然有一些企业为了防止筷子发霉加入一些农药来作为防霉剂,那么就是加入量比较大,对人体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董金狮的分析,让我们的记者不寒而栗,结合在卫生筷子加工车间里记者看到的卫生状况:屋顶上布满了蜘蛛网;生产线上灰尘漫天;工人们则是一边抽着烟一边加工竹筷。这些都很难让人将一次性筷子与卫生这两个字划等号。在生产线上,刚刚劈开的竹筒经过打坯、削制、成型等工序,很快就具备了筷子的雏形。那么,它还要经过哪些工序才能变成所谓合格的卫生筷呢?这里面还会不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商业秘密呢?号称楠竹之乡的安化市筷子厂是不是都是这样生产呢?记者决定再走访一家筷子生产厂。
在木子镇,记者找到了这家当地最大的筷子厂,老板信心十足的告诉记者,他这里生产的卫生筷已经达到了出口的标准。
记者:这个拿硫磺熏过是吧?
老板:硫磺啊,这个你放心好了,那个硫磺,随便拿卫生部门检测,都是低于国际标准的。
那么,这里生产的卫生筷是否真能符合卫生标准呢?在这位老板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工厂里。一进厂区,正好碰到一卡车的楠竹运进来。楠竹被运进车间后,工人根据需要的长度,把长长的竹子切割成一节节的竹筒,然后将竹筒一分为二地劈开,送到车间里的加工线上。
老板:这个为什么要打一点硫磺,硫磺是防尘,防止霉变,防那个保鲜作用,他有些不懂的老觉得这个硫磺撒了以后,就不行了,这个硫磺他有时候是起好作用的
硫磺是起好作用的???这让记者大惑不解。
董金狮:硫黄是固体的,加热以后升华,就变成气体,遇到筷子以后,然后又变成固体,由固体变成气体,气体变成液体,有一个液化的过程。硫黄有沉积在上面了,漂白能够达到,但是硫黄沉到上面,硫黄对人体的呼吸道,胃黏膜有很大刺激作用
明明是工业硫磺,筷子厂老板堂却而皇之地告诉记者是起好作用的,这再次激起了记者的好奇心,到要看看究竟这筷子是怎么熏制的,用硫磺熏蒸的目的又是什么?带着疑问,记者又先后走访了龙塘镇十几家竹筷厂。在镇上的一家工厂,记者在生产车间背后一小屋旁的角落里,发现了一袋已经使用过的工业硫磺。进入这间光线昏暗的小屋,记者看到半成品的竹筷被落放在一起,而里面烟雾缭绕,散发着浓烈的刺激气味。
记者:这里面怎么这么刺鼻呀?这味道干嘛的,怎么睁不开眼啊,是用硫磺在熏吗?
工人:是的
记者:放硫磺干吗呀
工人:防止它发霉,保持它白
记者:发白是吧,我看看
工人:这就是一级筷子呀
记者:一级筷子都被熏过吗?
工人:是的。
据这位工人介绍,用硫磺熏是为了起到漂白的作用,这样可以使筷子看起来更白、更干净。但是,硫磺燃烧后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二氧化硫,在熏制过程中就会残留在筷子上。据一位知情人介绍,只有通过清水清洗再浸泡一星期左右才能把包裹在筷子上的二氧化硫清除掉。可是在这些工厂,为了降低成本,连这道清洗硫磺的工序也被省略掉了。
记者:你这个硫磺熏的它会不会对人体有什么伤害呀?
工人:没有危害,会用那个烤房的
记者:哦,就是熏完了再那个烤房烤,这个就是熏的是吧,这个是什么?
工人:硫磺镁。很多老板来这里买了以后,包装一下,可以卖出去。
董金狮:硫磺一般轻则造成呼吸道伤害,胃黏膜刺激,比如咳嗽或者得肺病,严重的话特别是,工业硫磺重金属也会超标,也会造成重金属的中毒现象,甚至有致癌作用。
经过对一些竹筷加工厂的调查记者得知,因为当地天气相对比较潮湿,筷子很容易变黄、发黑甚至霉变,有的筷子即使经过硫磺熏制,也很难变白。一位老板告诉记者,这些竹子烂掉的黑筷,是属于五级产品,要选出来不要的。
记者:你那个四五级的筷子,就那种发黑的筷子是什么?
老板:用药水做的
记者:主要是有味吗?
记者:煮在哪煮啊?烘干的筷子是吗
老板:烘干然后抛光
记者:用什么烘干
老板:烧火
竹筷烘干以后,又被工人运进另一个车间。在这个车间里,记者看到都有这样的滚筒。所有烘干以后的筷子都要被装进滚筒里,大约经过半小时的滚动,工人又将里面的筷子倒出来,那么,这个滚筒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记者:你这个是在干吗呢
老板:这个是在抛光啊
记者:抛光,打毛刺是吧
老板:这个它不光啊
记者:你还要加什么东西啊
老板:抛光晶
这是包装车间,这家筷子厂生产的工序与前一个工厂完全相同,这家的筷子也是放在装化肥的袋子里。记者见到现场的工人正在为筷子抛光,工人所说的抛光就是用硫磺熏过的筷子最后放在这个滚桶里,加上地上袋子里装的白色颗粒进行搅拌,这个过程就叫抛光。而用来抛光的白色颗粒叫抛光晶。
记者:抛光晶是什么东西呀(白色塑料带)滑石粉吗?
老板:滑石粉没有用了
原来,机器开动之前,工人都要在滚筒中加入抛光晶,让它和筷子一起搅拌,起到干燥、抛光的作用。这样出来的筷子就会变得很光滑。据这名工人说,他们使用的这种抛光晶是属于食品级的,换而言之就是对人体没有危害的抛光精,而通过包装袋上的编号以及英文标识我们可以断定,工人口中食品级抛光晶的真实身份则是工业级石蜡。
董金狮:有一些拿石蜡进行抛光的,为了筷子更亮,看起来这个筷子光亮度比较好,用一些石蜡,特别用一些工业石蜡进行抛光。工业石蜡里面一般前有有害的物质,叫多环芳烃。那么这种物质是一类致癌物质,它随着人体吃食物加热以后它会融化,一般60度以上它就融化,熔化以后带入人体内。
董金狮告诉我们,正规厂家生产的筷子是不需要进行硫黄熏蒸的,即便是有特殊需要,也要按照国家的标准规定,每公斤筷子二氧化硫残留量应该严格控制在600毫克以内。但是,这些不法筷子生产厂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还缺少一道重要的程序。
董金狮:中间少了一道漂洗的过程,按严格的过程必须要漂洗,他节约成本了,漂洗过程一般要求达到7天,浸泡7天,而且用流动的水源进行漂,把上面的化学物质带走,漂洗掉,跟洗衣服一样的,他现在不漂洗,化学物质沉积在上面,这样的话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在北京市大兴区的霍村,通过线索,记者找到了村子内一家规模最大的一级批发商。在一个七八十平方米、满地灰尘的平房仓库内,记者看到,上百包大麻袋甚至化肥编织袋装着的竹筷和木筷经过一路颠簸,化肥袋中有许多筷子都已经散开,裸露了出来。而这些筷子的颜色很多都发黑发暗,甚至带有异味。加工者把这些未包装的裸筷拆包后,直接投入到简陋的小机器里,几秒钟后,木筷就被装进单个小塑料袋里,二次包装即完成。但是,刺鼻的味道却让记者呼吸困难。
记者:这个味道特别刺激鼻,这是什么?
董工:漂白粉
记者:这是什么味道这么刺鼻啊
工人:筷子上的味
记者:筷子上不是这个味啊。你为什么不带手套啊
工人:带手套没法打
记者:不带手套多脏啊
在这间十平米不到的小屋内,共有两台机器正在操作着,这里加工的是一次性木筷,工人把一把木筷放进上面的槽里,下面的传送带把一双双的筷子外面套上印有“高级卫生筷”字样的塑料膜。在这个车间里完成的程序,就是把木制筷子分装的小塑料带里,然后分装好,然后这样的筷子就会运送到餐桌上上给我们的消费者使用,记者见到了这个加工厂的老板。
老板:因为全国各地人家都不包装,你到山西河北你到路边看看,你就拿这个盒子把筷子往那一放就在那用,咱北京,北京是是首都啊,全国就北京包装,别的地方不包装。你到山西河北去旅游去,你看,那个筷子就这么往那一放。
这整个小屋,实际上就是生产筷子的车间,窗户上面挂着一个非常污渍的席子,下面堆的是有箱子,还有一包一包的没有拆封的木制筷子,在这个车间里完成的程序,就是把这个木制筷子分装到小塑料袋里,然后用机器封好,然后这样的筷子就会送到餐桌上给我们消费者使用。整个车间,无论是墙面还是机器的台子上还有地板上都落满了灰尘。无论是生产环境,工人们穿的服装,还有生产操作的具体过程都是在污染的条件下进行的。木筷被套上印有“高温消毒”字样的包装,可是记者即没有看到锅炉等高温设备,也没有见到工人把筷子进行任何形式的消毒。
董工:你看这个都是实心,这个都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这个都打不开
老板:你不能要求全都好
董工:你要保证100%的
老板:现在东北所有厂,全国各地都是这么用的
在办公室记者见到了营业执照,北京永利洁筷子销售部,经营范围,零售:定型包装筷子。可这个加工点在对筷子进行包装,这是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工商部门认定这是超范围经营。
工商执法人员:这个厂家属于超范围经营,我们依法严格进行查处。
现在您可知道这个洁净消毒是怎么会事了吧,根本不存在高温消毒的设备,而且即便它经过这个消毒,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包装,通常在市场上的筷子是这样的包装,一头是封口的,一头是开放的。那么这样的一个筷子,在一个开放的塑料带里,从工厂到批发市场,从批发市场再到消费者就餐的餐桌上,它的卫生情况我不说您也该明白了吧。那么,面对这样的凌乱不堪的筷子市场,我们的消费者在到餐馆用餐的时候又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吃饭的时候只能提供给你一次性筷子,您要怎么办呢。
老百姓:我们这个哥们每次拿二锅头往上浇去。包括杯子一样,都搁点白酒泡一泡,把杯子涮一涮,筷子泡一泡。我感觉它不干净。
记者在街头随机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担心过一次性餐具的卫生问题百姓占到了94% ,从来没有担心过的占 6%。而当记者问到是否能够识别一次性餐具的卫生质量的时候,不能的占 83%,能够辨别的只占到 17%。那么,是不是使用非一次性消毒筷子就能保证卫生呢?
百姓:不是一次性的筷子,它也不见得干净,当然现在吃饭的,根本连洗都不洗,那盆里那碗乱七八糟的。
青年男人:咱们因为相信不是现在都有消毒柜吗,应该相信吗,你要是不相信它,到哪儿都别吃饭了,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干净不干净,一暴光就知道了。
周刊提示:三招用“筷”法则:第一招,首先查看包装上是否印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商标及联系方式。第二招,闻一下筷子的气味,如果有股酸酸的硫磺气味,最好不要使用。第三招,就得用凉水清洗筷子表面,减少残留的二氧化硫。
我国已经成为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大国,早在2001年,我国筷子生产企业就达到300余家,直接从业人员6万人左右。据有关资料表明,自2000年以来,我国一次性筷子年出口量一直在14万~16万吨,出口值在1.2亿~1.6亿美元。其中,每年向日本、韩国出口的一次性筷子就达到150亿双。但是,细心的您可能会发现,今天的日本、韩国已经开始使用金属或者更加卫生的筷子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确保人们的身体健康。在我国,健康、安全的筷子研发脚步也在进行着。
董金狮:这是可降解的,这使用完了扔了以后可以回收,也可以烂掉,降解塑料。这个就是拿淀粉,就是我们食用的淀粉加上一些化工的其他材料,通过机械铸出来的。被评了全中国化工行业的十大新材料。目前在上海已经投入生产了。这个就是拿玉米淀粉做的。
董金狮:这样插进去,这样拔出来,是便携式的筷子,可以夹东西,这样放桌子上,那边还不接触桌面。现在好多筷子往桌子上一搁,就脏了,这样又不沾,这可以当筷子用,第二个来讲当牙签,这个是个牙签。如果想掏牙的话,可以用,当然要清洗了,用完了以后。还有带笔的。
一次性筷子,在20年前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而发明的,但是,在今天,它却成为了疾病蔓延的罪魁祸首。2005年6月28日,我国的一次性筷子国家标准已经正式实施。在国家标准中,对筷子的生产以及加工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寄希望于我们的法律能够严格执行的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既健康又环保的筷子能够尽快走向人们的餐桌。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