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华能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分置改革 > 聚焦华能国际股改
华能国际---股权重组同步推进 股改方案探索创新
时间:2006年03月09日08:23 我来说两句(0)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路文志 曹铁

    ●引子

  自1985年诞生以来,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华能集团)创造了中国发电行业无数个第一:

  第一个利用外资办电、联合地方、集资办电;

  第一个采用开发、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电力开发模式;

  第一个在国有电力企业中发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上市,并大规模开展资本运作;

  第一个引进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及技术;

  第一个建设运营国产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

  第一个建设国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燃煤机组;

  ············

  此外,华能还是第一个通过国际竞标在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收购、运营、管理电厂的中国电力企业。
20年来,华能集团始终站在我国电力行业的潮头,引领着我国发电企业的方向,始终以报国为己任,为我国发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华能集团走过的路,既是一条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设备、为缓解我国电力紧缺而任劳任怨的报国之路;也是一条充分注重环保、降低发电能耗、为实施绿色煤电理念而孜孜以求的创新之路;更是一条不断总结经验、大步走向世界、为打造一流电力企业而勇往直前的开拓之路!

  在华能国际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之际,我们有机会见到了华能国际实际控制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晓松先生,就华能国际本次股权分置改革以及华能集团的未来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采访。其间,王晓松先生不仅对华能国际股改前的股权重组进行了全面介绍,而且就集团对股份公司的控制力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由此,一个全新的具有探索性的股改方案展现在我们面前。

  1重组股改同步实现多方共赢

  提要------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能国际)进行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华能集团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并迅速有效地实施了部分法人股的收购举措,这一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华能集团对作为上市公司------华能国际的信心和大力支持。华能集团高层表示,之所以要进行本次收购是为了保持国有资本对关系国计民生重点行业上市公司的控制力,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市场恶意收购行为。此次收购不仅能使华能国际获得华能集团的长期支持,而且有利于华能国际的稳定和长期发展,更符合所有投资者的利益。

  笔者:日前华能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华能集团将收购公司其他法人股股东1/3的股权。请问华能集团此次股权收购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王晓松: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国资委等五部委在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股权分置改革后,要保证国有资本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上市公司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华能国际作为我国最大的发电行业上市公司,它在实施股改工作时必须考虑继续保持国有资本对重点行业的控制力问题。目前,华能集团持有华能开发51.98%的股权,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华能开发)持有华能国际42.78%的股权。按照华能国际发起人协议规定,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将股东大会的投票权授予华能开发,华能开发因此拥有华能国际70%多的投票权,从而有效控制华能国际的健康规范运作。

  由于华能开发对华能国际的直接持股比例低于50%,如果华能国际股改后所有非流通股东将取得流通权,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在股票交易市场中出售其所持华能国际的股票时,华能开发原先享有的优先认购股份的权利将不再具有可执行性,从而导致华能开发原享有的70%多的投票权也将丧失,由此将使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失去对华能国际的绝对控制权。因此,为了保证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对华能国际的绝对控制权,我们建议并实施了本次股权收购。根据本次股改方案,华能集团需拿出总计45.56亿元现金收购华能国际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所持的华能国际股份11.14亿股,同时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支付本次华能国际股改全部对价。此外,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还承诺,在所持股票获得流通权后,六十个月内(五年内)不上市交易所持华能国际股份。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华能集团对华能国际的大力支持,体现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笔者:众所周知,华能国际作为一个绩优上市公司,其股东每年都可分享到丰厚的红利。那么,华能集团在此次收购过程中是否遇到阻力呢?比如是否有股东不同意向华能集团转让其股权。

  王晓松:华能国际自2001年在A股上市以来,4年派息分红达1.55元/股,其中现金分红累计达到0.82元/股(含税),这在上市公司中的确处于非常优秀的水平。虽然华能国际2005年的分配方案尚未确定,但华能国际将遵循一贯的收益分配政策,与全体股东一起分享公司的经营成果。因此,所有股东都非常愿意长期持有华能国际的股权。尽管如此,我们的股权收购计划进行得很顺利。其他法人股股东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相关文件精神,尊重华能集团的决定,也支持华能国际进行股改,支持在股改的同时向华能集团进行股权转让。经过友好协商,我们和其他法人股股东很快达成一致,这是华能集团与合作伙伴长期精诚合作的结果,是合作伙伴对华能集团的大力支持,也是对上市公司的大力支持。

  笔者:您认为本次股权收购意义何在,对华能国际而言有什么特殊意义?

  王晓松:本次股权收购作为华能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能集团主导华能国际股改的一个大胆创新,是华能国际1994年重组上市以来的又一次重要重组。我认为其意义不亚于IPO的重组,也不亚于2000年对山东华能的吸收合并。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上资本运作方面的新的案例。股改完成后,对华能集团来讲,其在华能国际拥有的权益由原来的24%增加到32%以上,将会提高华能集团的权益利润;对各法人股东来讲,一次性得到丰厚的现金回报,并仍可享有华能国际未来不断发展增加的收益;对华能国际的各类流通股东也将带来长远、增长的回报和持股的信心。总之,这是一个多赢的重大资本运作。这次转让股权的成功得到了各相关政府、机构的支持,得到了各法人股东的支持,相信也能得到流通股股东的支持。这次运作的提出和成功,充分体现了华能"坚持诚信、注重合作,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创造业绩、服务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了华能"敢为人先,敢为人所不能"的创新精神和"敢于工作、善于工作,敢于胜利、善于胜利"的奋斗精神。

  本次股权收购对华能国际而言,突出表现在有利于华能国际的长期和稳定发展。在保持对华能国际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华能集团将会继续向华能国际转让优良发电资产和发电权益,把华能国际打造成中国乃至亚洲地区最大、最好的电力上市公司。目前,华能集团与其他非流通股股东已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根据《股份转让协议》,华能集团收购上述非流通股股东所持的11.14亿股华能国际股份。收购股权后,华能集团将直接持有华能国际9.24%的股权,华能集团与华能开发将共同持有华能国际62.71亿股,持股比例为52.02%。股改支付对价后,华能集团与华能开发公司对华能国际的合并持股比例可超过50%,接近51%。

  华能国际成立以来的迅速发展与华能集团的支持密切相关。1994年,华能国际成立并在海外上市,上市后总装机容量仅为290万千瓦,总资产195亿元,净资产109亿元。为促进华能国际快速发展,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先后向华能国际注入超过1000万千瓦权益容量,提高了华能国际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并为华能国际扩建、新建电厂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在大股东的帮助下,华能国际强化管理,建立了严格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先进的内控机制。

  1998年,华能国际增发外资股时,华能开发按照发行价格认购了4亿股内资股,使华能国际每股净资产提高了0.106元港币(提高3.65%)。2001年华能国际首次发行A股时,华能开发再次按照发行价格认购了1亿股,使华能国际每股净资产提高了0.061元人民币(提高1.43%)。近十年来,华能国际的权益装机容量、总资产、发电量、销售收入及税后利润实现连续增长,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均在20%左右,给股东创造了持续、稳定和不断增长的回报。

  以上可以看出,保持华能集团对华能国际的控制力,既有利于华能国际获得华能集团的长期支持,也是华能国际在境外上市时对投资者的一个重要承诺,同时符合华能国际全体股东的长期利益。

  笔者:您能谈一下本次股改对价的想法吗?

  王晓松:关于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执行对价安排,公司的方案是:

  (1)华能集团收购华能国际除华能开发外的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11.14亿股华能国际非流通股。华能集团统一支付股份转让后其他非流通股股东所继续持有的华能国际股权所需支付的对价。

  (2)对价支付为每10股流通A股获送2.8股,共需支付1.4亿股,其中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分别支付5505万股和8495万股。

  (3)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承诺在所持股份获得流通权后,六十个月内不上市交易。

  这一对价水平是向流通A股倾斜的,是合理的,也是公司一步到位的考虑。

  2开拓成长壮大凸显报国情怀

  提要------

  电力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电力工业扮演着重要角色。1985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华能公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全国性的严重缺电局面。截止到2005年年底,华能集团累计为国家发电17958.88亿千瓦时,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统计显示,我国每亿千瓦时发电量所支持的GDP平均超过7000万美元,按此计算,华能成立20余年来发电量所支持的GDP超过1.26万亿美元。2005年,华能再上一层楼,成为我国第一个装机容量突破4000万千瓦大关的发电企业。

  笔者:华能集团成立20余年来走过了辉煌的历程,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华能集团的发展历史。

  王晓松:自1984年底党中央、国务院研究成立华能公司至今,华能经历了2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985年--1993年是华能发展的第一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缺电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全国性的严重缺电局面,继1985年成立华能开发公司和华能发电公司以后,1988年成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在最初的8年间,华能共完成投资307亿元,占同期全国电力建设投资的13%;利用外资88亿元,占同期全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的40%;投产装机容量1124万千瓦,占同期全国新增机组容量的11%。这个时期是华能创立、利用外资、联合地方、集资办电、快速发展的时期。

  1994年--1999年是华能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标志是1994年重组设立华能国际和山东华能并在境外上市。5年间,华能在国际资本市场共筹集资金13.3亿美元,有力地促进了华能电力产业的高速发展,共完成电力投资575亿元,约占同期全国电力建设投资总额的6%;利用外资约185亿元,占同期全国电力工业利用外资的19%;投产装机容量1272万千瓦,占同期全国电力新增装机的11%。这个时期是华能电力企业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时期。

  从2000年开始华能进入第三阶段。为优化集团内部资源配置、精简管理层次、调整产业结构,做强做大电力主业,华能完成了华能国际购并山东华能发电股份公司;内部机构重组合并,减少管理层次;组建、改组和重组了产业公司,实现了电力企业强强联合和非电产业的重新组合。这一时期是华能积极参与电力体制改革,稳步实施内部重组,抓住机遇,科学发展,做强做大,创建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集团的时期。应该说华能成长的20年是方向明确、科学发展的20年;是不断创新、保持领先的20年;是多方合作、互利共赢的20年。

  笔者:华能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您如何评价华能集团在我国发电行业中的作用?

  王晓松:经过20年的不懈奋斗,华能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0年来,华能实力不断增强,始终保证了安全稳定发电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体体现在:一是装机规模和发电量不断增加。2005年,华能拥有全资、控股电厂76家、装机容量4321.4万千瓦,分布在全国22个省、市(区),完成发电量2564亿千瓦时,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是1989年华能集团组建时的15倍和9倍。二是资产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华能总资产为2349亿元,为1989年的近20倍;华能权益215亿元,为1989年的近10倍。三是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05年华能销售收入730亿元,为1989年的45倍;2004年实现利润73.6亿元,为1989年的27倍。2004年华能的发电装机容量、发电量、销售收入、利润、人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在国内发电企业集团中均名列第一。

  华能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技术研发能力。华能成立了由18位两院院士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控股西安热工研究院;还设立了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经济研究院,在行业内始终处于领先水平。

  华能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国务院批准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我们将努力把华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为电力工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华能作为中国最大的发电企业的历史使命。

  笔者: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10年和2020年我国的发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5.8亿千瓦和9.5亿千瓦,发电量将分别达到27500亿千瓦时和42900亿千瓦时,保证供应和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作为我国最大的发电集团,您认为华能在继续履行自己的历史使命时将会面临哪些挑战?公司如何应对?

  王晓松:华能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在经济发展中壮大,走过了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自1985年成立、1994年海外上市、2000年系统重组至今,经过20年的开拓创新和奋力拼搏,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还面临着能否保证发电设备长期、连续、安全、稳定运行;能否保证煤炭长期稳定有效供应;能否保证"两高一低"地加快电源建设;能否保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能否保证不断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带来的市场竞争局面等多方面的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面临的挑战,促进公司事业健康发展,我们将实施"七项战略性举措"、提高"七种能力",实现"七个确保"。即:实施一体化战略,提高能源供给能力,确保安全稳定发电;实施节约战略,提高建设节约环保型企业能力,确保实现节能环保规划目标;实施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公司可持续发展;实施500强战略,提高做强做大能力,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确保把公司建成以国内为主的跨国公司;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提高队伍建设能力,确保公司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实施管理革命,提高公司健康发展能力,确保建成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集团。

  3相辅相成发展共负历史使命

  提要------

  电力是华能集团的核心产业,所占比重为87.12%,而华能国际又是其核心产业中的核心企业。由此可见华能国际在华能集团的重要地位。在华能集团的大力支持并不断注入优质资产情况下,成立短短11年的华能国际在开拓创新中快速成长,在稳步经营中做大做强。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华能国际的发电量达到1505亿千瓦时,迅速成长为亚太地区最大的独立上市发电公司。

  笔者:华能国际在短短的11年就成长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的独立上市发电公司,并且实现了纽约、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请您介绍一下华能国际所取得的成就。

  王晓松:1994年6月30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1年来,公司规模逐年扩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华能国际现在全资拥有16家运营电力公司、控股10家运营电力公司、参股4家运营电力公司,目前拥有权益发电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瓦,是中国最大的独立上市发电公司。

  截止2004年底,公司总资产达到727.8亿元,是成立初期1994年的3.72倍;净资产为362.66亿元,是1994年的3.36倍;权益发电装机容量为1985.2万千瓦,是1994年的6.85倍;发电量达到1142.8亿千瓦时,是1994年全年的6.72倍;经营净收入达到301.18亿元,是1994年的7.14倍;净利润为53.24亿元,是1994年的6.41倍;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220万元/年。很好地完成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

  华能国际是率先实现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电力企业;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国内电力行业始终保持领先水平;2000年被国家电力公司授予"中国一流电力公司"称号。这样骄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得益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得益于各电力公司的支持,得益于其他股东的支持,得益于全体员工的努力,更得益于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公司的持续支持。

  笔者:我们知道,作为华能集团核心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华能国际的发展对华能集团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但反过来,华能国际的发展也不可能离开华能集团的强力支持。您如何从华能集团和华能国际的发展历史来评价华能国际在华能集团发展中的历史地位和未来定位?

  王晓松:华能集团的发展和华能国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华能国际成立后,不断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了整个华能系统的管理水平;而作为华能集团核心产业的核心企业,华能国际的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也为华能集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5年华能国际的发电量达到1505亿千瓦时,占到华能集团总发电量的59%。另一方面,没有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公司就没有华能国际;没有华能集团和华能开发公司持续、强有力地支持就没有华能国际的今天。多年来,华能集团不仅持续不断地将优质电力资产注入华能国际,而且在新的电源开发方面做了大量的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从1995年到2005年,华能集团累计向华能国际注入了超过1000万千瓦权益装机容量的优质电力资产。华能国际成立初期仅有5个发电厂290万千瓦,总资产仅仅195亿元;而现在拥有权益装机容量约2300万千瓦,总资产2004年达到727.8亿元,年增长率达20%左右。

  过去和今天,华能集团是华能国际长期可靠的坚强后盾。今后,华能集团将继续向华能国际注入优质发电资产,不断壮大公司的实力。我们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收购非流通股股东的部分股权,也表明了华能集团对华能国际的态度:即华能集团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上市公司发展,华能国际在未来仍将是华能集团核心产业中的核心企业,这一点不会有任何改变。这是自华能国际自成立以来自身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华能集团肩负为国家缓解电力缺口这一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笔者:华能国际曾多次获得包括"最佳投资者关系"在内的各种奖项,被认为是中国质量最好的上市公司之一。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并请简单介绍华能国际在公司治理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将继续做好哪些工作。

  王晓松:华能国际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华能国际按照三地的法规要求,根据公司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国际公司治理水平相同步。随着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华能国际与投资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关系,提高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资本市场融资环境,进一步实现了股东利益最大化和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目标。迄今为止,华能国际已经获得了由境外媒体投资者关系杂志《IRMaga-zine》颁发的2003年"大型市值------中国公司最佳投资者关系"奖、中国区"最佳公司管治"奖等数十个奖项。

  4发展绿色煤电注重高效环保

  提要------

  近20年,我国电力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2004年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居世界第二位。在2004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煤电约占70%左右。预计到2020年,煤电仍将占60%左右。但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煤炭发电对环境的污染是触目惊心的。因此燃煤发电如何走出一条全面、协调、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值得电力行业深思的重要课题,而在新增发电装机中采用更高效、更洁净的"绿色煤电"技术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选择之一。

  笔者:我们知道,华能集团制定了"绿色煤电"计划,这个计划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来实现这一目标?

  王晓松:面对未来,华能集团把建设注重科技、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公司作为战略之一。华能集团准备集公司整体实力,联系国内相关单位,吸收国外相关技术,用十余年时间研究和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煤电"技术。我们将分三个阶段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第一阶段:"十一五"期间,完成1000t/d级加压煤气化、煤气净化、燃气轮机低热值煤气燃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放大和系统集成;第二阶段:"十二五"期间,完成2000t~3000t/d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干煤粉加压煤气化、煤气净化、燃气轮机低热值煤气燃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工程放大和系统集成;第三阶段:"十三五"期间,完成40万千瓦级大规模煤制氢、燃料电池发电、氢气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和二氧化碳分离等技术的工程化研究开发;建成40万千瓦级"绿色煤电"示范工程,形成系统和关键设备和设计集成技术;达到能源转化的高效和近零排放,提高"绿色煤电"系统的技术经济性,为商业化作好技术准备。

  华能发展"绿色煤电"是为国家和企业未来煤电的可持续发展做技术储备和工程示范,涉及的工艺系统和关键技术均属国际能源领域研究开发的热点和难点,是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重点研发的技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示范。在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的领导下,华能集团与有关单位一道共同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煤电"技术,将为我国煤电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线。

  笔者:华能集团在发电技术上的领先已是不争的事实。它创造了我国发电行业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如它是我国第一个建设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国产化的发电公司。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王晓松:提高我国燃煤发电技术水平,实现超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国产化,是国家"863计划"的目标之一。华能玉环电厂工程是我国第一个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国产化的依托项目,该项目将建设4台1000MW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并入华东电网,向浙江负荷中心送电,计划于2007年底投产。华能玉环电厂工程采用优质低硫煤作为设计煤种,利用超超临界机组洁净、热效率高的优点,同时通过安装高效静电除尘器、烟气脱硫装置,能有效降低发电煤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的排放,提高环保水平。项目建成后,华能玉环电厂将成为国内综合节能和环保水平最高的燃煤电厂,其设计供电煤耗与我国2004年平均供电煤耗相比,发1度电可节煤约88克;按照我国目前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如果全国燃煤电厂都采用该技术发电,每年可节约原煤2亿多吨;正因为单位发电量用煤量降低了,由此而产生的污染物自然相对减少。

  笔者:加强国际合作是华能集团获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2005年,华能集团就加入了美国未来电力项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加入这个项目对华能集团的技术创新有何助益?

  王晓松:美国"未来电力"项目计划用10年时间,投资9.5亿美元,旨在设计、建设、运营全球第一座污染物近零排放的燃煤发电商业示范电站。该电站的装机容量为27.5万千瓦(净出力),以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为核心,集煤气化、制氢、碳收集等先进技术于一体,可大幅提高发电效率(高达60%以上)并可每年分离和封存100万吨二氧化碳。目前已有7家国际知名能源企业签署了成员协议加入联盟,华能是第8家也是目前唯一的中国企业。

  此次华能加入联盟,与美国及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既可以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形象,又可及时了解世界电力技术最新发展方向,促进国内"绿色煤电"计划的顺利实施,同时促进中美在能源、科技和环保领域的合作,协力解决能源问题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实现和平友好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煤电联营是华能集团的发展战略之一,作为全国第一家大型煤矿与电厂"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开发"的煤电联营试点项目,华能集团伊敏煤电项目经过多年运行已取得了成熟经验。这种模式对我国煤电行业的发展有何示范效用?

  王晓松:华能伊敏煤电一期工程电厂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安装两台俄罗斯5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建设相配套的年产500万吨的露天煤矿和与东北电网相连的伊冯大50万千伏输电线路工程。

  与"坑口电站"、"电厂办煤矿"或煤炭和电力企业之间的相互参股经营相比,伊敏煤电联营项目更具优势:电厂与煤矿在工艺流程上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煤炭产出后不落地,通过传送带输进电厂直接使用;挖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处理后由管道送入电厂用于发电,电厂不设另外的水源地;发电产生的废渣也不落地,由传送带输回煤矿回填采空区。电厂所需煤炭全部由自己的煤矿提供。

  伊敏煤电模式有几个方面值得国内同行借鉴:一是循环经济。生产工艺流程意义上的"一体化"让伊敏煤电项目形成闭合式的循环,不仅可以从投资和土地上节省建设铁路、煤场、水源地和灰渣场的消耗,而且节省了上述配套设施在投产后形成的运行费用,更可以实现煤矿与电厂在水、煤、灰等资源配置上的互补与综合利用,仅水资源一项,伊敏一年就可节水1300万吨。二是成本控制。伊敏项目模式每千瓦时电的燃料成本只有4分2厘,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在当前大量火电厂不堪电煤价格上涨、纷纷滑入亏损之际,伊敏效益大幅度上升,2005年上半年实现利润8000多万元。三是省去了电煤的采购、运输两大环节,成功避开了煤电运之间的复杂纠葛,提高了企业竞争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5开拓融资渠道加速国际接轨

  提要------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国家投入华能集团的资本金较少,因而债务负担沉重。而资本运营盘活发电资产并在其过程中把未来不确定收益一次性提前溢价变现,优化了集团的财务结构,不仅可用得来的现金弥补资本金的不足,偿还到期债务,而且可以投入新的电力项目和其他项目,实现滚动良性发展。可以断言,资本运营将被进一步证明是华能集团卓有成效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笔者:依靠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促进企业发展是华能集团的战略性举措之一,华能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它在促进公司发展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王晓松:经过第一阶段的快速发展,到1993年华能前期靠贷款等方式筹措的资金已开始进入还贷高峰期。与此同时,由于我国电力需求旺盛,华能需要加快发展步伐,资金短缺就成为公司继续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因而我们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际资本市场去融资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1994年,华能国际刚成立就面向全球公开发行12.5亿股外资股,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筹资6.25亿美元,成为当时我国在境外上市筹资最多的公司;随后,公司又成功发行了2.3亿美元可转换债券,成为我国电力行业第一家在境外发行可转债的公司;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愈演愈烈,华能又抓住稍纵即逝的有利时机在香港挂牌上市,成功发行2.5亿股H股,筹资1.42亿美元,这次发行荣获了当年香港股票最佳发行奖;2001年,华能国际回归内地A股市场,发行3.5亿股A股,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筹资27.8亿元人民币。这一系列融资活动不仅有效缓解了华能在发展中所面临资金不足的困扰,而且为整个华能系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有效提升了华能系统的整体管理水平,为华能今后的规范、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笔者:自从1994年以来,华能国际在国内进行一系列重组、收购行为,请您详细介绍一下公司在这方面的情况。

  王晓松:自成立以来,华能国际进行了一系列资产重组、收购行为,总结来看,这些收购和资产重组可以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一是收购纯华能系统的发电资产或权益。如2002年收购上海石洞口一厂的100%权益,太仓电厂75%的权益;2004年收购华能系拥有的邯峰电厂40%的权益、珞璜电厂60%权益、岳阳电厂55%的权益等;二是收购华能系统发电资产或权益的同时收购同一资产中其他权益人的权益。如1994年末收购华能开发公司筹建的丹东电厂和在建的汕头电厂(包括地方政府投资机构的权益);1999年收购南京电厂全部发电资产(包括南京投资25%权益);2005年收购井冈山电厂全部权益(含江西省投10%权益)和营口电厂全部权益(含辽宁能源25%权益)等;三是单纯收购其他权益人的发电资产或权益。如2002年收购淮阴电厂19.48%的地方权益;2002年收购山东济宁电厂的25%的华能外权益;2003年上半年收购深圳能源集团公司25%的股权;四是吸收合并华能系统的发电公司。如2000年华能根据国阅[1999]50号文件要求,按有关法律、规定以及境内外三地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国际惯例,吸收合并了山东华能。

  以上重组收并购涉及权益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此外,华能集团还完成了在海南和内蒙古的电力资产(权益)的收购及投资。

  笔者:"走出去"是华能集团的另一重要战略性举措,这其中的含义除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外,还包括境外资产收购和重组。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情况。华能集团今后是否继续坚持这一战略?

  王晓松:除了上述国内资产并收购和重组外,华能集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具体措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003年,在获悉美国In-terGen公司以竞标的方式出售OzGen公司股权的信息后,迅速组成专门项目收购小组,聘请国际著名的投资银行为财务顾问,按照国际惯例,参与竞标收购。最后华能集团以2.27亿美元成功竞标收购OzGen公司所拥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两大发电厂权益50%的股权,这标志着华能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2005年,华能集团再次出手,出资2942.3万澳元收购澳大利亚蒙托(MONTO)煤矿项目25.5%的权益。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境外能源开发与合作,并努力创新合作模式,推进海外煤炭项目的收购兼并工作,在利用国际资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将继续在发达国家成熟电力市场中寻求电力资产的收购机会。

  6建设"三色"公司延伸能源产业

  提要------

  华能集团建设"三色公司"理念蕴涵三个层面的诉求:一是国家利益至上,把服务国家、造福社会、在国家大局下运作作为根本原则;二是追求合理利润,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回报全体投资者;三是以人为本,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和价值实现。

  笔者:从您刚才的谈话中,我们已经非常详细地了解了华能集团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接下来请您描绘一下华能集团未来整体发展蓝图。

  王晓松:华能是一个党中央、国务院寄予重托的大型国有电力公司,我们的使命就是建设一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红色"公司;一个注重科技、保护环境的"绿色"公司;一个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的"蓝色"公司。我们将建设一个以电为核心,以煤为基础,电煤路港运一体化的跨国能源集团;将华能打造成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这是我们的远景。到"十一五"末,也就是2010年,华能集团力争所有企业都达到资源节约型企业标准的要求,各项能源、资源消耗指标和排放指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装机容量超过8000万千瓦,总资产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超过1400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企业500强。

  笔者:您刚才谈到了华能集团要建设"红绿蓝"三色公司,这其中的含义是什么?

  王晓松:"三色公司"具有特定的思想内涵。建设"红色公司"是华能的根本态度和精神境界,是华能为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的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是华能职责的生动写照;"红色"是华能本色,是立身之本、"三色"之本;"绿色"寓意人类与自然环境协同发展、和谐共进。建设"绿色公司"表明华能崇尚科学、尊重人才、注重科技、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人文观念和科学的发展观;"蓝色"寓意华能坚持与时俱进、学习创新、面向世界,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来壮大华能事业,表现了华能人海纳百川、通达天下的博大胸怀和跻身世界列强的雄心壮志。"绿色"、"蓝色"是华能得以持久发展、跻身于世界大企业之林的必备因素,也是巩固"红色"的必要条件。以"红色"为本,以"绿色"、"蓝色"为源,构成了严密而完整的理念体系。

  建设"三色公司"理念体现了经济行为、社会行为、政治行为三者的有机统一。在这一先进理念指导下,华能必将开启更为理性、更为成熟的稳健发展新时期,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把华能真正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管理一流、服务国家、走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进而成为跻身世界的跨国公司。

  笔者:能源交通产业和金融产业是华能集团的"两大支撑",它们是如何为电力这一核心产业提供支持的?

  王晓松:围绕电力核心产业,积极发展金融、能源等支撑产业,使其与电力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是华能集团的发针方针之一。

  发展能源交通产业是华能延伸以电为核心的能源产业链,实行电煤路港运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目的是提高能源供应能力、防范燃料供应风险、降低发电成本,确保安全稳定发供电,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在煤炭开发方面,华能力争到2007年拥有年协议供应能力3000万吨的煤炭资源,2010年拥有年协议供应能力8000万吨的煤炭资源。目前已开工年产390万吨的煤矿项目,并已协议获得年供应能力1950万吨的煤炭资源,另外还有准格尔煤田、吴四圪堵、西川、五牧场、石港、丰玉等煤矿正在建设当中;在铁路建设方面,华能将以煤炭外运生产基地为依托,积极推动有关铁路的建设。在投资大秦线之后,公司又相继投资了石太客运专线和两伊铁路,并成为北煤外运第三通道的四家均股股东之一;在港口建设方面,华能将继续寻求专用煤场、专用泊位和专用码头建设项目的合作机会,加紧参与有关港口建设前期工作。同时还积极参与秦皇岛、天津、曹妃甸和京唐等港口的合作开发;在提高航运能力方面,华能将通过租、买、造等方式,做强、做大时代航运公司,使其到2010年达到100万吨以上的运力;将继续深化与大型航运企业的合作,逐步开展国际煤炭运输业务。

  发展金融产业是提高电力产业资金供应能力的重要举措。以电力为核心产业的华能是资金密集型企业,不仅有大量的现金流需要有效管理,而且开发和收购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所以华能金融产业主要是确保华能资金的安全和增值,要为华能的发展,特别是核心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服务。要通过资本服务公司及其管理的财务公司等资金运作平台,提高公司资金统一结算、统一支付和统一融资的功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融资成本,促进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郭玉明)



共找到 4,213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菲律宾再次暴发兵变
·德国世界杯 奥运会
·奥斯卡金像奖 馒头血案
·别克君越发布 购车指南
·AMD与英特尔的双核之争
·2006日内瓦车展
·NBA F1 刘翔 国足
·两会经济热点 3·15维权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