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 黄海涛
“高考不该有户籍地域之分”
一名大学生网友期待“两会”消除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歧视
奥一网讯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经开始,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有的一个小小的“愿望”,希望本次“两会”代表们能够解决现行的不合理高考制度,消除高考招生中的地域歧视,真正做到考试、招生面前人人平等,不管南北,无论东西。
不久前,教育部强调要求,今年各地要将打击、整治“高考移民”作为高考招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无疑使“高考移民”的困难加大,也意味着处罚力度的加大,但我以为,即使是如此“重典”也无法根治其中所包含的复杂问题与矛盾,依然会有心存侥幸的人会冒险“触雷”。“高考移民”的大量出现如果说仅仅是对自己前途与命运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无声抗议,因为各地录取分数是十分不平衡的,高的高上天,低的也太低了。
考试制度本来是不该承载过多的东西,不该有什么户籍与地域的区别,能者便上,无能者便下,这也是天经地义之事,而现行的高考制度却显然有着某种先天的不足,造就了后天的“畸形”发展,保护少部分,损害大部分。对于现有制度的不足,一些既得利益者认为,咱们经济发达,学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理应在分数上享受“照顾”,这没什么不公平的。而事实上,这只是他们的“一相情愿”,也只是建立在某种程度上的一种缺乏现实依据的假设罢了,现在似乎并没有一个衡量其动手能力是不是强,综合素质是不是高的尺寸标准。□奥一网网友:黄海涛
两会妙论
●“如果两个国家或者两个大国,什么东西都完全一样,一模一样,这个世界也就太单调了,有很多记者可能也就失业了。”
——昨天,外交部长李肇星就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答记者问。
●“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孙继业对高校学费20年涨25倍表示忧虑。
●“别让中央的专款养了贪官,农民看不到也摸不着。”
——3月6日,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建议审计3000亿三农专款。
●“我请你指出我和哪个利益集团结盟?”
——国内某杂志去年刊发《经济学家你为谁代言》的封面文章,披露包括吴敬琏在内的几位知名经济学家担任中石油、中国联通等公司的独立董事。在昨天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吴敬琏声音颤抖地怒问。
网友拍砖
吴敬琏应该反思
我觉得,吴敬链先生大可不必动怒。作为公众曾一度赋予满腔期待的经济学家,吴先生还应该就“独立董事”事件反思。
作为国企独立董事,吴先生能否一针见身地向公众交代:自己拿钱了没有?如果没有,您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出来。但是,这种公众希望听到的话,吴先生却没有说出口。
吴先生强调自己和其他几位知名经济学家担任独立董事的企业都是国有股公司,似乎一旦“国有”,自己就没有和财团结盟了。我觉得,这话有违常识。不要以为一沾上“国有”,就坚决为国家和人民利益殚精竭虑。国有企业中“富了方丈穷了庙”的现象大面积存在。
公众从来不反对设立独立董事,但是,在国有资产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国有企业改革没能得到深入推进、社会公正没能得到有效维护的时候,公众有权对站着位子不干事甚至帮倒忙的独立董事说不。奥一网网友:巴山牛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人们对学费问题应当转变观念。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成了家庭的一种消费,既然是消费,就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智力实力来选择。北大、清华这些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自然比较贵,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的。现在很多人不考虑自己实力如何,都想让孩子往好学校里挤,这是非理性的,也是形成“上学贵”观念重要来由之一。
委员质疑
大学学费20年涨了25倍
据新华社电 20年前,大学学费只有200元,现在已经冲上5000元大关,涨幅高达25倍。这个惊人的数字,让孙继业委员十分忧虑。
孙继业委员说,高等教育属准公共产品,适当收费并无异议,问题是高等教育收费过高,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如果再加上大学期间的住宿费和生活费,平均每个大学生4年花费需4万多元。而去年全国农村人均收入只有2936元,也就是说,一名农民辛辛苦苦13年的收入,才能供得起一名大学生。
孙继业委员忧心地说,群众反映的“最困难的是升大学,考得起读不起”,“辛辛苦苦忙一年,不够孩子学费钱”,都是实情,应引起关注。
孙继业说,近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事实上呈下降趋势,而老百姓承担教育费用的比例却在上升。2003年,全国高等教育收费约400亿元,同期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700亿元,家庭分担的高等教育年度投入比例达到36%,大大超过25%的设计比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日常运行成本每生约1.4万元左右,实际上学生分摊比例达44%,而国外通常在15%左右。他建议,高等教育的成本应该由家庭和政府共同分担,但是应该合理确定分担比例,避免更多家庭因教致贫。
网友拍砖
别让教育成为高档消费“社区”
说白了,今天教育部这个“教育消费观”,只不过是昨日被教育部自己批驳过的“教育产业化”的一种变种罢了。说政府投入不足是教育乱收费的原因没错,但是,教育投入不足只是次要原因,根本原因是教育部门对正在“消费”着的学校的监管不力。此时,教育部的这一回应透露出的不是要下大力气整治乱收费,而是教育部仍在踢“上学贵”这个皮球。
实际上,劝穷人别一门心思去挤名校容易,但是,对那条日益掘开的教育不公的鸿沟来说,已开始成为社会和谐和百姓安康之大忌。
作为老百姓,巴望教育别在一步步地陷进权贵富豪的高档消费“社区”;别继续着用“遮羞布”紧捂已然裂开的教改伤疤,毫不进取地继续着不痛定思改。奥一网网友:周明华
这和承认“血统论”没区别
难怪教育乱收费收的是那么得理直气壮,原来我们的教育部就是这样想的,谁有钱谁就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现在收的还是少的,接下来高考可能就取消了,咱们搞学位拍卖,谁出的钱多谁就上清华北大,出不起钱你就在家上南墙根大学吧。这和承认“血统论”有什么质的区别吗?
奥一网网友:水飞
教育投入不足要分开看
教育投入不足当然是大问题,但用之无度又何尝不是大问题,不解决了用的问题,即便是国家教育投入再多,又能有多少最终用在孩子们头上,也许就是变成一些更高档的轿车与楼房而己。一味祭起投入不足这面“挡箭牌”其实也是一种逃避。奥一网网友:许斌
左评右弹
高考移民是政策逻辑的产物
要想了解中国的移民历史,多半要看葛剑雄先生编著的《中国移民史》一书,但我敢说该书肯定“遗漏”了一个概念——“高考移民”。这当然并不奇怪,因为直到去年出了一个举国关注的“李洋事件”,才使得“高考移民”为人们所耳熟能详。不过对其所反映出的高校招生地域歧视,人们却已议论有年了。
分析当下的问题,似乎大都得回到计划体制那里去找线索,高校招生的地域歧视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发展策略一度是重城市轻农村、重发达地区轻落后地区。与这样一种策略相对应,城市或者发达地区总能得到较多的福利和照顾。反映在高校招生名额的分配上,必然是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生员读大学的机会更多些。这些地方高校多是一个原因,录取线低则是更重要的原因。当然,虽然读大学的机会多,却并不能保证都上北大、清华、复旦、同济,于是一直延续至今的另外一个资源分配规则——按省份分配名额被“重新发现”了。
按省份分配名额,体现的似乎也是一种公平诉求。其逻辑是这样的:发达地区的学生成绩一般要好过落后地区,而为了走出越落后越缺人才的循环,保证落后地区的大学生名额可能是比较可取的做法。
于是,在湖北、浙江等盛产高分考生的地区,由于招生名额有限,即便分数超过边疆地区的状元分数,也可能上不了大学,至少是进不了理想的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了自己的籍贯几乎就意味着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高考移民”想不出现都难。
说到底,“高考移民”或者说高校招生中的地域歧视是某种政策逻辑的产物,如今又与某种地方保护主义结合在一起,更加剧了人们心中的不平衡。只要政策逻辑没有根本转变,这个问题就似乎很难找到答案。□李海华(本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