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08年奥运会不仅带来了运动的广阔舞台,同时也成为渴望通过奥运会这个舞台实现更大的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的舞台。
在这个舞台上,少数企业已经被授予了奥运会“合作伙伴”、“赞助商”的称号,然而赢得奥运会赞助商资格并不意味着掌握了打开金库大门的钥匙。 奥运赞助的价值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买卖过程,企业需要拿出更高的费用和人力来推动奥运赞助计划和营销计划。
事实上,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前车之鉴”表明,如果企业一味地注重奥运名分,只顾花钱“圈地”而不用心“耕地”,没有很好地利用奥运平台进行营销,最后很可能将昂贵的奥运赞助费用变成一场得不偿失的“烧钱运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获得赞助权的200多家企业大约只有25%的企业有所回报,大部分企业由于营销战略不当只获得了很少的短期效益。
赞助奥运会是把“双刃剑”,动辄数千万美元的投入能有多少收益暂且不论,一旦产品或技术、服务出现闪失,就会借奥运会这个平台加倍放大传播速度和范围,影响企业品牌。这是奥运赞助商在无限风光中不得不正视的风险和危机。
2006年新一轮奥运“眼球大战”将难以避免,而投入巨额真金白银的赞助商们依然是这场游戏的主角。不过这将是一次长跑接力,是耐力与爆发力的一次打比拼。
可以预见,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将会是最为成功的奥运会之一。那么2008奥运会的所有赞助企业,尤其是首次赞助奥运会的很多中国企业,会不会都能成为奥运营销的成功企业呢?这将是一次全面检验中国赞助商眼光与实力的大考。
为此,《商务周刊》杂志搭建一个沟通的平台,和这些奥运赞助企业共同分享奥运的文化精髓,分析成功营销案例,并就奥运营销中的潜在风险和危机展开讨论。 (责任编辑:丁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