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亿造船计划”展示“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雄心的浙江,在造船产业跻身全国四强后,出口亦后劲十足———来自该省有关部门的信息披露,浙江制造的船舶已抢滩国际海运强国。 但业内人士认为,浙籍船舶出口增势强劲难掩自主创新薄弱的积弊,“浙江造船业尚需提升国际竞争力”。
    杭州海关昨天提供给上海东方早报记者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月,浙江出口船舶737艘,价值5503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4倍、52%。
    这一高速增势是近年浙江船舶出口格局的延续。据统计,2005年,浙江出口船舶3593艘,增长44.6%;出口额4.5亿美元,增167.8%,占我国船舶出口总额的9.9%。整个“十五”,浙江船舶出口额年均增长88.4%。杭州海关人士预计,今年浙江船舶出口仍将增势不减。
    2004年,浙江发布实施《船舶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兴建总投资101亿元的十大造船基地,并表示“在布局中充分考虑民企在形成群聚效应方面的特别能力”。在“造船计划”引导下,浙江迅速聚集500多家由民资投建的制造企业,造船能力跃至全国第四。
    尽管浙江的造船能力和船舶出口大幅提升,但自主创新能力低下也同时突显。杭州海关人士表示,目前浙江船舶工业在设计开发、技术装备等方面与韩国、日本等传统造船强国“还有较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