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9日从相关权威渠道获悉,中国钢厂与全球三大矿业巨头就2006年度铁矿石合同价格的谈判“已经缓下来了”,新一轮正式谈判的开谈日期尚未确定。双方在基本市场判断上“方向相反”的形势“没有什么改变”,立场都较为强硬。
    正在北京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艾宝俊代表说,中国依然坚持要求铁矿石降价,谈判要解决的是铁矿石产业与钢铁制造业间协调发展的问题,而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此间专家也表示,谈判要取得突破,超脱“即时供求”是关键。
    双方都在“看市场”
    此一年度的全球铁矿石价格谈判,出现了过去罕见的僵持局面。一位熟悉谈判进程的人士向记者透露,从去年年末开始,3轮谈判无果而终后,第4轮正式谈判目前“定不了明确的日期”。双方有想法时也没有中断非正式的一些交流,但是“也没有多少话好说”。
    记者问,估计年度价格最终什么时候能够有眉目。这位人士说,连参加谈判的人员“心里也不知道”,最终还要看双方高层的决策。
    目前双方都在静观市场之变。据此间钢材市场分析人士刘昌生的分析,矿业巨头们“看市场”,更多看到的是这样一些情况:中国铁矿石进口势头依然较猛;现货价格与合同价格的“价差”依然存在;近期国际海运价格持续上涨,说明矿石运输需求在上升;中国钢材市场在回暖,板材等钢品的价格不断上涨。
    而中国钢厂“看市场”,其基本的判断思路已经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反复表述过了:一是在近年全球铁矿石合同价大涨的刺激下,国际矿业企业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矿石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中国国内铁矿生产的增长幅度也出现了高水平;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渠道也在多元化,因此矿石供给是充足的;二是全球铁矿石增量的大部分流向中国,因此中国市场是决定全球矿石供求的主要因素。目前中国钢铁业进入调整期,落后产能将逐步实施淘汰,总体对矿石的需求将有所减少,因此矿石的供求矛盾在趋于缓解;三是中国钢铁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钢价总体处于低位运行,钢厂盈利空间收缩,矿价再涨,钢铁业无法承受。
    “让市场说话”要看“说什么话”
    据透露,矿业巨头的谈判代表在第3轮谈判结束时抛出一句话:“让市场说话。”此间市场人士认为,这句话既对又不对。“让市场说话”,作为一条原则当然无可厚非,但具体而言,还要看“让市场说什么话”。
    分析人士陶永根认为,此次宝钢能够“挺住谈判的僵局”,体现了“钢铁行业的整体利益”。谈判僵局当然大家都不希望看到,但至少有一个好处,可以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一点,市场上到底有没有“水分”。
    据来自市场的消息,从去年年末开始,中国进口铁矿石在量上有所放大,且有集中“突击”进口的苗头,今年1月份的进口量达到2650万吨,而去年同期只有2200万吨左右。与进口量放大相对应,港口的矿石积压量也在增大。此外,一些钢厂还“游离”于长期合同谈判之外,与矿石巨头签订了现货合同,价格高于现行的合同价格。相当一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近期国内进口矿石市场的动态,存在一定程度的“炒作”因素。由于年度矿价谈判长时间僵持,国外相关分析师又不断放出“矿石涨价不可避免”的风声,市场上的多种采购力量就趁目前谈判结果尚未形成的机会,集中进口进行囤积,运费及矿石现货价由此也出现了一定的趋升势头。
    国内钢材市场也出现了回暖迹象。但分析人士认为“短时供求变化”的因素要大于长期因素。上海“我的钢铁”咨询机构专家贾良群说,今年一季度钢材市场确实出现了“稳中趋升”的行情,这是因为去年下半年以来过低的钢价引起了钢铁业的即时调整,部分低效钢厂产能收缩,社会库存下降,同时又有“春暖花开”的季节因素,钢价出现了恢复性的反弹。但绝不能过高估计这种走势,整个钢材市场供过于求的基本格局未变,钢价大起的条件并不具备。
    “即时供求”应让位于“长期共赢”
    据熟悉谈判进程的人士说,就钢铁业与矿业而言,作为“专属”的上下游关系必须形成长期的合理“匹配”。但就现在的状况而言,钢铁业处于微利,而矿业则处于“暴利”,几大矿业巨头自己报出的去年年报都显示,利润增幅惊人,高的达到一倍以上。“暴利”行业要“微利”行业再行让利,“这怎么能说是匹配呢?”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人士在比较目前钢价微升与矿业巨头要求矿价继续上涨“两种情况”时说,这两种“涨”不可同日而语。钢价是在亏损价位上的合理回归;而矿价如继续再涨则是在暴利价位上的加价。
    中国钢协负责人强调,铁矿石是“特殊商品”,有专属性,只能供给钢铁制造业,因此两大行业应建立长期共赢的合作关系。这与宝钢股份总经理艾宝俊“铁矿业与钢铁业协调发展”的认识是一致的。
    此间市场人士说,长期合同采购区别于现货采购的主要方面就是追求双方合作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但是目前年度合同价格谈判“过度博弈”的因素较为突出,长此下去可能会“冲淡”长期合同采购的内在意义。
    宝钢集团副总经理何文波也曾一再向记者表示,宝钢一直希望与三大矿业巨头形成“长期的协调关系”,矿业加价应同时考虑到钢铁业的承受力;而在矿价大幅下滑时,钢铁业可提供一定的价格支持,以维持矿山的投资和长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