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同时是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需要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农业成为弱势产业,效益低下,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村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经商。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离开农村,脱离农业形成了惯性巨大的趋势。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全面建设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谁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培育新型农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最为迫切的要求。随着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不断脱离农业生产,留守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留守农民来源单一,年龄结构加速老化,整体素质不断下滑,难以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力量。
    1、农村新增劳动力来源堪忧。由于农业效益低下,农村新增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获取相对较高的报酬,失业的城市劳动力宁愿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也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大学生毕业后更愿意留在有较好发展空间的城市,农村优质的人力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根据对18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重庆市农村留守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占65.5%,30岁及以下的青年劳动力比重下降到11.5%;新增青年劳动力几乎全部选择外出务工,新增留守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占66.4%,主要是外出务工就业困难不得不返回的中老年劳动力。
    2、农村留守劳动力年龄结构加速老化。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壮年劳动力不断离开农村,中老年劳动力逐渐返回,留守农村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速度正在加快。根据抽样调查,2005年重庆市农村留守劳动力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30-40岁的壮年劳动力、20-30岁的青年劳动力和20岁以下的青年劳动力的比例为65:23:8:4,留守的青年劳动力严重不足。
    3、农村留守劳动力整体素质下滑。由于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主体过渡到普遍只受过初等教育的40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而且比重还在不断扩大。这部分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缺乏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根据抽样调查,2005年重庆市农村留守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2年,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少0.4年,比外出务工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少1.4年。其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仅占7.6%,而具有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为53.0%,成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者,这一比例还在逐年上升,实际反映了农村较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留守劳动力整体素质下滑的严峻现实。
    没有新生农村劳动力,没有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培养新型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让拥有较高素质的青年劳动力扎根农村,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为什么农村留不住青年劳动力?
    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自身的务农主体意识淡化已经成为青年农民放弃农业生产,不再困守农村,转而向城市要饭碗的主要动力,也是造成农村青年劳动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1、市场经济规律促使青年劳动力放弃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激励因素已经消耗殆尽,由于农业生产效益低下,青年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基本丧失,市场经济规律促使素质较高、拥有年龄优势的青年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寻求发展空间,获取较高劳动报酬。
    2、国家政策长期向城市倾斜促使青年劳动力走向城市。由于国家和地方基础设施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青年劳动力更愿意选择到城市务工,分享城市较好的教育、医疗、交通、服务等社会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3、青年劳动力倾向于将自身角色定位为城市人。受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青年劳动力大多进城创业,逐渐由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化,常年生活在城市,逐渐适应城市生活方式,不愿意再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
    三、农村怎样留住青年劳动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青年劳动力成为新型农民,只有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农村才能留住青年劳动力,留住人才。
    1、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更是吸引青年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经济因素。农村要留住青年劳动力,必须尽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生产效益大幅提高。
    2、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要留住青年劳动力,必须增加投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搞好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拓宽青年劳动力农村就业渠道。创造农村自主创业机会,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年劳动力扎根农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要留住青年劳动力,必须增进青年劳动力农村创业的信心和技能,加强青年劳动力农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辟新农村一、二、三产业就业岗位,全方位拓展增收渠道,使青年劳动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