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摩根、高盛、花旗、瑞银……这些显赫的名称国人已耳熟能详。且让我们逐一翻阅它们的历史,领略其今日辉煌的背后一面。
它有个绰号:“血缘、智能和金钱”公司;历史上很长时间,如果它的客户胆敢问津另一家公司,便会得到告诫:“去找其他机构吧!”它不仅仅是美国金融业的光荣,还代表着美国金融家甚至全球金融家的梦想。
为了得到参与中国工商银行IPO(首次公开募资)承销的机会,“搭载着全球投行界精英的私人飞机和商务航班纷纷在北京降落”。其中,“投行界最为关注的是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麦晋桁(John
Mack)是否会在未来数日乘坐私人飞机抵达北京”。
投行业对摩根士丹利的关注,似乎已经成为多年的“习惯”。而探究这一“习惯”的所由来处,不得不回望摩根士丹利的历史。
1935年以前的摩根财团,可能是世界上最可畏的金融联合机构。这个财团是由美国银行家乔治·皮博迪(George
Peabody)1838年创办于伦敦,后由摩根家族继承,迁至纽约后声名鹊起。西方金融历史学家大多用摩根财团的历史来讲述现代金融业的崛起。
不过,1933年的“格拉丝—斯蒂格尔法案”瓦解了这个金融帝国。该法案在经营存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和发行股票、债券的投资银行之间竖起了一道高墙。1935年,摩根财团分为J.P.摩根(商业银行业务)和摩根士丹利(投资银行业务)。摩根财团425名员工中有约400名继续在J.P.摩根工作,只有20人出来组建了摩根士丹利。
当时的《纽约时报》说,摩根士丹利的开业典礼“实在不像新公司开张,倒像是任何一家老字号公司又一个星期的开始。”开业前一天晚上,公司准备了一张桌子存放宾客赠送的鲜花,第二天员工来上班时发现,200多种花篮摆满了整个办公室并延伸到外面的街道上。摩根士丹利的竞争者和华尔街的同僚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敬意。而开业第一周,公司就被卷入繁忙业务的漩涡之中,以至当一家大型公用设施公司董事长亲自登门洽谈融资事宜时,主要合伙人之一斯坦利不得不对他抱歉:“下星期再来吧。”
这一年,美国资本市场异常繁荣,承销量翻了四番。摩根士丹利全年总计接手了10亿美元的发行业务,占当年全美市场业务量的24%以上。摩根士丹利借助老财团的客户资源,迅速树立了自己在投行界的霸主地位。
从1935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任何两个竞争对手的客户加在一起也赶不上摩根士丹利。它的客户名单中包括全球7大石油公司中的6个、美国10大公司中的7个。也是在这个时期,摩根士丹利的第一个广告面世,画面上是一道闪电刺破乌云,标题是“如果上帝要融资,他也会找摩根士丹利。”
今天,摩根士丹利占据了纽约埃克森大厦中的16层。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美国再次放松了对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的隔离监管,摩根士丹利也从纯粹的投行开始向金融集团扩张。最受争议的一次扩张是与零售经纪商添惠公司合并,更名为摩根士丹利添惠有限公司。从此以后,摩根业绩不断下滑,2005年跌入最低谷。股价也从上百美元一路下跌到30多美元。2005年甚至汇丰曾试图收购它!
经过8年争斗,来自添惠公司的裴熙亮(Philip
Purcell)用尽各种手段,不断清洗对自己不忠诚的人,但他还是输了。曾经效力摩根士丹利30年之久的前“董事长接班人”——麦晋桁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摩根士丹利,并创造了去年第四财政季度收益增长49%,每股收益大大高于华尔街预期的辉煌业绩,公司股价也回升到60美元。
在中国市场,一向垄断大宗股票业务的摩根士丹利也当仁不让。从中国人寿、中芯国际、中国石化、中国铝业、中国外运、中海油田服务到最近的中国建设银行的海外发行上市,无不有他的身影。但是,在内斗过程中,摩根的中国业务也受到不小冲击——“中国电信”(0728.HK)2002年11月上市首日即跌破招股价,对其多年来珍视的业务声誉造成相当损伤。
一种企业文化一旦成为一个市场的文化,它就会成为这个市场的脊梁。摩根士丹利的历史生动地阐释了这一规律。
□ 陈程 (责任编辑: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