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呼吁政府出台具体政策扶持国产标准
本报讯此次两会期间,政协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陈俊亮联合东软公司总裁刘积仁等10位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对我国AVS标准及其产业化支持力度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呼吁国内电信业等相关产业避免重蹈DVD行业的覆辙。
此前,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标准刚刚被公布为音视频国家标准。 这个具有强烈产业针对性的提案,折射出国内电信领域迫切希望政府在扶持自主知识产权、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方面出台具体措施的呼声。
“提案”表示,AVS的产业应用包括(高清晰度)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多媒体通信等,将来还可能扩展至移动电视(包括手机电视)、数字游戏、激光视盘等广阔的应用领域。其产品形态有芯片、软件、整机和系统。以6亿台电视机来计算,如果采用AVS标准,按照每个AVS机顶盒与解码器平均300元人民币计算,直接的产业规模就是1800亿元。如果考虑把移动视频、IPTV等领域的产业也加进去,应该在3000亿元以上。
这份提案也明确指出了我国音视频领域被MPEG-
2、MPEG-4、H.264等国外技术垄断将造成的后果。按广电总局的规划,到2015年中国的电视机保有量将达到6亿台。如果到2015年电视数字化工作完成,都采用国外的MPEG-2标准,相关企业将累计交纳不少于6亿个MPEG-2解码器的专利使用费,总计费用将达15亿美元。
而如果其中2亿台电视采用MPEG-4或H.264标准,则除了需交10亿美元的MPEG-
2专利使用费以外,今后10年累计我国可能会被收取最高2300亿元的MPEG-4和H.264的专利使用费。
因此,11名委员在《提案》中联合呼吁,要想保护如此巨大的国家利益,只能尽早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AVS标准占据视频产业的主流,才会不至于重蹈DVD行业的覆辙。
目前一台DVD播放机才有几元钱的利润,有的甚至只有一元钱的利润。
■提案者说
“政府采购应强制首选中国标准”
政协委员、两院院士陈俊亮称,保护国产标准涉及一年几千亿利益
政府保护本国标准天经地义
新京报:您提交的《关于加强对我国AVS标准及其产业化支持力度的提案》联合了诸多代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陈俊亮:我之所以提出这个议案,是因为我觉得时间很紧迫。现在是AVS推行的最关键的时候,如果现在政策不加大力度,这个标准就有可能被扼杀在摇篮里。如果再不加大力度,这个标准将会步DVD的后尘。
现在国内的IT领域在核心技术方面很落后,通常都是我们技术一出来,就会遭到外国公司打压。面对这种压力,我们如果只依靠完全的一般性市场原则去支持自主创新技术,是没有办法跟外国公司竞争的。
新京报:这个议案的核心是什么?
陈俊亮:提案的核心是:需要政府出面,从政策上支持而且是主动支持本国的技术标准。这也是国际惯例。事实上,AVS商业化程度不是问题,作为政府和国家介入保护本国标准是天经地义的,也是政府的职责。
接受财政补贴,就应强制采用本土标准
新京报:政府在支持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方面应该充当什么角色?
陈俊亮:目前看,政府的支持是需要加大的。这涉及到每年几千亿元的经济利益,政府要强烈支持,优先保护国产标准。
具体而言,政府不仅要组织协调,还要主动推动产业化进程。同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机。一个新标准出来肯定是有市场风险的。虽然消费者选用哪一个是不好干涉的。但比如接受政府财政补贴的企业可以指定采用本土报准,同时政府采购也要强制首选中国标准。
■直言不讳
运营商设备采购被指与政府意志不同步
全国政协委员周远楣称,应给国内电信设备商更多市场机会
全国政协委员、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高级顾问周远楣日前表示,政府应在项目招投标中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机会,这比给钱更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他以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电信市场为例,指出在这些市场中,本国或本地区的设备制造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80%-90%)。而在中国市场,本国设备制造企业的市场份额仅在10%左右。
周远楣表示,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企业,不单从资金上给予支持,更要从市场份额上给予保护,在给企业“输血”的同时,也要给企业以市场,为企业“造血”。
他还建议,今后在政府采购以外的电信设备采购中,要利用技术壁垒、政府调控等手段,保护国内电信设备制造企业。在项目招投标中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在电信运营公司的设备采购中,相同的技术指标下,政府应推动运营商优先采购自主创新企业开发的产品。
■厂商回音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政府要在市场导向方面支持企业。运营商在选择采购的时候,希望能基于国家的长期和综合的考虑,而不是运营商企业自己的短期利益。在对国有企业的考评方面,对自主创新的制造企业应有新的政策规划,因为自主创新的企业也许第一年第二年往往无法赚钱,自主创新的技术和产品适应市场也需要时间。
■观点
自主创新要避免理解误区
在一些来自电信、IT行业的政协委员对自主创新可能沦为空洞口号表示担忧的同时,也有与会政协委员直言,不要对自主创新产生理解上的误区,不要在自主创新的旗号下走向另一极端。
误区一:企业创新靠财政补贴
对症下药:财政资助给高校,企业研发资金要靠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高级顾问周远楣称,政策对提升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国家的资金有限,在技术创新方面财政资助主要对象应该是高等院校。对企业来说,其自主创新资金最重要的是靠拓展其产品市场,让企业能获得更大的利润,使其有能力将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再变为更高层次的技术的良性循环。
误区二:自主创新=100%自己做
对症下药:自主创新不排斥合作
两会列席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邬贺铨指出,“我们之所以强调自主,是要有自己的信心,发挥自己的力量。有些人认为,要自主创新意味着一切都要自己做,从头到尾都要自己做,这是一种误区。自主创新更要发挥自己的力量,但并没有说,自主创新排斥合作,也没有说所有技术100%都要有自主知识产权”。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郭冬颖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