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个股点评_个股风云_证券频道 > 地域板块
陕西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苹果产量占世界9.4%
时间:2006年03月14日15:33 我来说两句(0)  

Stock Code:1A0001
     (行情-论坛)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十五"期间,陕西省果业生产以苹果为主,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渭北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全面推广"四项"关键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陕西省以苹果为龙头,以柑桔、梨、桃、葡萄、猕猴桃、红枣等为新增长点的果业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苹果、梨、红枣、猕猴桃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苹果面积全国第一,总产量居全国第二,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陕西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果业基地,果业特别是苹果已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成为陕西省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成效,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十五"期间,陕西省果业生产方式由规模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向优生区的转变,面积趋向稳定,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单产、质量不断提高,产量稳定增加。

    一是政策导向正确,发展思路明晰。陕西渭北黄土高原,是我国唯一具备苹果生产7项气象指标的地区,其所处的纬度、海拔高度、土壤厚度特别适宜苹果生产,并且没有工业污染,被农业部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省委提出把果业作为陕西特色产业来抓,全省水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了2000年,果业发展形成买方市场,价格下跌,效益下滑,出现"卖果难",一些果农含泪砍树,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积极顺应市场变化,及时作出 《进一步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 充分发挥资源和区域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调整结构,扩大优生区面积,淘汰非适宜区面积,突出质量和效益,提高品质上台阶,促使苹果、梨、猕猴桃等主要水果进一步向优生区集中。

    二是因地制宜调整,品种结构优化。2000年到2003年的四年间,是全省水果区域布局和面积调整的最快时期。全省新增果园面积387万亩,其中苹果104万亩,淘汰落后品种和非适生区果园273万亩,其中苹果145万亩。与此同时,各地狠抓品种更新换代,加快老果园改造,新发展果园积极采用优良品种和优质种苗,苹果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由原来的2:13:85调整到了5:15:80。苹果晚熟品种结构更加优化,红富士替代了秦冠,成为主打品种,种植比重由35%提高到65%,产量占总产量的70%。

    三是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初步形成。按照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和果品市场多元化的要求,经过积极调整,全省水果进一步向各自的生态优生区集中,分别在渭北建成了全国乃至世界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优质苹果基地,在无定河以南至渭河以北的河流沿岸建成了90万亩酥梨基地,在黄河沿岸建成了176万亩红枣基地,在秦岭北麓和汉江流域建成了24万亩猕猴桃基地,在汉中盆地和秦巴山地建成了30万亩柑桔基地,在渭北南沿建成了10万亩红提葡萄基地,在大中城市近郊建成了时令特色水果基地150万亩。另外,根据国际果汁市场的变化和要求,全省专用加工果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水果区域化布局、特色明显、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初步形成。

    二、措施得力,生产技术规范,面积稳定增加,水果产量大幅度增长

    2002年,陕西省第十次党代会把果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六大优势产业之一,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又确定把渭北300万亩绿色果品基地建设列为陕西国民经济发展的四大基地之一。特别是通过实施以"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为重点的优果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果业发展,果品质量效益同步提高,使陕西省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果业产业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地区。

    一是面积稳定增加。2005年年末陕西省果园面积达到1226万亩,比九五末增加229万亩,增长23%(见表一)。表一 果园面积变化情况

               2005年面积(万亩)   2000年面积(万亩)   增减数    增减%
    水果                  1226.18               997.15   229.03    22.97
    苹果                   639.41               593.19    46.22     7.79
    柑桔                    29.54                18.07    11.47    63.48
    梨                      89.45                83.37     6.08     7.30
    葡萄                    20.85                 7.97    12.89   161.77
    桃                      38.08                17.54    20.55   117.17
    红枣                   175.65               119.14    56.51    47.43
    杏                     126.20                98.54    27.67    28.08
    柿子                    40.79                18.88    21.91   116.07
    猕猴桃                  24.13                24.39    -0.26    -1.06
    其它水果                42.07                16.07    26.00   161.78

    二是单产显著提高。十五期间,陕西省水果亩产(按年末实有果园面积计算)大幅度提高。园林水果综合平均亩产由2000年的495 公斤提高到2005年的625公斤,增长了26.1%(见表二)。表二 水果亩产变化情况

             2005年亩产(公斤)   2000年亩产(公斤)   增减数   绝对数%
    水果                  624.5                495.2    129.3     26.1
    苹果                  876.0                655.0    220.9     33.7
    柑桔                  567.3                194.6    372.8    191.6
    梨                    694.5                549.7    144.7     26.3
    葡萄                  668.5                521.7    146.8     28.1
    桃                    737.8                491.3    246.4     50.2
    红枣                  107.2                 66.5     40.7     61.2
    杏                     67.5                 28.2     39.3    139.7
    柿子                  426.3                620.4   -194.1    -31.3
    猕猴桃                995.9                675.1    320.7     47.5
    其它                  379.1                263.1    115.9     44.1

    三是水果总产量大幅度增加。十五其间,水果总产量以每年平均9.2%的速度增长,先后踏上500万吨、600万吨和700万吨三个台阶,2005年达到765.74万吨,比2000年增长55.1%,其中苹果产量先后踏上400和500万吨两个台阶,2005年达到560.12万吨。比2000年增长44.2%,年均增长7.6%(见表三)。表三 水果总产量变化情况

             2005年总产量
                 (万吨)   2000年总产量(万吨)   增减数   绝对数%
    水果           765.74                 493.79   271.95      55.1
    苹果           560.12                 388.57   171.55      44.1
    柑桔            16.76                   3.52    13.24     376.7
    梨              62.12                  45.83    16.29      35.5
    葡萄            13.94                   4.16     9.78     235.4
    桃              28.10                   8.62    19.48     226.1
    红枣            18.82                   7.92    10.90     137.6
    杏               8.52                   2.77     5.75     207.1
    柿子            17.39                  11.71     5.68      48.5
    猕猴桃          24.03                  16.47     7.57      45.9
    其它            15.95                   4.23    11.72     277.1

    四是水果生产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目前,陕西省的果园面积占全国的比重由"九五"末的7.4%上升到9.0%,水果总产量居全国第四位(2004年,下同),占全国的比重由"九五"末的7.9%上升到目前的8.8%;梨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红枣产量居全国第五位;柿子产量居全国第五位,桃产量居全国第十位;猕猴桃基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苹果面积居全国第一位,占全国的比重由"九五"末的17.5%上升到22.0%;苹果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的比重由"九五"末的19.5%上升到目前的23.5%,约占世界产量的9.4%,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

    五是优质果品基地已经形成。经过多年的规划布局、开发和培育,到十五期末,陕西省优质果品基地已具有一定规模,并且大多集中在各自的优生区内,已建成苹果基地县30个,占全省苹果总面积的比例由2000年的68.1%提高到2005年的81.8%,产量由75.1%提高到88.7%,猕猴桃基地县5个,其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的85.3%和84.7%;梨基地县10个,面积占全省的43.4%,产量占全省65.7%。

    六是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行,果品质量显著提高。全省逐步建立了从苗木生产到最终产品的标准化体系,并从示范园、示范区逐步向全程标准化推进,以"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为主的四项技术标准示范园面积累计达到60万亩,果实套标准纸袋由原来每年几亿只发展到现在200亿只。2005年全省优质果率达到65%,由原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到超出全国25个百分点,果品质量显著提高。

    三、果业发展成就和优势受到外界高度重视,获得一系列殊誉、支持

    由于陕西省具有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品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提升,特别是"十五"时期,更是陕西省果业生产的最辉煌时期,并且获得一系列殊誉。2002年农业部把陕西确定为中国苹果优势产业带,洛川县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优势农产品产业化苹果示范县;2003年9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陕西苹果"实施原产地域保护,"陕西苹果"保护范围涉及29个苹果主产县(市、区),成为全国原产地域保护范围最大的产品,"陕西苹果"原产地域保护标志正式启用,极大地提高了陕西苹果的知名度;2004年,全国最大的猕猴桃基地陕西省周至县有机种植技术生产的猕猴桃首次通过了欧盟食品组织认证,周至猕猴桃当年一举拿下欧盟26个国家和地区4500吨猕猴桃鲜果订单。至2004年底陕西省累计已有267万亩水果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其中苹果面积达到240万亩,居全国第一。

    四、国际国内市场不断扩大,果品出口势头强劲

    十五期间,随着陕西省果业特别是苹果生产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在国内和国际的市场占有分额也在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陕西省果品畅销全国,远销欧洲、东南亚、北美、南美等地区,出口国家和地区由2000年的45个扩大到53个,出口创汇连续九年以两位数速度持续增长。2005年陕西企业自营出口的果品数量达29.3万吨,创汇2.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9.49%和54.97%,其中浓缩苹果汁出口26.67万吨,创汇1.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7.8%和61.01%,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目前,全省注册出口果园达到232个,面积近30万亩,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果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

    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目前全省各类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上千个,果业合作经济组织850多个,拥有会员10万多人,涌现出了陕西海升、恒兴、华圣、富安、宏达等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二是果品储藏能力显著提高。"十五"期末全省果品贮藏能力235万吨,其中气调冷藏能力由2000年的20万吨发展到63万吨,增长215%。

    三是建成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加工基地。目前,全省建成各类果品加工厂上百个,其中浓缩果汁加工厂达到35个,生产能力从2000年的15万吨发展到现在的63万吨。

    六、果产业贡献突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陕西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也日益明显。

    一是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2005年全省果业总产值达到112亿元,实现增加值75.6亿元,占到种植业的25.8%,仅次于粮食作物,比2000年提高近8个百分点。按可比价计算比2000年增长48%,年均增长8.2%。

    二是果业在农民收入增长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果区,果品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据对陕西省32个果业监测县的调查统计,2005年,苹果基地县栽植苹果农户人均果品纯收入约1467 元,占基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左右。果业已经成为果区农民奔小康的希望产业和现实途径。

    三是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显著。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果园管理要占用大量劳动力,而且疏花、疏果、果实套袋、采摘、装箱还需要大量的季节工。全省1437万农村劳动力,专门从事果业生产的果农有300多万,加上季节工和从事果品运输、营销等二三产业的人,大约有600来万,果业为农民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对社会稳定做出很大贡献。果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加工、包装材料、运输、贮藏、餐饮、旅游业等二三产业发展,成为果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总的来看,陕西省果业发展对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的增加,带动农村二、三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的情况看,陕西省还只能算是果业大省,为了实现陕西省从果业大省向果业强省的根本转变,"十一五"甚至今后更长一段时间,陕西果业要继续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果业发展全局,以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果业持续快速发展促进陕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极调整优化结构,依靠科技进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提高优果率,缩小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二是努力提高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果农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做大作强果品龙头企业特别是流通类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强化销售意识,形成以"名牌"为主体的市场竞争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掌握市场主动权,实现果业强省目标。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2006年全国两会专题
·菲律宾再次暴发兵变 NBA
·德国世界杯 奥运会 F1
·奥斯卡金像奖 馒头血案
·别克君越发布 购车指南
·AMD与英特尔的双核之争
·2006日内瓦车展 刘翔
·2006CCBN 国足 科比
·两会经济热点 3·15维权
·人民币升值 国企改革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