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两会”总理记者招待会,这是人们期盼的时刻。不仅因为可以听到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总理对于政治、经济、外交等复杂问题的见解,更重要的是,这些回答如此务实、如此“厚道”,人们会因为政府务实的行动、坦承问题的勇气与对各个阶层一视同仁的保护感到鼓舞,这才能真正让民众树立起对于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对于已涉入改革深水区的中国金融市场而言尤其如此。
今年,面对国有商业银行向外资出售股权、人民币汇率这样尖锐的问题,总理一如既往,没有避重就轻,没有任何犹疑,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从总理的回答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是改善公司治理结构,国家必须保持对经济命脉的控制权,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之一。在改革过程中,既要防范金融风险,也要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回答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时,总理肯定了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我想说明的是,按照现在的机制,根据市场的变化,人民币具有自主向上或者向下浮动的空间和能力。那种行政性的、一次性的使人民币或升或降的情况不会再存在了,也不会再发生出其不意的事情了。”
至此,金融市场的两个关键议题敲响了明确、坚定的定音鼓。
关于外资是否能够控股国有商业银行的旷日持久的讨论可以告一段落。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如金融行业应该纳入广义的国家主权的范围,必须控制在本国人的手中,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拱手相让。所谓金融无国界就像科技无国界一样,在国家利益层面仍是一个美好的幻想。在这方面,美国人以其对外资银行的门槛控制、银行零售业的准入限制等等,早已给我们提供了经验。
总理的发言中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引入外资虽然是完善国有商业银行重要途径之一,但再重要也只是手段之一,从内部着手,“完善内控机制和监管体系”,才是重中之重。在内部土壤不匹配的情况下,单纯借助外力进行倒逼式的改革,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外资或者成为分肥者,变成既得利益链条中的一环;或者由外资控制经济命脉。因为,不能否认的现实情况是,无论从资金实力、风险控制能力、市场盈利能力上,我们都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有着不小的差距。一旦彻底开放,甚至使外资成为国内金融市场上的“权贵”,假以时日,局面不言可知。
总理对于人民币汇率不会再有“行政性的、一次性的使人民币或升或降的情况”的表态,既体现了坚定的市场化的路径取向,即在中国汇率上升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扩大外汇市场,增加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弹性”是唯一出路,这也间接地否定了以往用关闭外汇流动通道作为杜绝风险手段的不明智的做法。那既使企业丧失了市场机会,也使中国成为国际市场风波的替罪羊,指责中国汇率控制成为一些国家的常规武器。无疑,市场化是最好的反击手段。
坚持市场化取向,坚持国家对经济命脉的控制,是并行不悖的两个方面。由此,那些站在利益立场以全球化为借口的资本掠夺行为可以休矣,那些以经济命脉为借口阻碍民资向一般竞争领域流动的行为可以休矣,那些以防止风险为借口关闭市场闸门的粗暴的行政干预可以休矣。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