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江苏省农村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农业生产总体回落,粮食总产持平略增、油料面积与产量略降、棉花大面积减产,农产品市场价格在相对高位运行,农村劳务输出增加但势头减弱,农民收入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开始起步。 初步核算,全年可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价,包括农业服务业)1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按可比价格增长3.0%。
    一、全年粮食夏增秋减,总产持平略增
    全省粮食面积继续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7364.22万亩,比上年增加202.33万亩,增长2.8%,这是在2004年增加172.69万亩的基础上再次较大幅度回升。亩产385公斤,比上年减少10公斤,总产量2834.59万吨,比上年增加5.53万吨,增长0.2%。
    夏收粮食:播种面积2992.99万亩,比上年增加109.98万亩,亩产282公斤,比上年增加2公斤,仍属历史较高水平。总产量844.42万吨,比上年增加37.18万吨,增长4.6%,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夏粮产量在2004年丰收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为近五年最高,达844万吨,同比增4.6%,其中小麦总产量为728万吨,同比增长5.9%。
    农民扩大小麦种植面积的原因之一是受价格上升因素的影响。上年小麦开始种植时,全省小麦收购价格平均每50公斤红小麦达73元左右,白小麦75元左右,分别比2003年同期增长35%至45%,带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小麦良种补贴的发放。2004年下半年省政府从新增的粮食直补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用于苏北地区五市28个小麦主产县(市、区)农民推广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补贴面积500万亩,每亩按标准播种量补贴10元。三是免征农业税,减轻种粮负担,相对提高了种粮收益。
    夏粮亩产水平保持较高水平的原因,一是气候条件总体对夏粮生长有利,夏收作物生长期间的气候条件表现为基础好、倒春寒、中后期正常的特点。二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上升,田间管理措施较为到位。
    秋收粮食:播种面积4371.23万亩,比上年增加92.36万亩,增长2.2%;亩产455公斤,比上年减少18公斤;总产1990.17万吨,减产1.6%。
    从秋粮种植结构看,由于省政府水稻面积补贴的发放到位,种植面积继续增加,稻谷面积达到3313.99万亩,在上年增加407.96万亩的基础上又增加144.64万亩,是近六年来的最高水平。旱杂粮及秋收大豆面积减少。玉米播种面积为555.36万亩,比上年减少28.30万亩,下降4.8%;秋收豆类播种面积345.96万亩,比上年减少2.91万亩;薯类面积150.24万亩,比上年减少21.01万亩。
    从秋粮产出水平看,因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秋粮各品种的亩产水平均比上年有所下降。稻谷亩产515公斤,比上年减少13公斤;总产量1706.71万吨,比上年增加33.55万吨,增长2%。玉米亩产315公斤,比上年减少56公斤;总产174.79万吨,比上年减少41.76万吨,下降19.3%。秋收豆类亩产151公斤,比上年减少25公斤,总产52.18万吨,减少9.17万吨,下降14.9%。薯类亩产368公斤,减少37公斤;总产量55.29万吨,比上年减少14万吨,下降20.2%。
    二、棉花生产呈"四降"局面
    一是面积下降。2004年全省棉花虽然大获丰收,但由于棉花收购价格比2003年有了大幅度下滑,植棉效益不高,加上国际市场特别是美国廉价棉花大量进口,导致棉花价格下跌,棉农缩减其种植面积。据抽样调查推算,2005年全省棉花总播种面积552.4万亩,比上年减少62.03万亩,下降10.1%。
    二是单产下降。在棉花生长期内,江苏淮北、沿海主要产棉区频遭大风冰雹袭击,连续低温阴雨,涝渍危害,蕾铃脱落严重,增节增桃慢。尤其是"麦莎"台风,使棉田大面积倒伏、蕾铃机械脱落和生理脱落严重,棉花长势不理想。特别是在江苏沿海棉区,受灾十分严重。调查推算江苏棉花单产为每亩58公斤,比上年减少24公斤,下降29.3%。该单产水平为近十年来第二低水平,仅比大灾之年2003年高。
    三是总产下降。由于棉花面积减少,单产下降,导致全省棉花总产下降较多。全年全省棉花总产(皮棉)为32.27万吨,比上年减少18.02万吨,下降三成多。其中因面积减少和单产下降因素分别导致棉花总产减少5万吨和13万吨。
    四是品质下降。由于持续阴雨,田间温度大,烂铃现象严重,全省平均烂铃达到1.6个/株,比上年增加1个,僵瓣多,等外花比例增加。同时,棉纤维发育不良,品质下降。据有关部门了解,全省棉花等级大部分是3级或3级以下,比上年有明显下降。
    三、油菜籽面积与产量继上年双创历史新高后均有所回落
    由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主动调整种植结构,2005年江苏油料种植面积在经历了连续五年超过1300万亩后首次回落。2005年全省油料种植面积1270.34万亩,亩产170公斤、总产量215.99万吨,与上年相比,面积减少110.63万亩,亩产减3公斤、总产量减22.39万吨。总产虽比上年下降9.4%,但仍属历史第五个高产年份。
    在油料作物中,油菜实收面积990.75万亩,比上年的1034.79万亩减少44.04万亩,降幅达到4.3%。但由于高效生产技术与高产优质品种的推广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技术措施基本落实到位,同时整个生育期气候条件总体较好,全省油菜单产仅次于历史最高水平,总产也为历史次高。油菜亩产为160公斤,比上年减少2公斤,下降1.1%,是仅次于上年的第二个高产年份,远高于"九五"以来平均单产138.9公斤的水平;油菜籽总产为158.67万吨,比上年减产8.66万吨,下降5.2%,也是历史次高年份。花生面积为261.44万亩,比上年减少66.44万亩;预计亩产211公斤。由于花生种植面积减少,加之自然灾害,总产量为55.13万吨,比上年减少13.99万吨,下降20.2%。
    四、畜牧业刚有转机又突遭"禽流感"打击
    从2004年开始江苏生猪生产一直处于徘徊的局面,全年只是第二季度由于粮食与饲料价格的回落,成本降低,规模户生猪饲养量有所增加,出栏有所回升外,其余三个季度出栏量一直处于下降的走势,全年全省累计出栏生猪2974.88头,比上年同期下降0.5%。
    生猪饲养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一是生猪生产比较利益低。虽然生猪价格处于相对高位,但由于粮食价格仍偏高,导致成本上升,难以激发起散养农户的养猪积极性。同时在农民收入中非农收入逐渐增加的今天,农民在计算生猪效益时不仅要看猪粮价格比,而且更多的是将养猪效益与务工收入相比,在面临更多的选择时,农民选择不养或少养猪。宁愿放弃养猪的风险,选择直接卖粮。二是农民害怕养猪的疾病风险。农民在承担市场风险的同时,生猪生产的疾病风险是农民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多元化,猪肉已越来越多地被牛、羊、禽肉所替代,导致城乡居民对猪肉的消费量增长不足,生猪生产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四是苏南、苏中部分地区因改善农村环境需要,一家一户小规模饲养生猪的习惯正在改变,农民由于收入来源主要靠务工,不再靠养猪。
    禽蛋、家禽生产刚有转机又突然遭受"禽流感"冲击。在经历了2004年全国性的禽流感疫情的影响,饲养量大幅下降之后,前一、二、三季度家禽生产呈逐渐回升的走趋,但四季度再度遭受世界范围内的"禽流感"的冲击,家禽生产急转而下,导致全年家禽出栏累计量为61706.22万只,增长5.9%。
    综合目前调查的情况,"禽流感"对江苏家禽生产造成一定冲击,家禽出栏量由前三季度增长10%,到全年增长只有5.9%,主要是第四季度家禽出栏量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由于江苏境内没有"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对全省畜牧业生产的影响与发生疫情的省份相比,影响不是很大。据测算,"禽流感"对牧业生产的产值影响9亿元左右,增加值影响3亿元左右,占牧业产值和增加值的比重都在1.5%左右。
    五、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仍保持在相对高位平衡运行
    据全省农产品生产价格调查资料,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02.0,即价格总体上涨2.0%,其中种植业产品101.7,牧业产品100.5,渔业产品104.2。
    粮食价格前涨后落,尾部回翘,总体略降。第一季度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为105.3,夏粮增产后,生产价格指数有所回落, 第二季度为96.3,第三季度为94.2,第四季度略有回升,为99.5,全年粮食生产价格指数为98.2,即粮价下降1.8%。
    棉花价格在上年跌入低谷后逐季回升。棉花(籽棉)价格一至四季度的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3.38元、4.00元、4.50元和5.31元,全年平均上涨了14.7%。
    油料价格为前降后升的走势。前三季度油料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3.63元、2.41元和2.33,第四季度回升到2.74元,全年平均为2.78元,油料价格全年总体下降了4.4%。其中油菜籽前三季度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69元、2.30元和2.26,第四季度回升到2.40元,全年平均为2.41元,总体价格比上年下降了3.9%。
    蔬菜价格一枝独秀,总体价格比上年同期增长8.5%。分季度看,除第二季度比上年下降3.0%以外,其余三个季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幅度,其中第一季度由于春节期间消费增加以及冷空气的影响供应量减少导致蔬菜价格大幅度上涨,涨幅达到了16.2%。
    生猪价格呈逐季下降趋势。活猪(毛重)四个季度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公斤8.35元、8.12元、7.37元和6.96元,全年价格平均为7.54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2%。
    禽、蛋价格前升后降。前三季度与生猪价格则相反,呈上涨态势,总体比上年增长7.2%和5.8%。第四季度由于遭受"禽流感"的冲击,价格急转而下,家禽价格下降了11.7%,禽蛋下降了8.0%,全年价格总体略增,家禽与禽蛋价格分别比上年增长2.5%和2.4%。
    水产品价格继续平稳增长,全年水产品价格上涨了4.2%,其中海水产品上涨7.2%,淡水产品上涨2.7%。
    六、农村劳务输出继续增加但势头减弱
    2005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省劳务输出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培训的财政扶持力度。省财政将专项培训资金由上年的4000万元增至5000万元,并要求市县财政增加培训投入,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星火科技培训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强了苏北、苏中劳务输出地与省内、省外、境外劳务输入地的挂钩协作,努力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稳定性。引导和扶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开办民营中介服务机构,努力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的有机对接。全年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总量增加。据统计,全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达1546.2万人,其中就地转移791.7万人,异地输出754.5万人。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67.9万人,其中劳务输出新增55.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0.6%,超额完成全年新增输出50万人的目标任务。
    二是素质增强。全年全省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18.15万人次,其中输出前职业技能培训31.6万人,输出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比例达37%,比2004年提高了三个百分点。
    三是渠道增多。劳务输出由早期原始自发阶段的亲友帮带为主向政府行政推动、中介组织衔接、企业发展吸纳多方协作、规模运作转变,尤其是创业带动就业呈现出良好势头。全省返乡创业人员达2.76万人,创办各类企业9172个,投资金额88.47亿元,"一人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逐步显现。
    虽然江苏全省农村劳务输出的数量继续增加,但与上年增加70万人相比,增长势头明显减弱,除苏中、苏北地区加大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全省可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供需的结构存在矛盾也是重要原因。
    七、农民人均纯收入仍以较快速度增长
    2005年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5276元,比上年增加522元,增长11.0%。
    一、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最大来源。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2786元,比上年增加343元,增长14.0%,增收额占总增收额的65.7%。其中,农民在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得到的报酬收入人均1251元,增加182元,增长17%;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务收入人均958元,增加105元,增长12.3%。
    二、家庭经营二、三业收入稳步提高。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均2125元,增加107元,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378元,与上年相比持平略增,家庭经营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747元,增加98元,增长15%。
    三、财产性和转移性等非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家庭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两项合计人均365元,增加73元,增长25%。其中,财产性收入人均150元,增加40元,增长36.3%;转移性收入人均215元,增加33元,增长18.2%。
    四、农村面貌发生较大改变。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公共财政越来越多地惠及农村。2005年省财政对"三农"投入达149.1亿元,比"十五"期初增长110.6%,增加78.3亿元。省委省政府兴办的惠及千家万户的农村"五件实事"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全省共建成农村公路4.1万公里,新增农村改水受益人口960万人,改造农村草危房15.2万户。不少地方开展了县乡河道疏浚,实施"三清"工程,即"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综合治理农村环境。农村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