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张沉 北京报道
一群中国医药行业的资深人士向药品招标采购制度发难,他们认为这种方式的受益者仅仅是中介机构,而患者和医药企业并没有得到好处。3月16日,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说:“下一步我们要制定一个有效的可行方案,报给有关部门。 ”
这不是医药行业第一次对药品招标采购提出质疑。2004年4月,13家医药行业协会曾集体上书国务院,请求终止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质疑
3月10日,北京大学。多位医药行业的重量级人物在这里相聚,他们的矛头所向,正是现行药品招标采购政策。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王锦霞说:“现在的招标由发改委定价,然后再由中介机构组织二次限价,这种招标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再进行下去很难。”
李大魁是中国药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协和医院药剂科主任。这位在药房工作了20多年的专家透露,招标时同一种药品在价格上5家企业能差一倍多。他指称,药品招标应造福于病人,而不是行业利益再分配。
对于药协人士的种种质疑,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于德志回应说:“招标的作用是有局限的,它仅是政府采购方式的一种改革而已。”不过他认为,招标起到了一定作用。据统计,招标后价格下降了20%到30%。同时,招标改变了过去几个人说了算的局面,而是由专家组讨论决定购买药品。
1999年,中国开始实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当时有两个目标:一是改变药品采购腐败和混乱现象,规范市场行为;二是通过竞争降低药价。
现在看来,这两个目标都没实现。
北京大学教授刘国恩说,招标后涨价迅速的药品容易被购买。他给出了一组数据:在招标前价格上涨10%的,医院购买增长为3%;招标后价格上涨10%的,购买增长为16%。
“变味”的招标
程院长,北京某医院一把手。3月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程院长说出了一些业内的秘密。
程说,目前医院的主要收入来自药品销售,比例在40%到50%之间。由于国家规定医院可以在招标定价基础上,对每种药品进行15%的加价,作为利润,因此,在招标时同样一种药品,有10元的、有100元的,所以招标中出现了只买贵的、不买好的就不足为奇。
此外,中标药品由于“油水不多”、价格低等因素,直接影响医生开处方的积极性,不开方的结果就是“中标早死”。同时,大多企业为招标组成了专门机构,招标已经成为企业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北大中国医药经济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因招标耗费的成本占到企业总成本的6.03%。
王锦霞说,现行的招标政策使“中介机构获利,患者和企业受损”。
据对44家企业统计,共有4000多万元被中介拿走,这还不包括“公关”费。
招标使一些企业开始制造价格昂贵的药物、追逐利润,而忽视了新产品开发研制,结果是一些疗效好、价格低的药在慢慢消失。为了满足招标药品品种需要,一些企业出现了“新瓶装老酒”然后加价的现象。而换了装、提了价的药品,最终买单的就是患者。
下一步
2004年,13家医药行业协会上书国务院。同年9月,卫生部、发改委等六部委联合发文,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但业内反映作用有限,一些人甚至认为,以药品招标采购为主的医疗流通体制改革是失败的改革。
在3月10日举行的一个政策研讨会上,国务院研究室陈文玲说,药品招标是方法而不是全部,也不是解决医疗问题的惟一手段,真正的医疗改革还没开始,不能把没开始就叫做失败。
于德志副司长承认,目前的招标确实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怎样处理好质量和价格的关系一直使他们很困惑。
目前,我国医疗市场的格局是医和药不分业,85%药品都由医院卖出,所以医生成了药厂的最大销售员。
“看病难、看病贵、开大处方、拿红包等等,都是现象,应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否则再下十个文件也没用。而体制问题的根本,就是改变以药养医的制度。”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于明德说。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