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声明强调会"依法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正当利益"
北京消息 铁矿石谈判似乎正在考验着中国商务部的智慧。15日,商务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就2006年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谈判事宜联合声明",但很快就被撤下作了措辞上的修改,补充了两个关键字眼"依法"和"正当",并把"铁矿石不合理需求将会进一步减少"字句删除。
修改后的声明于16日再次出现在商务部网站上,其修改点是结尾处的内容。原声明的结尾是:商务部已经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进口铁矿石流向的监控,配合国家产业政策,支持淘汰落后和抑制钢铁产能的过快增长,铁矿石不合理需求将会进一步减少。中国政府将密切关注铁矿石价格谈判进程,如果出现中方不能接受的不合理价格,中国政府将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
修正过的声明则变为:商务部将配合国家产业政策,采取措施支持淘汰落后和抑制钢铁产能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强进口铁矿石流向的监控。中国政府将密切关注铁矿石价格谈判进程,将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我国家和企业的正当利益不受损害。
业内人士认为,从修改后的声明看,商务部对铁矿石定价问题的态度是"合法合理",可谓不卑不亢。
铁矿石长期协议价应更接近现货价------澳驻华使馆官员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
17日,澳大利亚驻华使馆负责铁矿石贸易相关事务官员就目前铁矿石谈判问题,以个人名义接受了《上海证券报》专访。
《上海证券报》:您个人认为今年的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应该涨还是跌,幅度是多大?
澳官员:目前铁矿石现货价格高出长期协议价格20%左右,也存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价格上浮在15%到20%应该比较合理,这样更接近现货市场价格,很多分析家也持这种观点。
《上海证券报》:众所周知,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但现在中国钢铁业已陷入困境,有人认为,铁矿石在去年上涨71%的基础上,如果再涨价将威胁到整个钢铁产业甚至中国的经济,您对此有何看法?
澳官员:这其中存在一些误区,铁矿石和钢材的供需市场是两个分开的市场,当然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钢铁价格上升并不完全都是由铁矿石的涨价造成的,钢铁企业其他成本支出也非常大,比如耗能和运输。铁矿石上涨一倍,而钢铁的价格不一定会上涨,甚至可能下降,企业可通过其他手段降低成本。
目前澳大利亚出口到中国的长期协议铁矿石只占中国进口总量的40%,另外60%只能从现货市场解决,如果说铁矿石涨价70%就会对中国经济造成70%的负担,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忽视了钢铁业的动态发展因素。
[专家视点] 铁矿石涨价是在破坏"全球化"
3月16日,就铁矿石涨价问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接受了《上海证券报》专访。沈骥如表示,全球产业结构正在调整,制造业正在向中国大量转移,在此过程中,铁矿石强行涨价必然抬高钢铁业成本,从而抬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成本,由此也将影响到所有在华投资的外企,最终影响到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进程,这"对全球化也是一种破坏性做法。"
沈骥如认为,钢铁行业的价格将影响国民经济的成本,中国正在承受全球制造产业的转移,如果钢铁业成本上升,即使制造业转移过来了,也无利可图,这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个不健康的反映。现在表面上铁矿石的购买主力是中国,但使用不是中国一家,包括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在华投资的企业都在消耗,原来铁矿石是要分散销售到这些国家中去的,而现在都集中在中国。
"本来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来中国投资生产,产品再卖到世界去,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和基础设施好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而铁矿石涨价的暴利打击了所有在华投资的跨国企业以及本土企业,是对全球化一种破坏性的做法,就需要政府出来干预。"沈骥如说道。
沈骥如指出,市场经济中政府不能直接指挥企业,但要创造一良好的经济环境,包括原材料的供应,能源的价格,连发达国家也在干预最基础的能源价格。铁矿石也是最基础的原料,政府不能人为地给市场定价,但市场发生了人为的垄断行为,出于维护正常市场经济秩序,出于职能所在是要干预的,中国政府在铁矿石谈判上实际是维护全球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目前,中国和澳大利亚正在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沈骥如认为,中澳马上要建立一个经济命运共同体,中国与周边地区进行区域经济合作是主流,如果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全球的资源配置被人为扭曲,如果澳方临时通过垄断地位使中国钢铁成本上升对谁都没有好处。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