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央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大学教授邱东。邱东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不能固化城乡二元结构;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员流动并不是由农村到城市的单方向流动,而是双向的;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全民,是全民共为发展,共享成果。 以下是采访内容。
中华工商时报:新农村建设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这中间相关方面和专家学者各自提出了相应的指导原则和思路,您认为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邱东:在我看来,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或者说值得关注的原则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是要固化城乡二元结构,这个思想特别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应该是一起的,和农村人口的外移、和农民脱农的过程,应该是一起的。从这个角度说,培养新型农民这个提法是有问题的,应该把那个“农”字去了,叫做培养新型公民。
决不能形成这样的概念,就是说我们把新农村建好了,9亿农村人口就在那里安居乐业了,那些人一辈子这个“农”字就摘不掉了。新型农民当然要培养,但是这个量应该很小。应该是新型公民,相当一部分不再是农民。现在的很多说法,本身就带有歧视性。比如“农民工”,为什么还要带个“农”字。照这个说法,农民考上大学就应该叫农民大学生,农民读了大学当了教授了,是不是叫他农民教师。这个说法,好像约定俗成了,但是毛病很大,总是把他的出身和他的现实结合在一起。要这么讲,中国全是农民。
中华工商时报:按照您的说法,农民脱农的过程是和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的,是不是可以说,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邱东:这里面又有一个误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人员流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不但农村人口往城市流动,城市人口也向农村流动,当然主要的方向,是农村往城市里走。
在农村人口的流动中,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是最主要的流动。其中,有的是在农村办二三产业,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要离开家乡,变成城里人。这是非常重要的渠道,有市场的作用,国家也在提倡。
农村人口转移的第二个渠道,就是青少年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流动出来。他们在成为劳动人口之前接受了高等教育,所以上来就是二三产业的从业人群,是城里的人口。
第三个方面的转移,就是让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的农民,进行迁移,迁移到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去。
与农村人口以上三个方面的流动相比,从城市到农村的人口流动,更多带来的是资本、技术,是城市里面二三产业的人到农村去创业。
除了城市二三产业的人群到农村创业,还有一个流动,就是教育、卫生、文化方面的专业人士,轮流到农村去工作,这对提高全民的素质很有好处。这样的流动,不光是对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有好处,对于去工作的专业人士本身的素质也是一个提高。对于去的人来讲,是临时的,但是对于农村来讲,总有一部分人在那里,每一年都会有这样的人在农村工作,这样做是有好处的。在这方面,中央是支持的,地方已经这么做了,但是还不够,有的是走形式,没有落到实处。
由城到村的第三方面的流动,是有一部分城里人愿意到农村去休养。这一部分人数量也不少,今后会越来越多。这和农村发展二三产业是结合在一块的。这两个做得好,就结合到一块了。
中华工商时报:按照您的说法,新农村建设中提到的“生产发展”就不光是发展农业了?
邱东:当然,生产发展,不光是农业,而要包括针对城里人的二三产业。原来我们讲农业,是讲种植,这是一个“点”;后来讲农、林、牧、副、渔,是“一”字形农业,展开了,拉开了;“一”字形农业也不够,实质性的农业,起点是从科技开始的,从开始的育种,到最后的加工,这里面二三产业都进来了,是“十”字形农业,这才是现代农业。当然,光发展现代农业还不够,紧紧围绕“农”来做文章,农村人口收入增加是有限的。我们现在强调的是以城带乡,但是实际上,也可以是以乡带城,是互动的。
中华工商时报:那么,您认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谁呢?
邱东:发展是为了人,但要靠人来发展。我们光讲共享成果不行,还得强调共为发展。不是说政府建好一个新农村,给农民一个大礼。建设新农村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全民,中央、地方政府、城里人、农村人,应该是共为的,共为发展,共享成果。
还有一个必须明确的,建设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应该既有一个总体的目标,又有阶段性目标,要有重心。就现阶段而言,教育和卫生问题,是农村的突出问题,重心也是这个,这需要政府出面,下大力气解决之。因为农民致贫,主要是因病致贫、因学致贫。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