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3日电
《瞭望》周刊载文指出,2006年开局之初,中日政治关系似乎仍在“政冷”的延长线上徘徊。在中日政治关系仍处于低谷之时,日本对华投资却呈“V”形逆转。
2005年中日贸易创下1894亿美元的新高,但是,日本对华出口同比增长仅为8.9%,远低于2004年的29%。 两国的贸易增幅回落,早在2004年就使日本丢掉了长达11年的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跌至欧盟、美国之后,于是日本媒体惊呼,日本正在被“边缘化”。然而,2005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呈现戏剧性复苏走势。日本对华投资合同金额减少了0.4%,而执行金额却增长了20.4%。用日本媒体的话说,这是名副其实的“V字形复苏”。
文章认为,虽然“政冷”尚未消退,但日本对华投资却显示了强劲逆转势头,这说明当前中日之间政治关系对经贸关系有所影响,但影响程度还是很小,这归功于中日间贸易和投资都已经达到了相当规模。同时说明在日本经济界有相当多的力量很重视中日间的经贸关系。而且即使在目前“政冷”的环境中,中日经济界和民间交流也没有间断过。
日本对华投资在“政冷”的局面下呈现“V”形逆转,似出乎业界意料,也说明当前中日经贸关系相对于整体环境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在全球对华投资方面,日本所占份额由2004年的8.9%提升到去年的10.8%。自中国开始对直接投资进行统计以来,日本到2005年的累计投资额已经超过美国上升到第二位。因此从一个较长时间段来看,日本对华投资始终处于稳步上升趋势,而不像别的国家大起大落。这样看来,2005年在各国对华投资增速放慢时,日本依然比较强劲也就不是偶然现象了。
文章指出,日资投向中国,并非没有权衡机遇与“风险”。中国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短期不会消失,丰富的智力资源更为日本借重。日本企业不向中国投资的风险,要比投资中国的“风险”大得多。更重要的是,日本在中国取得现在的市场规模,经过了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是决不可能轻言放弃的。对外投资的重点依然是中国,这一点基本不会变。2月,日本汽车工业会驻京代表表示,“在接下来的5年内,预计日本6大汽车公司将对中国投资2200亿日元(约150亿人民币)。”
美国有学者指出,日本经济复苏的最大动力来自对中国的投资,资本增值得益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而日本贸易发展全面起飞,中国更是功不可没。2003年以来中国进口不断扩大,为日本经济借出口拉动复苏提供了重要的外需市场,这在日本被称之为“中国特需”。据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提供的数据,“中国特需”对日本GDP的拉动至少在1%。多数日本企业推测,未来5~10年,日本对中国经济的依存度可能还会比现在增加一倍。因此,“中国威胁论”正在消退,“中日经济互补论”日益被认同。当前中日间的贸易和投资都已经达到相当规模,发展有其自身惯性和定力。
文章写到,2020年中国要实现GDP翻两番的目标,需要借助外来资本。日企对华投资带来的“技术外溢”,有助于中国升级制造业,发展循环型经济;在华日企也可以吸纳上千万就业人数。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复苏的同时,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动向,开始通过购买中国股票对中国投资,这对中国无疑是一个利好。中国和日本都希望在国际体系中求得经济发展,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刘新宇)
相关新闻:
日本主要大企业重视中国 对华投资将继续扩大
种种迹象表明,日本经济已经进入复苏期,如果说日本经济的复苏是中美经济起到了巨大的外部拉动作用的话,复苏了的日本经济同样会为中国及其他国家经济的成长提供推动力,中国可以利用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拓展一个更加广阔的日本市场,再一个是让日本的资本、技术以更快的速度为中国服务。>>>>>>>阅读全文
日经济发展借重中国 八成日企继续增加对华投资
“相较中日之间的政冷现象,中日经济界在经贸合作方面始终是积极和热忱的,并互有所望,互有所得。”——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 >>>>>>>阅读全文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