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宪春
选准企业发展支撑点实现速度效益双丰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个企业都渴望快速发展,但不少企业往往速度和效益难以统一,山东里能集团却能在企业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始终保持稳健上升,创造了8年上缴国家利税年增50%、累计实现利税26.32亿元的不俗业绩。 里能集团总裁曹务顺总结说,关键在于找准企业快速发展的支撑点———自主创新。
发展循环经济
21年前,曹务顺带领第一批创业者,在山东省邹城市里彦村旁的田野里筹建电厂。他们讲速度,更讲科学,提前225天建成投产,实际投资比预算节约1.5亿元。成为我国电厂建设史上速度最快、投资最省的成功范例。
电厂建成之后,曹务顺把里能创新发展的第一个支撑点,定位于发展“循环经济”。他们在产业结构上大胆创新,以电厂为中心向上下延伸:向上,他们建设里彦煤矿和鲁西煤矿,组成坑口电厂;向下,建设水泥厂,利用电厂的粉煤灰生产水泥;建设建材公司,利用煤矸石生产砖,形成一条拥有煤矿———电厂———水泥厂———建材公司的产业链。
目前,里能集团拥有年总产量200万吨的3个煤矿、装机容量69.2万千瓦的一个电厂和年产量160万吨的两个水泥厂,做到了煤炭出井后立即输送的电厂锅炉燃烧发电,8万吨煤矸石送到建材公司做砖,40万吨粉煤灰输送到水泥厂生产水泥,不仅消灭了粉煤灰和煤矸石的占地和污染,而且把工业“垃圾”变成了“资源”,明显地增加了经济效益。
里能集团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在下属企业之间大循环,每个企业内部也都搞小循环,使各种资源循环利用。里能集团开展技术创新,建成一座巨大的污水处理站和完整的废水回收利用体系,把企业的废水全部集中在一起,进行净化处理,达到标准后在集团内部循环使用,一年就节约用水3万多立方米,使万元产值的耗水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
鼓励原始创新
要跨越与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差距的鸿沟,靠花钱买不来,必须走出自己的技术创新之路,这是里能集团在发展中的深刻体会。他们发动全体员工,针对各个环节的差距,大胆进行原始创新。“十五”期间,里能集团科技投入24815万元,在煤电生产中开展一系列技术攻关,获得科研成果数百个,其中获得专利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2项,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147项。
有一块煤田分上下两层,按传统做法只采上层,不采下层,要有三分之二的煤炭永埋地下。里能集团研制出双层同时开采的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电厂排气中含二氧化硫过多,他们采用半干法和小湿法进行技术改造,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既降低了发电成本,又保护了大气质量。
近几年,国际上已有国家变采煤为“采气”:将地下煤炭有控制地燃烧,接着把产生的煤气引出来使用,把煤炭的物理开采变为化学开采,这种煤炭地下气化技术能充分利用地下资源,更好地保护员工安全,消灭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对地表资源的破坏,是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术”,被誉为“采煤的一场革命”。里能集团与中国矿业大学联合,建立了煤炭地下气化工业实验室,把这一世界性的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后再创新,在一个深层矿井建成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煤炭地下气化工程示范基地,使我国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真正走向工业化。
煤炭生产中人身安全特别重要。里能集团和常州煤炭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出“KJ95安全监测系统”,利用计
算机网络,对井下的瓦斯、一氧化碳、水位、风速、温度进行全面自动监控,一旦超标,马上处理,确保安全生产。目前里能集团所属的里彦煤矿安全生产已达2836天,新河煤矿安全生产1590天,鲁西煤矿安全生产1095天,这在煤炭行业是十分罕见的。
实施人才战略
曹务顺经常从重要历史事件中得到启迪:“二战”后瓜分德国,苏联拉走先进机器一时受益,美国偷偷空运回去大批科学家,很快形成长期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这件事使他坚定一个观念:要搞好自主创新,必须尊重知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他们实施巨大而持久的“引智工程”,打开大门,广纳贤才。招聘后,建造多个舞台,让所有科技人才都有机会上演自己的节目;制定优惠政策,让真正的人才都有较高的经济收入和舒适的生活环境。里能集团像一瓶“智能胶水”,粘住了一批又一批能人。水泥专家张鹏涛被聘为鲁西水泥厂厂长后,巧用电厂的粉煤灰做原料,很快研制成功公路特种水泥,用这种水泥修路,变废为宝,成本低、性能好,深受用户欢迎。
里能集团在吸引外来人才时,还注意提高现有员工的素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几年来,他们投入几千万元,选拔700多人到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进修,组织2800多人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大专院校函授学习。还举办各种培训班,培训员工3600多人次。这一“系统工程”有效地提高了全体员工的综合素质。统计显示,里能集团目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已占74.9%,其中博士11人,硕士26人。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