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4年前在一次经济学院师生的对话活动中,一位年轻的副教授感慨地说,“教科书是最没有意思的”。于是我插话:“你们那个时候的教科书可能没有意思,现在我们同学使用的教科书,却已经很有意思了。”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的确,人们的经历不同,体会也就不同。那位副教授在大学读经济学的时候,主要的课目都要求死记硬背许多难以令人信服的说教,这自然给她留下痛苦的记忆。后来,在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师资力量比较强的经济学院校,都经历了一个经济学教育转轨的过程,经济学很快就变得富有吸引力。不错,历史上经济学曾经是“沉闷的学科”,但是自从马歇尔和萨缪尔森以来,经济学的逻辑力量,已经让智商不太差的学子都能够体验它的魅力。刚才说的那位副教授在大学毕业以后,基本从事地区经济调研这类所谓“实证”工作,没有多少机会接触现代经济学,所以对经济学教科书的感受,还停留在经济学教育的转轨前阶段。
可是现在有人蛊惑人心地说,现代经济学宣扬市场万能。只要我们翻开萨缪尔森或者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这样的课本以及配套的习题集,就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阅读这些入门性质的现代经济学课本,读者都有一种学到不少东西的满足感。高深的经济学道理能够阐述得这样准确、生动、浅显,实在难能可贵。
与斯蒂格利茨《经济学》配套的《习题集》,安排几千个习题,全是选择题。每题通常由一个问题和5个供选择用的答案组成,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既然是选择题,一般都不必计算,主要考查和锻炼读者的理解和反应。读者在学习经济学以后是否培养起较好的经济学直觉,这是很好的检验。大部分题目后面都列出供参考的难度系数,从1到3,难度逐步增加。
首先看导论第一章几百个题目当中的4个,头一个就已经很有意思:
1-19.时间:
A 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
B 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
C 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
D 对消费者是稀缺资源,但对生产者不是E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
答案:E
难度:1
1-24.当资源有限而需求无限时,人们必须:
A 作出选择
B 使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
C 变得不那么贪婪
D 降低他们的期望
E 变得更加自给自足
答案:A
难度:2
如果说多数说教都讽刺“永远有明天”的自我安慰,那么实实在在有一些理论一本正经地教导人们,解决经济矛盾的主要途径,不是权衡和选择,而是降低个人的期望,变得不那么“贪婪”,尽可能自给自足,以及把公共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样的理论似乎耳熟能详,至少离我们并不久远。这种理论付诸实践几十年的结果,却是经济的落后和人民的贫困。
那些指责现代经济学“宣扬市场万能”的人,还说现代经济学“迷信市场自由化、市场原教旨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事实是怎样的呢?斯蒂格利茨《习题集》导论这一章就有下面这样的选择题:
1-32.美国是一个____经济的例子,由市场来保证经济的____,政府关注____。
A中央计划;效率;公平
B混合;效率;公平
C市场;公平;效率
D混合;公平;效率
E中央计划;公平;效率
答案:B
难度:2
你看,现代经济学的教育非常清楚,那就是混合经济模式,让市场来保证经济的效率,政府则关注社会公平。哪里有“宣扬市场万能”的影子?哪里有“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的影子?这是经济学入门的训练,白纸黑字,要考试的,怎么可以随便栽赃说“宣扬市场万能”呢?以为市场万能的学生和以为应该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的学生,将是现代经济学不及格的学生。
接下去:
1-38.下列哪一项对美国政府角色的描述是错的:
A建立了规范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框架
B回答了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两个经济学基本问题
C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D救济许多生活条件差的人
E供养许多年老或患病的人
答案:B
难度:1
你看,政府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是建立规范企业和个人行为的法律框架,还要提供市场所不能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救济许多生活条件差的人,供养许多年老或患病的人,但是一般来说并不回答个别企业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这样的问题。A、C、D、E都是政府要做的事情,都是现代经济学主张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不要小看这些选择题。如果你看了我在这里列举的这么少数几个题目已经感觉有一点儿兴趣了,并且明白那些人指责现代经济学“宣扬市场万能”毫无道理,那么把《习题集》拿来多看一些多做一些,一定更有收益。做这些题目,并不太费时间,也不太伤脑筋。但是做过与否,体会的确不一样。有些读者可能想:几千道题目,不会太多吗?好在几千道题目放在身边,并不要求你马上做完。实际上,什么时候有空,就翻出几道题目来思考一下,不紧不慢,细水长流,“润物细无声”,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开卷有益,在这里真是恰如其分。
对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的转轨,学术出版的繁荣功不可没。出版繁荣了,学子就能够比较,从而做出判断。只要是追求真理,他们就会选择萨缪尔森的或者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这样深入浅出、兴趣盎然的课本,以及配套的习题集。上面的例子说明,即使只是选择题,也可以设计得非常深刻。不好好学习的大人物,照样会在这些选择题面前暴露无知。
西方把结婚50周年叫做“金婚”,于是有人仿此把诞辰50周年叫做“金诞”。翻开萨缪尔森《经济学》,首先看到他在这部著作“金诞”时写的回顾。在谈了《经济学》50年前问世时的极其巨大的成功以后,紧接着他写道:“在麦卡锡当朝弄权的恐怖年代,我的书也在遭受非难之列。当时有人警告校长说,如果继续允许萨缪尔森出书为混合经济辩护,他作为校长的名誉将会被玷污。当时,许多流行的教科书被扣上‘颠覆势力’的帽子,所以上述警告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现在那些毫无根据就指责现代经济学“宣扬市场万能”的人,也把出版繁荣和经济学教育转轨,部分地说成是“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的结果。人们常说“历史惊人地相似”,眼下,又出来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责任编辑:崔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