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抓住扶贫攻坚的重点和难点,以整村推进为切入点,集中力量,集中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全面实施"千村扶贫开发"等一系列扶贫工程。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五年来的艰苦努力,扶贫成效明显,贫困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优势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劳务输出初具规模,农民收入增长强劲,贫困人口持续减少。
    一、收入增长较快
    2000年以来,自治区和山区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加大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加大政府组织向外输出劳务人员的力度,加大特色产业和畜牧业扶持力度,加大向重点贫困区域投资、支持力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山区八县农村贫困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05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687元,比2000年增加699.7元,平均每年增加140元,增长11.3%,比全区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比川区高5.5个百分点。山川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以山区为1,山川农民收入之比由2000年的1:2.74缩小到1:2.12。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是:
    (一)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对收入增长的贡献最大。"十五"期间,特别是近几年以来,由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劳务输出人数出现了快速增长势头。2005年山区有62.4%的农户家有外出务工人员,占就业劳动力总数的29.9%,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加了34.4%和20.1%。2005年农民家庭人均外出务工收入459.7元,比2000年增加了279.5元,增长1.6倍,外出务工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0%。
    (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期间,由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和封山禁牧措施的落实,山区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几年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使农民直接受益,而且减少了农业劳动力,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推动了劳务输出迅猛发展,促进了草畜产业和特色种植发展步伐。2005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覆盖农户比例达78%,农民直接获得退耕还林还草补贴收入人均193.9元,比2000年增加了175.6元,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5%。据初步测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使山区20%的农户摆脱了绝对贫困,进入温饱层次。
    (三)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牧业收入逐渐成为山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工程的逐步实施,草产业初见端倪,舍饲养殖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较高,牧业生产投入增幅较大,牧业生产效益逐渐显现。2005年农民家庭经营畜牧业纯收入人均204.7元,比2000年增加38.3元,增长23%。
    (四)农业特色产业优势逐渐显现,对收入的影响越来越突出。2005年由于干旱、病虫害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山区夏粮减幅较大,但以马铃薯、地膜玉米为主导的特色优势种植获得大丰收。2005年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纯收入489.5元,比2000年增加173.6元,增长55%。其中马铃薯收入增长了1倍,在农业收入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3.5%上升到30.7%,马铃薯直接收入对农业收入的贡献达44%。
    (五)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日趋活跃,对收入增长的推动力增强。2005年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产业纯收入131.6元,比2000年增加41.1元,增长45.4%。
    二、贫困人口持续减少
    新世纪初,山区8县(区)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自治区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出台了《宁夏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和《千村扶贫开发工程实施意见》,将新世纪扶贫开发的目标、重点和工作思路进一步具体化。五年来通过扶持贫困村整体推进、"项目+农户"等扶贫方式,促进了贫困农户、低收入农户的脱贫互动,增强了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造血功能,加快了脱贫进程。2000—2005年贫困重点地区和贫困人口贫困状况进一步缓解,收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逐年减少。2000年山区八县农村贫困人口(即按2000年价格计算人均纯收入580元以下的人口,下同)达52.7万人,到2004年减少为15.2万人,比2000年少了37.5人,平均每年减少9.4万人。据预计,2005年山区8县农村贫困人口将继续减少,绝对贫困人口将减少到10万人,比2000年减少42.7万人,下降幅度达81%。贫困发生率由2000年的24.5%下降到5%,降低了19.5个百分点。在贫困人口减少的同时,低收入人口也在减少,按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低收入人口标准统一测算(即按2000年价格计算人均纯收入827元以下的人口,下同),2000年山区八县低收入人口达96.4万人,据预计2005年将减少到40万人,减少了56.4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1.3万人,下降幅度达58.5%。
    三、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得到改善
    "十五"期间,山区农民在收入增加的同时,生活消费环境大为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五年来扶贫开发的结果,不仅增强了山区大多数农民的增收能力,使生活消费有了保障,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正逐步改变着农民的消费习惯,农民的消费行为趋向城市化、营养化、科学化。2005年山区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624.3元,比2000年增加了718.1元,年平均增长12.4%,与收入增长11.3%的速度基本同步。从国际上衡量居民生活消费水平高低的恩格尔系数值看, 2000年山区恩格尔系数为60.1%,从总体上还属于贫困状态。2005年恩格尔系数下降为49.5%,突破50%的温饱线,总体上已进入稳定解决温饱向基本小康生活迈进的阶段,这表明山区农民生活确实有了显著改善。与20年前的"不得温饱、住房破旧、用品缺乏、出行不便、消费单一"的状况相比,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消费效用的变化,贫困地区农民实实在在地得到了物质生活上的充分享受和精神生活上的一定程度满足。从农民生活消费序列(按消费支出多少排序)的变化可进一步说明山区农民消费的多样化和现代化消费倾向。2000年山区农民的消费序列是吃、居住、文化教育娱乐、穿、医疗、交通通讯、用消费,到2005年消费序列变化为吃、居住、交通通讯、医疗、文化教育娱乐、穿、用消费,与2000年相比,交通通讯成为农民消费的亮点,山区农民出行和信息交流更为广泛,出行和通讯方便快捷,消费支出成倍增长,消费位次上升了三个档次,由第六位升为第三位;农民在改善生活的同时,医疗保健意识也有所增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迅猛,消费位次由第五位升为第四位。另外,由于近年来国家减免学杂费和对贫困学生大力资助,山区农民教育负担明显减轻,文化教育与娱乐消费位次由第三位下降为第五位。
    从家庭衣、食、住、行、用等具体消费项目看,山区农民的生活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
    1、吃的水平有所提高。农民过去食物结构单一,主食主要是土豆、玉米、小米等粗杂粮,而现在白面、大米已基本替代了粗杂粮。细粮消费比重由2000年的76.8%上升到91.9%。从食品消费构成看,主食消费正缓慢减少,副食消费支出增长较快。肉、蛋、奶、瓜果等食品在大多数农家已不再是奢侈品或节日用品,消费的频率增加,消费量不断增长。2005年农民人均消费蔬菜55公斤,比2000年增加了4公斤,增长7.8%;消费肉及制品15.2公斤,增加3.4公斤,增长28.8%;消费蛋、奶、瓜果为2.1公斤、1.2公斤、32.5公斤,分别增加0.4公斤、1公斤、8.4公斤,增长23.5%、5倍、34.9%。
    2、衣着消费紧跟城市人,追求时尚、新潮。"十五"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贫困地区农民穿着也开始讲究,不仅要保暖,而且要美观、漂亮,追求花色、样式。2005年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00.4元,比2000年增长了83.8%。成衣化消费已占主流,农民购买服装和鞋帽袜消费支出比重由2000年84.7%上升到2005年的88.5%。
    3、居住条件有了改善。绝大多数农民已摆脱了窑洞时代,土坯房正快速地被砖瓦房取代,居住质量和居住环境均有明显改善。2005年山区农民人均居住面积14平方米,比2000年增加了2平方米,增长16.7%。其中砖木及混凝土结构住房比重由18.4%上升到30.1%。已有20%的农户住宅外道路已经硬化、亮化,居住环境实现了美化。
    4、教育与文化娱乐消费更重视。农民用于文化教育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增长较快,由2000年的人均80.9元增加到2005年的111.3元,增长了37.6%。2005年91.8%的农户家庭有了电视,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107台,其中彩色电视机73台,占68.2%。音箱、电脑、DVD等中高档娱乐消费品也逐渐走进了部分农户家中。
    5、出行更为方便、快捷。自行车、拖拉机、三轮车已成为最普遍的交通运输工具,摩托车的拥有量上升较快。贫困地区农民交通通讯消费支出在八大类消费项目中增长最快,由2000年人均38.9元增加到2005年的151.5元,增长了2.9倍 。2005年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自行车57辆,呈明显下降趋势。摩托车拥有量迅速增加,已成为越来越多农民代替自行车的出行工具。2005年有一半的农民家庭已拥有摩托车,平均每百户拥有摩托车55辆,比2000年增加了42辆。
    6、获取信息更为灵通,时空距离越来越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对山区农民而言已不在稀罕,亲戚之间、外出打工者与家里人的信息交流方便、畅通。2005年山区农民已有47.6%的农户家拥有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平均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31部,移动电话32部。而2000年装有固定电话或持有移动电话的山区农民寥寥无几。
    四、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十五"时期,由于国家、自治区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投入,贫困地区农民生活、生产条件大为改善,大多数农民享受到了基础设施改善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据贫困监测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已有77%的自然村已通公路,99%的自然村已通电,89%的自然村已通电话。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外出交通工具变成主要是乘车、骑摩托车和自行车,步行外出的人越来越少。截止2005年,有76%的农户距离最近的乘车地点在3公里以内,有一半农户家有摩托车。由于教育硬环境改善,山区农民适龄儿童入学有了保障,2005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3.4%,比2000年的86.9%提高了6.5个百分点,贫困农户中的适龄儿童受到更多的社会救助和项目扶持,2005年在校学生中12%的学生受到各种形式的资助,7-15岁适龄儿童失学率由2000年的12.5%下降到6.6%。
    另外,公共生活设施也得到较大改善,21.3%的农户已使用上了自来水,比2000年提高了12.4%。生活燃料也开始改变过去单一使用柴草的状况,使用煤炭的农户越来越多,2005年有46.3%的农户生活用燃料主要使用煤炭。另有3.9%的农户使用上了清洁能源,农民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
    五、贫困地区农户参与机会不断增多
    (一)外出就业机会
    "十五"以来,随着各种扶贫项目有计划、有步骤实施,农户参与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外出就业机会增多,就业能力增强。2005年有62.4%的农户有在外打工的劳动力,在外打工劳动力已占就业劳动力的29.9%,比2000年上升了20.1个百分点。从外出打工的地域看,出县、出省打工的人数越来越多,2005年在自治区以内打工的人数占外出总人数的62.3%,到外省打工的人数占37.7%,其中到东、中部地区打工的占24.8%,在直辖市和外省省会城市打工的占9.9%,在银川市打工占16.2%,与2000年相比出省人数均有较多增加,外出打工逐渐成为贫困地区农民就业的主要渠道。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农民的择业观念转变,单一收入来源格局被打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外出打工收入已占纯收入的27.2%,相当于一年的农业纯收入,比2000年提高了8.9个百分点。
    (二) 市场化程度
    农民参与机会的改善还表现为对市场的参与程度提高,在市场上获取收入的多少,购买商品的多少。采用现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和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这两个指标衡量,可以说明农民参与市场机会的改善程度。从两个指标反映的情况看,农户生活消费的市场依赖程度明显增强,市场化消费倾向已占一半以上,收入来源与市场、社会的依存度越来越强, 2005年农民获取的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80%,比2000年上升了14个百分点,生活消费现金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2000年的60.5%上升到72.6%。
    六、目前贫困形势
    "十五"以来,宁夏扶贫开发更注重扶贫项目入户,更注重产业扶贫,通过不同形式、多方位的扶贫开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所剩的5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有四分之三已解决了温饱生活,2005年仅有10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5%。从这一数据看山区扶贫开发似乎已完成了使用,其实不然,在取得扶贫开发成果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目前山区贫困形势。
    (一)从目前贫困人口规模看,绝大多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解决温饱的标准很低,仅能满足最低生存需要和很少的非食物需求,生存能力仍然很脆弱。现行农村贫困标准是按1990年价格计算的人均纯收入300元,每年根据当年价格指数进行调整,这一标准的恩格尔系数(吃的比重)值为80%左右,与60%的国际标准有很大差距,与世界银行制定的人均每天1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相差也很大。世界银行根据其购买力平价项目的研究结果,推算我国现行贫困标准仅相当于人均0.7美元左右。如果按世界银行标准测算,2005年山区还有40多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按国际标准(恩格尔系数值)测算,山区贫困人口还有80多万人。
    (二)刚刚基本解决温饱的人口规模还较大,这部分人口发展生产的能力、防灾减灾的能力很脆弱,一遇天灾人祸就会陷入贫困,返贫机率很高。1982年以来,大多数年份脱贫与返贫交替出现,返贫机率高达30%,返贫最多的1995年达到33.5万人,占乡村总人口的16%。
    (三)集中连片型贫困在山区贫困人口中仍占有较大比重。该区域无论是贫困发生率还是贫困人口规模,都是山区扶贫开发需要关注的重点。集中连片型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干旱带和六盘山阴湿地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人口超载严重,自然资源缺乏型和人力资源缺乏型贫困均集中在这里,是山区最贫困的地区。
    (四)人口超负荷增长,人口素质低下,是目前贫困的关键。人口数量和质量因素既是致贫的关键,也是脱贫的关键,这已被人们所普遍认识。但是超生致贫经常出现,失学儿童、上不起大学现象也不少见,对稳定脱贫已产生很大威胁。
    (五)自然生态条件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改观,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较弱小,要从根本上解决山区农民的贫困面貌任重道远。
    (六)卫生条件和农民的卫生观念还比较落后,农民的健康水平低下,潜伏着致贫的可能。贫困监测调查资料显示,山区有乡村医生的村占83%,有合格卫生接生员的村占75 %。由于卫生条件落后,地方病和一些流行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山区,使得一部分温饱户因病致贫,一部分贫困户贫病交加,雪上加霜。据测算,在贫困农户中,因病致贫的占13.5%。另外,山区农民卫生观念落后,有病得不到及时治疗,死亡率相对较高,平均预期寿命比川区短3—5岁,导致人力资源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