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笔者陪父亲在北京天桥剧场观看了郭德纲主演的评剧反串戏《秦香莲》。这是郭德纲率德云社为患白血病的青年京剧演员陆地园举行的义演;而秦香莲这一传统故事本身,则告诫人们不可为换取富贵而忘本。
郭德纲在现场表示,义演既不是因做过亏心事而补过,也不是因负面新闻多而矫正社会评价,而是“但修好事,莫问前程”。 在整个演出过程中,或掌声雷鸣,或会心一笑,台上功夫了得,观众心满意足;而当谢幕之后,全场观众竟不肯离去,郭德纲为此加演了即兴相声,剧场再现高潮。演员和衣食父母的和谐关系令人感慨。
笔者深切地体味到,一个人、一个团队的成功究竟该依托何物,一个人、一个团队究竟该如何满足自己所服务的对象,一个人、一个团队究竟该如何对待传统。对于正在创造和争夺市场的财经媒体而言,郭德纲现象同样可以提供诸多的启示。
在大众早已对相声市场丧失信心之际,郭德纲由一名“非著名相声演员”(他迄今依然十分珍惜这个自称)红遍京津、红向全国,原因至少可归结为四点:一是高度尊重观众,尊重市场;二是继承相声先辈的精髓,弘扬了传统;三是为作品注入时代要素,做到了与时俱进;四是戒除浮躁,追求专业,不搞花枝招展。
在文化消费多元化之后,观众变得愈来愈苛刻,市场竞争也愈加残酷。郭德纲一班人获得认可,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作品质量过硬。如今的电视荧屏上,把搔痒和骚扰当作“大众艺术”进行推销的,并非少数。这是一种走偏。笔者以为,比较而言,融会智慧与生活情趣、提示审美和弘扬传统的作品,当是更具生命力的。郭德纲的相声,即属后者。
笔者以为,对于媒体而言,无论技术新旧、规模大小、受众宽窄,惟有把读者看作真正的衣食父母,才能够和市场需求相呼应,不断提供高质量的对路产品。这是其事业发展的基础之基础。郭德纲等人早年间认认真真为一名听众表演的故事,与今天郭德纲和德云社获得的盛名,形成鲜明的映照。真正尊重衣食父母的人,衣食父母也回报他。
毫无疑问,德云社获得成功,郭德纲起了核心的作用。此次义演,除了秦香莲特邀评剧院演员王丽京扮演外,其他主要演员全部为德云社相声演员。郭德纲在前后半场分别饰演王延龄和包拯两个角色。而除郭德纲外,其他德云社演员都没有评剧基础。从排练到正式演出,据说只用了两天时间。没有郭德纲担纲和引领,大概是不可能的。
同样,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核心班子是财经类媒体成功的关键。惟有优秀的班子,才能够吸引人才、资金、渠道等各种资源,才能够赢得时间,跻于前列。
优秀的媒体也同样尊重传统。历数内地报刊杂志以及大型网站,可以发现,市场份额大的媒体的运作方式每每有创新,但同时,他们都没有抛弃传统。一个几成规律的事实是:1999年以来创办的几家财经类报刊,凡是刻意避开资本市场的,都不大成功;而将资本市场作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市场增长势头则相对较好。报道和分析资本市场,是国际上财经媒体的传统,不可放弃。
另一个几成规律的事实是,尊重并且努力服务于主流市场主体的媒体,其影响力较高并且稳定,经营业绩也比较好;反之亦然。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传统,不是指保守思维,也不是指死板的教条,而是指那些业经时间和市场检验的成熟做法。就财经媒体论说,务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伦理,遵循一般的交易规则,同时,也要继承发扬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继承并非沿袭,而应当是传承和与时俱进的统一。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