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蔡臻欣发自上海
全球著名咨询机构贝恩咨询公司(Bain &Company,Inc.)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给处于并购高潮迭起中的亚太区金融业浇了一盆冷水。
贝恩的研究表明,过去10年间,亚太地区进行过并购交易的金融业公司,有三分之二以上公司的股票表现并不优于行业分类指数10%以上。 该机构统计指出,2005年,亚太地区(不含日本)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的并购交易的总价值为310亿美元,年并购规模在过去10年中排名第二,仅次于2001年的400亿美元。金融业在这310亿美元的并购活动中占到30%,而此前3年,这一比例徘徊在14%至20%之间。
该公司驻新加坡的合伙人EdmundLin表示,该研究所针对的是进行过收购交易、且交易完成时间不超过两年的金融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去年亚太地区并购活跃,而且考虑到私人资本运营公司等潜在收购者资金充裕,这种活跃态势可能还将继续下去。
Edmund Lin 强调,许多收购交易未能刺激股票表现更好的原因包括,收购方选择的收购对象不够理想,尽职调查不仔细,或者是在交易出了差错后一走了之。他指出,判断收购的“成功”与“失败”,最终决定权在股东。
Edmund Lin 预计,亚太地区并购活动将更加活跃,而其重心将在中国。贝恩公司的数据表明,去年中国内地发生的跨境收购交易规模增长67%,达到150亿美元以上,成为亚太地区三分之二跨境投资的落脚点。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有望保持强劲,但收购对象规模可能较小,以便收购方可以掌握管理权或者对管理层进行调整,吸引外商投资兴趣的领域也将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银行业,还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及证券等行业。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