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珠海3月27日电 记者今天从珠海市有关部门了解到,“十一五”期间,珠海市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将重点向广大农村倾斜,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据介绍,“十五”期间,珠海市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到2005年底为止,全市参保农民已达16.8万人,覆盖率达77%。 过去5年全市支农支出共达8.7亿元,农民人均减负78%,从2004年起免征农业税,实现了零税负。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十一五”期间,珠海市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将重点向广大农村倾斜。一方面,将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资金投入,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财政将增加对农村“五项工程”、“五改”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对农村特困生免收学杂费,完善农村医疗卫生设施,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试行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另一方面,将继续保持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将进一步完善对种粮大户的直接补贴政策,并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快珠海市农村的发展。
(李亚舟 陈楚荣)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