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寿险市场已经彻底从负增长的阴霾中走出。
    根据中国保监会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1-2月,全国累计实现保费收入997.24亿元,同比增长29.18%。 其中,寿险保费收入758.11亿元,同比增长37.53%。尤其是2月份,全国各寿险公司共进账326.2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50%。
    2006年的春天似乎格外眷顾保险业。然而,保费快速囤积的表象下,其他行业的金融风险正在不知不觉中向保险业渗透。
    部分银行风险转移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05年末,金融机构存差已经达到9.2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2%。
    从揽储到惜贷,巨大的存差压力下,银行业的转型已经悄然启动。
    “实现资产多元化、股权多元化的过程中,多年来累积在银行业的风险也正在向其他行业转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金融界人士说。
    该人士续称,银行转移金融风险的两大主要渠道,“好比一个人向外伸出的两只手臂,一只伸向基金业、一只伸向保险业。”
    2005年下半年,第一批银行号基金公司陆续诞生,并迅即开张叫卖基金。
    工银瑞信、交银施罗德、建信三家分别依附于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基金管理公司,几乎无一例外的成为2005年基金业的新宠,首发基金的募集份数创下了43亿、48亿和62亿的好成绩,而同期“非银系”发行股票基金的首发却史无前例地跌到3亿-4亿元。
    与基金相比,银行业的另一只手臂早已深入保险业。只是原来推动银行代理保险产品的主要力量来自于保险公司,而现在已经换位为银行。
    “今年的银保出奇地好,尤其是万能险。”平安人寿北京分公司银保部一位业务经理对记者说。据北京市保监局的统计,2006年1-2月,北京市场银行代理实现保费22.2亿元,同比增长87.1%,占寿险公司保费收入的31.7%。
    而来自北京市保险行业协会的一份更为详尽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仅通过银行(含邮储)代理销售的万能险保费就超过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竟高达1519%。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银行随时可以通过大卖基金、热销保险,成功地转移部分闲置存款,同时也成功地转嫁了部分负债风险。”前述金融市场人士分析认为:银行业潜在的金融风险有一部分从银行业渗透或转移到了保险业等领域,但并未在整个金融领域内被有效化解。
    为什么“今年格外红”?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上,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总结发言中,要求各地保监局针对今年前两个月保费增长的突然加快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并确保保险业平稳发展。
    一位与会的保监局副局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有所察觉,并将主要原因归结为各家公司再次启动“开门红”。
    据他分析,2004年一季度,基金及理财产品热卖等原因,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寿险保费负增长,于是,各家保险公司在2005年初对于大力推进“开门红”失去了以往的兴趣,有意识地回避理财产品的热卖势头。2006年一季度,各家保险公司再度力推开门红,是今年保费激增的主要原因。
    至于为什么“年年开门红,今年格外红”,该副局长表示还要进一步研究。
    还是同样的问题,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一研究员认为,主要是资金的逐利性带来了这样的流向。他称,银行充裕的资金,不单影响了基金业和保险业,也影响了其他投融资领域。
    银行业拥有过多的资金,导致新发债券收益率大幅下降。今年2月发行的7年期记账式国债第1期利率2.51%,较去年8月份发行的7年期记账式国债第9期利率(2.83%)低0.32个百分点,较去年11月份发行的7年期记账式国债第13期利率(3.01%)低0.5个百分点。
    “今年年初,股票市场表现不错,但风险较大;货币市场基金风险低,但年收益率却始终徘徊在2%附近,许多投资渠道都不甚理想。”该研究员说道。
    保险业的情况却稍有不同。前述研究员称,保险业长期寿险的预定利率为2.5%,万能险普遍承诺2.5%的保底收益,甚至更高。
    3月8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网站上发布“2006年2月国寿瑞安两全保险(万能型)结算利率公告”,公告显示,该万能险产品日结算利率为0.9041%,折合年结算利率3.30%。
    其他投资渠道收益率的普遍下降,与保险公司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所提供的高额回报形成鲜明的反差,再加上银行业以转移风险为动因的销售导向,给本来就具有强烈逐利性的资金提供了最佳的流向。“这就是为什么‘今年格外红’的理由。”该研究员说。
    新利差风险抬头
    在保监会的统计数字中,保费收入的增速反常喜忧参半,另一个指标的攀升却令人担忧:2006年1-2月,手续费支出共计21.42亿元,同比增长70.34%。
    众所周知,为了打通银行这一重要的销售渠道,保险业支付了高额的手续费(3%-4%),使得银行保险几乎无利可图。
    对此,国泰君安(香港)证券公司分析师戴祖祥明确地提出,保险业三大利润来源的“利差益”正在逐渐缩水。
    戴祖祥告诉记者,以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两家上市保险公司为例,根据国寿去年中报,前者的负债成本利率在2.2%-2.3%之间;中国平安由于要承担高息保单,市场估计的负债成本利率高于4%。而2005年,整个保险业的投资收益率仅为3.6%。
    随着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走低,大量投向债券市场的保险资金的收益率情况令人担忧,再加上产品销售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销售费用的不断攀升,利差益正在受到来自承保和投资两方面的压力。只是由于目前中国保险业的“死差益”相对较高,因此利差益缩水风险并没有完全被暴露出来。戴续称。
    “在不考虑其他税费支出的前提下,仅以保底利率2.5%+手续费3.5%+2%的利润做一粗略计算,投资部门要提供超过8%的投资收益,才能勉强满足承保及为保险公司提供利润的要求。”前述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员说道,“这给投资部门提出了很大的难题。2005年保险业全行业投资收益仅为3.6%,照此衡量,是不可能满足上述投资收益要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