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国性信贷资产交易中心被安排在今年的时间表内
本报记者陈小莹发自上海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三个金融改革方向首次浮出水面。其中最有可能今年实现的是,在浦东打造一个全国性信贷资产交易中心。
刚向浦东新区政府提交了《“十一五”期间投融资策略模式建议》的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向《第一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日报》透露,另两项建议中提及的主要改革方向分别是,搭建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市场化信用平台和培育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自此,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金融改革方向首次浮出水面。
“打造一个信贷资产交易中心,已经被排在了今年的时间表内。”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个规划中的信贷资产交易中心,将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之后,又一个全国性的金融交易场所落户上海。
“这个信贷交易市场的形成将大大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流动,一定程度上完善浦东在市场集聚、机构集聚和金融创新三方面的改革目标。”这位负责人说。
在打造信贷资产交易中心的基础上,浦东金融改革的更高目标被建议定位在实现多元化的投融资结构方面。其中发行更多的企业债券、推动企业上市融资等融资手段将替代之前单一的政府担保、银行贷款模式。而梳理政府投融资架构,搭建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市场化信用平台是这些多元化模式的根本。
这位负责人承认:“这里面将牵涉到政府职能的转变、资源再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是浦东综合配套改革的金融难点。”
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分行在去年3月31日设立了“信贷资产交易平台”作为规划中交易中心的雏形开始运行。运行期间,国开行在间接银团、信托债权资产、委托管理资产等产品上,与多家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实现了成功交易,截至2005年底全国的总交易额达到1000多亿元。
“不过,目前资产还是单向流动,主要由国开行出售资产,别的金融机构买入资产。”这位负责人称,现阶段国有银行的关注点都集中在通过购入优质资产降低不良资产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这个平台的作用。
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被称为继上世纪80年代成立深圳等4个特区以及上世纪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之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进入接轨国际惯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次和新阶段。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