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江苏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克服农民增收难度不断加大的不利局面,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了"一免三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保持较快速度增长。 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276元,比上年增加522元,增长11.0%,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十五"农民增收规划目标超额完成
    "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将"三农"从"基础地位"提升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这一系列政策的力度之大、实惠之多、出台之快、要求之高,均属历史上少有。江苏省农民收入增幅逐渐回升。2001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785元,比上年增长5.3 %;2002年3996元,增长5.6%; 2003年4239元,增长6.1%;2004年4754元,比上年增加515元,增长12.1%,这是1997年以来收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2005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上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2000-2005年农民收入年均增长8%。超额完成 "十五"期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0元,年均增长7%的规划目标。
    从2001年起,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广东后已连续五年居全国第五位。2005年排名前四的分别为:上海市(8248元)、北京市(7346元)、浙江省(6660元)和天津市(5580元),广东省(4690元)列第六位,福建省(4450元)列第七位,山东省(3931元)列第八位。江苏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比排名第四位的天津市低304元,比广东省高586元,比山东省高134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21元。
    二、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特点
    (一)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农民增收的最大来源,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达65.7%
    200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2786元,比上年增加343元,增长14.0%,增幅提高2.4个百分点。一是农民在本地各类经济组织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人均1474元,增加202元,增长15.9%,其中,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报酬收入人均1251元,增加182元,增长17%;提供其他劳务收入人均220元,增加21元,增长10.3%。二是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务收入人均958元,增加105元,增长12.3%。其中,在省内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575元,增加51元,增长9.8%;在省外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373元,增加51元,增长15.9%;在国外打工得到的收入人均11元,增长22.3%。三是农民从本地行政事业等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工资收入人均354元,增加36元,增长11.5%。
    工资性收入的343元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22元增加额的65.7%,比上年增加16.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达65.7%,是农民增收的最大"主角",其中,农民在本地各类经济组织劳动得到的报酬收入的贡献份额为38.7%;农民外出打工得到的劳务收入的贡献份额为20.1%;农民从本地行政事业等非企业组织中得到的工资收入的贡献份额为6.9%。
    (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平稳增长,但增幅回落较大
    2005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在上年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取得了平稳增长的好势头,人均2125元,增加107元,增长5.3%,增幅比上年回落7.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1378元,与上年相比持平略增。其中,种植业收入人均946元,减少11元;林业收入人均40元,增加9元,增长28.3%; 牧业收入人均257元,与上年持平;渔业收入人均136元,增加11元,增长8.5%。二、三产业收入在民营非农产业加快发展的形势下取得了较快增长的好势头,人均收入747元,增加98元,增长15%。其中,第二产业纯收入252元,增长4.6%;第三产业纯收入495元,增加87元,增长21.2%,增收额占农民家庭经营增收额的81.3%。由此可见第三产业是拉动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农民从一产生产中获得的纯收入一直都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重要来源。2004年扭转了1998-2003年的六年中有五年是负增长的局面,恢复性增长16.7%后,今年再度徘徊不前,仅比上年增加8.8元,如果不是全面取消农业税则应为负增长。其主要原因:一是受供求关系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江苏省主要农产品产量除粮食家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二是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落。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全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为102.0,比上年回落20.7个百分点,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减弱。三是燃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继续走高,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增多。
    (三)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减免农业税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0.65个百分点
    2005年,农民家庭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两项合计人均365元,增加73元,增长25%。财产性收入人均150元,增加40元,增长36.3%,其中,土地征用补偿收入59.6元,增加16.5元,增长38.2%。转移性收入人均215元,增加33元,增长18.2%,其中,养老金和离退休金收入95.6元,增加7.4元,增长8.4%;农民实际得到的种粮直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补贴、水稻良种补贴等三项政策性补贴收入15.6元,增长9.1% 。
    2005年,江苏省全面取消农业税,农民的第一产业税负担人均仅有1.15元(主要是年初补交上年的农业税),比上年减少32.25元,同比下降96.6%。也就是说由于第一产业税的减少农民多增加收入32.25元,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0.68个百分点。
    (四)现金性收入大幅度增长,所占比重明显提高
    从收入的实现形态看,农民纯收入分为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2005年,江苏省农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770元,比上年增加636元,增长15.4%,而实物收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114元,下降18.4%。现金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90.4%,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实物纯收入所占的比重则由上年的13%,下降到9.6%。主要原因是:2004年,江苏省粮、棉等主要农产品增产较多,部分农民存在惜售现象,存粮、存棉较多,加上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实物折价"水涨船高",种植业收入的大幅度回升,是当年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一产纯收入增长16.7%。而2005年的情况正好与此相反,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的减产,农产品价格的持平略增,农资价格的继续上涨等,使得一产的纯收入与上年同期持平略增,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是靠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支撑。在一产增收潜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就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抓手。
    (五)地区和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在各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地区间农民收入增长继续呈现南高北低态势。2005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收入分别为:7336元、5315元和4297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1%、11.5%和10.6%。苏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苏北3039元。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2004年的1.68:1.23:1扩大到2005年的1.71:1.24:1。13个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低之比由2004年的2.16:1扩大到2005年的2.19:1,绝对差距从4029元扩大到4554元。
    2005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2319元,比上年增加1837元,增长17.5%。城乡居民收入的增收额相差1315元,增幅相差6.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收入之比(以农村为1)由2004年的2.20扩大到2.33,是自1978年以来最大的一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近十年来江苏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年都在扩大,特别是"十五"期间,差距越来越大,且看不出有缩小的迹象。
    三、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
    (一)"多予、少取、放活"让农民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农民从政策方面得到的收入显著增加
    2005年,江苏省各地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扎扎实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工作。2005年起全省全部免征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继续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政策;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证农民种粮收益;提高了征地补偿、最低工资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标准;加大了对农民工工资的清欠力度。"多予、少取、放活"让农民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惠,农民从政策方面得到的收入显著增加。全年财政对"三农"投入达150.4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其中,三项补贴总额达9.65亿元,全省七成以上的农业人口直接受益。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05年全省农民因"一免三补"政策因素直接增加的收入人均就达48元,直接拉动农民收入增长1个百分点。
    (二)乡镇工业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005年,江苏省乡镇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协调、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乡镇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021.54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营业收入26160.98亿元,同比增长31.0%;实现利税1854.08亿元,同比增长31.4%。其中,农村私营个体工业增势较强。至2005年末,农村私营个体工业总资产达13132.71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营业收入23088.31亿元,同比增长33.1%;实现利税总额达1625.58亿元,同比增长33.9%。农村私营个体工业增势较强与打工者回乡创业增多是分不开的。仅2005年,全省就有2.76万人返乡创业,创办各类企业9172个,投资金额88.47亿元,"一人投资创业,带动多人就业"的倍增效应逐步显现。"打工潮"孕育着"创业潮","创业潮"带动"就业潮"呈现出良好势头。
    特别是随着江苏省苏中、苏北基础配套设施的逐步完善,持续大力招商引资的成果开始显现,不少市县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新开工企业一个接着一个,对本地打工人员吸纳能力逐步增强,农民也乐于在本地企业打工,这样农活、做工两不误,还能照顾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因此农民在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本地企业中劳动得到的收入增长较快,人均1251元,增加182元,增长17%,增幅比上年增加6.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劳务输出的难度明显加大,农民外出从业收入增长势头趋缓,增幅比上年下降3.5个百分点。
    (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实现了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双赢
    2005年,江苏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引导、扶持和服务力度,为龙头企业营造了快速发展的良好环境。全省龙头企业生产、效益稳定增长,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498家,实现销售收入2015亿元。列入考核的18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1089.5亿元,同比增长23.4%;利润43.7亿元,增长22.6%;出口创汇13.3亿美元,增长18.7%;全年收购、加工农产品1682.2万吨,收购额362.7亿元,其中,加工本省农产品1055.7万吨,收购额211.1亿元;直接带动农户561.5万户左右,比上年增加74.8万户;同时龙头企业发挥其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的优势,年使用季节农民工39.4万人次,企业支出报酬11.3亿元。各地龙头企业不断创新和强化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通过订单农业、保护价收购、股份合作、二次分配、直补等多种联结方式,与农户建立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保障了农民利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户和龙头企业的双赢。
    (四)实施农民大培训大转移策略,劳务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从2003年开始,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500万农民大转移和百万农民大培训工程,以此作为现阶段最大的农民致富工程。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全省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合力。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并下发文件进行具体部署。省里专门成立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全省13个省辖市、98个县(市、区)建立了组织协调机构。二是深化南北协作,拓宽输出渠道。建立了南北挂钩、对口交流的劳务协作机制,引导苏北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到苏南就业。到2005年底,在苏南地区就业的苏北劳动力已达183.66万人,占苏北农村劳务输出总量的42.4%。三是培育劳务市场,做好就业服务。初步建立了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的就业信息平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四是强化技能培训,增强就业能力。启动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对农民开展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到2005年末,已经输出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比例达37%,比2002年末提高了14个百分点。五是改善就业环境,维护合法权益。与此同时,近年来,江苏省各市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起了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农民工权益告示牌制度等,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切实维护好农民工劳动保障合法权益。
    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江苏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到2005年末,全省共有农村劳动力2662.5万人,已实现转移就业1546.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8.1%;其中,就地转移791.7万人,异地输出754.5万人; 2005年当年新增转移67.9万人,其中,新增农村劳务输出55.3万人,超额完成全年新增输出50万人的目标。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当前江苏省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去年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95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2%,农民收入中有近五分之一来自外出打工收入。
    四、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增幅将有较大回落
    2004年和2005年江苏省农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在短短几个月内出台一系列扶持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政策的基础上取得的。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江苏省农民收入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但由于增收难度的进一步加大,增幅将有较大回落,两位数增长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其主要原因:
    一是政策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减弱。虽然年初全省财政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年把支持解决"三农"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四个高于",即全省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全省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农民最终得到的实惠要高于上年。并初步安排,省财政今年对"三农"的投入在去年15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30亿元以上。即使这增加的30亿元能够全部发到农民手中,人均增加还不足60元,况且30亿元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用于支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这部分财政支出并不能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另外2004年由于农业税的减少使农民多增加收入32.25元,直接拉动收入增长0.68个百分点的利好因素今年也不复存在。
    二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农业本来就是弱质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不是单靠发一二个文件,开几次会就能解决的,是一个比较慢长的过程,并且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是任何政府任何人也阻止不了的。2005年江苏省主要农产品产量除粮食家禽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06年,据对全省3190户农户种植意向最新调查显示:江苏省农民种粮积极性继续上升,种植安排将呈现缩经扩粮趋势。粮食主要品种小麦和水稻播种面积将继续增长,预计比2005年分别增加1.7%和0.9%,但幅度不大;油料作物和棉花播种面积预计分别下降6.6%和0. 7%。生猪、水产生产基本稳定,家禽生产暂难摆脱"禽流感"的阴影。即使没有自然灾害的影响,2006年全省主要农产品的产量也不会有太大的增长。
    三是农产品生产价格基本稳定。据农产品生产价格抽样调查,2005年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指数比上年回落20.7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产品101.7,牧业产品100.5,渔业产品104.2。分类来看,全年粮价下跌1.8%,棉花价格上涨14.7%,油料价格下跌3.9%,生猪价格下跌3.2%。禽、蛋价格前三季度呈上涨态势,第四季度由于遭受"禽流感"的冲击,价格急转而下,家禽价格下跌了11.7%,禽蛋下跌了8.0%,全年价格总体略增。从近期情况看,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拉动力和推动力都还没有形成,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将保持基本稳定,还有下行的可能,对农民增收的效应有可能由减弱变成削弱。
    四是燃油、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在高位运行。2005年,农资价格的上涨势头开始有所缓和,全年农资价格比上年上涨6.9%,涨幅虽比上年下降6.8个百分点,却仍是1996年以来10年中的次高水平。同时还要看到的是,由于2004年农资价格水平已经处于一个相当高的水平,2005年农资同比6.9%的涨幅表明本年度农资价格又上了一个台阶。从未来走势来看,马上又面临春播夏种的农资需求高峰,价格上涨可能难以避免,因此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又将有所增加。
    五是劳务输出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2005年,全省农村劳务输出数量继续增加,但与上年增加70万人相比,增长势头明显减弱,除苏中、苏北地区加大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全省可供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供需的结构存在矛盾也是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由于农民外出干的大多是苦脏累的活,技术含量低,收入少,即使加班加点,全年的收入也很低,有的雇主还故意拖欠,且工资收入的正常增长机制没有形成。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05年平均每个外出打工者的月收入为1156元,仅比上年同期增长5.4%,年收入10160元(全年平均在外打工8.79个月),扣除在外的吃住行等其他开支,真正拿回家的也就数千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