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是沪深股市唯一一家直接发股上市、并且有相当规模的券商类上市公司,在当前,围绕着1300点争论不休之际,从证券公司年报分析股市走向,不失为一种较为客观的分析方法。因为中信年报不仅反映其本身业绩,而且蕴含着客户保证金、委托资产管理等与股市资金直接有关的信息,而目前的1300点之争,说到底是资金之争。
现金流大增昭示什么
中信证券2005年年报显示,其经营现金净额从上年的-6.4亿增至当年35.69亿元,净增40多亿元,证券公司现金流大增昭示些什么呢?
首先来自客户保证金。2005年是股市年景最差的一年,上证指数年内最低下探至998点,以致中信证券的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从3.8亿下降到3.2亿,降幅为15.94%;但保证金却出现了喜人的增长。2003、2004、2005年公司代理买卖证券款(即保证金)分别为57.54亿元、54.37亿元、110.61亿元,2005年与前两年相比增长1倍。固然,这里有中信证券年底购并华夏证券,后者27.5亿元保证金全部移交的因素,可实际上这27.5亿元保证金几乎全部被挪用,直到2006年1月12日才收到1.35亿元,还有26亿多只好挂在“其他应收款”栏下;不计这26亿多,增加的保证金净额为28.81亿元,比2004年底增长50%以上。年报提示,公司主要是发展高端客户,可知一些大机构已经在为2006年的行情发动准备资金。
其次是受托资金。三年间受托资金分别为54.48亿元、9.09亿元、22.76亿元,走了一个明显的“U”字形,特别是2004年受托业务仅9亿多元,几乎停了下来。2005年在监管部门关于创新类券商可以从事包括集合资产管理等受托业务后,终于走出了洼地,但显然,就像中信证券这样的模范券商,受托业务甚至都还没有恢复元气。
券商是跌市祸首
从中信证券的年报中,我们得以窥见华夏证券挪用客户保证金的一鳞半爪。
如上述,华夏证券到被清算时27.5亿保证金几乎全部被挪用,这几乎是出事券商的通病。如今余下的26亿保证金,由“投资者保护基金”拿出16.08亿,再有缺口就从中信证券的收购资金中抵扣(中信以16.2亿元占重组后华夏证券,即中信建投60%股权)。就这样,一家华夏证券光客户保证金就填进近30亿,20多家出事券商恐怕不得好几百亿?这还不包括数额更为巨大的“委托资金”。中国股市五年熊市,除了政策性原因外(如国有股市价减持),最大的窟窿有两个:一是大股东肆无忌惮地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最多时达1000来亿;二是券商肆无忌惮地挪用客户保证金,估计也不会少于上面这个数。第一个窟窿造成上市公司业绩大变脸,第二个窟窿导致市场资金大出血,在基本面和资金面的双重挤压下,这股市焉得不大跌特跌?
两大症结根治,股市上升在望
近年来,证券监管部门对股市的治理整顿正是围绕这两个症结展开的。对大股东清欠,已定下了今年底彻底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当然,能不能解决还有待观察);对券商整改,证监会机构部负责人也明确表示,最后期限为今年10月31日,届时达不到常规监管要求的,将实施以市场退出为主的处置措施。这两个问题如真的解决了,股市的安全性也就有了基本保证。投资股市有风险,但这种风险决不是指投进去的钱莫名其妙地被股市强盗给抢走!
中信证券的年报显示,股市资金正在入场,虽然其入场还是缓慢的,甚至是胆战心惊的。而业已披露的600多家公司年报则显示,2005年并非业绩大滑坡之年。截止3月31日披露的675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合计已达1031亿元,约比上年增长7%,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0元,估计全部公布后利润可能略有下降(亏损年报大部分未公布),但不会超过10%,而股改使流通股东平均得到30%的补偿。以此估量,这市场还是有上升空间的。 (责任编辑:张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