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 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形势高层论坛 > 2006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形势高层论坛
袁钢明:跨国公司的战略重组
时间:2006年04月03日14:31 我来说两句(0)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搜狐财经

  袁钢明:

  我已经来过我们好几次石化了,但是我还有些胆怯,让我和石油石化挂在一起难为我,如果我出现了什么错误,请大家批评!这点我不谦虚。宏观经济是我的特色,所以我讲到经济部分,尽可能满足大家。但是涉及到回族给我的题目有点儿问题,请大家批评!题目是跨国公司战略重组与中国经济走势。
我的工作单位是清华大学和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所以刚好谈到这一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那么跨国公司的战略重组,我在清华大学兼职的工作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很注重世界变化。特别是我们中心的背后也有石油,BP公司的支持,他们的研究人员也和我们交流。所以我想介绍和BP公司的交流,让我们多一点信息。

  这次会议的题目给了我一个信息,当前已经进入了并购浪潮。现在进入第六次世界或者是历史性的并购浪潮。第一次是19世纪1987—1904年,第二次是1916—1929年,第三次是经过了一次战争,差不多50年以后,到了1960年以后的后半期。第四次是1984—1989年。第五次是上个世纪90年代。最后一次是冲击力非常大,冲击时间比较长。并购浪潮新的出现现在说起来是过早,只有持续的不是几家,或者是不是几年,只有形成持续的最后的时候可以确认。现在是2006年开始,如果2006年有、明年有才算。所以从05年说还没有出现,只有看今年和明年出现的话,才是真的出现。

  第二个是世界经济复苏与跨国公司并购。现在主要是美国的经济增长非常快,去年达到了3.5,按年计算达到了5%。而且美国经过了连续加息,防通货膨胀,其实他们不是通货膨胀,只是想把增长持续时间长一点。不管怎么说美国的数据两年都在3%。但是不能再高了,如果再高的话,就会出现问题。欧盟现在是接近2%。日本更厉害,日本已经长达15年的经济衰退,现在最近对经济回升进行了确认。最近连续四个月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到零以上。今后几年还会有所上升。所以日本改变了常规的政策,日本自己已经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它的背景是什么呢?为我们跨国公司并购有一定的市场条件。首先是货币政策较松。美国、日本货币政策较松。提高利率不是缩减,是把松的政策保持下去。现在各种现象都表现了货币政策比较松,使经济高速增长。因为货币政策较松现在很多的经济活动都是比较活跃。目前的各种投资工具、投资市场、投资机构不是看好一个工具,是看好各个国家、各个市场。比如是日本上涨了,十多年都没有这么高了。中国是例外,中国的经济不体现在金融和货币上。第三个是市场与其高涨。并不是说高起来有危险而是感觉到稳定。因为现在各个国家的宏观政策比较好,不是一热就紧,一紧就累。相信各个宏观政策部门能把这个把握好。由于这样的背景所以去年就发生了几个大的并购事件。大多数是石油事件。当然有的没有成功。有的在低谷发生的,强势企业,低门入。但是并购的背景还是在高潮中发生的。并购会发生两极分化。中石油的分化中海油中石化都参加了。主要是对资源前景看好,所以出现了水涨船高并购的价格比较高。现在还没有最终拍板,但是还在继续扩展,石油达到了200多亿。可能收购完了第二大还要收购第三大。还有我们说的石油并购可能还很快。

  我们紧跟着就说石油。我问了一些,包括我们的BP公司的研究人员,在我们中心也进行了研究。我们下一步也注意这方面。主要还是油价高涨,还有能源需求上升,引起对石油资源的广泛战略布局。已经有石油资源的还想继续扩大,比如说美国、英国还有其它的国家,包括中国。跨国的保持或者是开采争夺新的石油资源。这是并购的主要目标。而且并购的这些公司。比如说尤利克公司在亚太等等,还包括俄罗斯公司加入进来。当然中国现在用并购公司来保持和开发石油资源是很好的方式。这是中国。别的国家有充分资源的公司也加大力度在这方面。比如说BD公司把该甩的甩掉,就是把重点放在开采上,勘探上。

  第二个这是新的走向,就是开发新型能源。这个原料是石油部门可以说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能源价格的上涨看起来石油部门占了便宜,实际上带来了新的危机,新能源有的新的发展了空间。比如太阳能、风能、煤、煤变油、煤变气等等,包括一些不成立的能源,效率很低的能源现在都开发了。这些如果开发的话不只是石油公司能解决,别的公司也可以。现在石油公司开始未雨绸缪,所以现在把主要的力量放到非石油上。现在是能源公司的一个重点,是跨国并购的重点。比如说在跨国公司在中国获得一个方面放在非石油的开发上。第三个是多元化经营。第一我们说到在石油资源争夺上必须集中精力,把一些不需要的东西甩掉,集中精力开发资源。而其它一些公司可能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石油资源争夺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高。所以石油公司也要搞多元化。多元化不光包括产品,还包括金融、贸易、期货等等,向制造业、加工业扩张。

  那么最重要的一部分对能源公司的并购来说,最重要的是油价高涨,替代能源竞争力上升。这可能造成弱者、此优者、后来者抢占先机。原因是油价高涨和新的能源出现。我们国家刚刚研究出来煤变油,但是煤变油要落后了,要进行煤变气等等。

  那么专门说一下BP。BP本来参加了中石油的海外上市,这看起来是参加了原油的勘探和开采。但是最后BP把股票全得抛掉,赚了一大笔,当时形成了很大的争论。等于BP对中国没信心了,放弃了!有这样的传言。BP说没有!还是对中国有希望。现在看来对中国的原油放弃了之外,它还在全世界进行原油的开采和勘探。转石油、化工。第一个对中国的原油勘探开采希望不大、风险太大、成本太高,不合算,就放弃了。但这并不等于是对中国的能源放弃了,专向了石油和化工。参加了石油化工的合资或者是并购。下一步对石油化工的力度会更大。第二个BP对中国的开发新型能源兴趣比较高。他们正在并购巴基斯坦,还有中东进行原油的开采。而对中国是进行新型能源的开采 ,太阳能、风能等等。并且在转移技术,风能、太阳能的技术制造和生产运营。这样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他们在新能源方面可能在这方面的作为比参加参与石油的力度还要大。这是技术转移,有利于缓解我们的石油瓶颈。

  第三个是非常注重多元化,注重延伸下游产业及服务。包括零售、贸易、金融领域。因为现在的并购离不开金融,特别是离不开一些国际市场的炒作。因此BP要想做好这一方面,他也要有很高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也应当说动作很快。还是我们作为外界的人来看,对中国的石油大企业的动作较强。比如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不是简单的海外上市,已经跨出去了。2005年是重要的一年,这样的跨国并购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跨国不是引进外资进行开采,而是真正的走出去。这一点比别的行业走得更快。目前成功的是哈萨克。我们在其它方面虽然是受挫,但是这也为以后的开采提供了经验。

  第四个是中国能源企业的跨国战略。跨国并购,扩大资源,合资与自主并重,开发新能源。这个讨论在不断的展开,利大还是弊大很难说。更准确的是更多的利被外国企业拿走。但是这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我们最终还是会成功的。前不久有一个调查,今年的表上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都是跨国资本进入中国,投资是否过高,这样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当时我们刚好讲这个课题所以放在了一起。所以说外资大批的进入中国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谁也拿不准。但是从前途来看,是世界经济回升,能源需求上升,能源争夺,技术的转移根据能源的需求而转移。这还是对中国有利,还是随着中国的节奏在走。所以我们可以说从大市场来看,中国还是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如果我们引进新的竞争者的话,我们的技术会更快连接。再一个是下游产品深加工,我们的贸易和金融也随着能源的战略而扩张。总的来说贸易和金融,特别是金融比较落后,我们国内的企业不让干这个不让干那个。但是在国际上必须干。在新加坡那段时间就可以看出我们的能源在国际竞争中不可能脱离金融业。比如说期货等等。这也说明我们正在前进。我简单说一下我们的能源战略或者说是跨国公司的战略给我们的启示和机会。给了我一个机会,使我从现在开始跟大家讨论跨国战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二个是我们讨论一下中国的经济走势。今年的中国经济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它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年度常规的经济和中长期的规划如何衔接,或者说如何解决不能衔接的问题,就是矛盾的问题。为什么呢?短期的目标和中长期的目标不一样。可能牺牲一个才能保住一个。短期的目标总的来说,就是经济增长、消费、投资、就业、收入大致上是这些东西。这些目标也有冲突。如果经济增长过高投资就过高。投资过高消费过低,消费过低是收入过低,收入过低是失业过高。反过来关注失业问题,可能是投资就要降低,经济就要下滑。近三年我们做得很好,经济增长比较高,投资和消费也比较高,20%左右。而且收入城乡 居民收入近10年来是最好的,农村增长了6%多。而且失业率不再上升。这是多少年以来很难取得值。但是经济这个形势不可能是持久的。不可能哪个国家的好的局面会持久的。但是我们研究的是第四年,我们国家好的局面超不过三年。美国创造了一个奇迹,好的局势持续了15年。他们也以为是两三年。日本也是一样,也以为好的经济形势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也维持这十多年。中国最长是五年。但是我们比较糟糕的是在9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一直到2002年,经济增长比较低,失业率比较高,价格通货紧缩,这是创造了比较长的低谷时期。从2002年到2005年三年里头,连续三年经济增长10%。而且稳定保持着,而且没有通货膨胀,而且各个方面都比较稳定。所以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第四年会不会掉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出来了一个十一五。大家想一个热头刚过去,一个经济高涨的高点是三年,十一五又想上,怎么办?如果再硬撑一年两年可能会遇到更大的问题。所以十一五有一个难题,高速增长的周期刚要下去,十一五就上来了。每到十一五的时候,政府换届的时候会产生一个高潮。十一五的高潮怎么产生?十一五高潮是否过于僵硬?不知道!所以十一五的经济和短期目标可能会发生冲突。短期的目标是要人民生活水平增长,十一五的目标不是五年,而是十年二十年。这样通常指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大的长远的经济进步,但是你看不到它后面的成本。你过于理想的追求技术进步和工业的升级,这时候你再看人民的生活会受到严重的损失。所以在制定国家目标的时候,会注重产业的调整和技术的进步、工业的升级。短期考虑的是就业、消费。我们现在争论的是老百姓怎么样,就业怎么样。两个站的位置不一样,一个是短期的,一个是长期的。所以我们的2006年是一个短期和长期矛盾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年。

  我们先看短期。我们现在已经连续三年增长了10%,首先第一我们今年增长还能不能保持和前三年一样,现在可能打推搪故了,如果再像前三年下去,会不会发生经济过热,或者是发生投资过剩,或者是明显的产业过剩 。所以从整个宏观调控的主导部门思路来看,他们害怕。不想把这个增长的态势持续下去。第二个是最理想的目标是平缓、有限度的下落。从目前的10%下降到9%,或者是9.5%之间。下降一个百分点的含义是什么呢?整个经济热度下降一个档次。那么第三就是改变,转折。由热变冷,由上升变为下滑。不是明显的下滑,是一个转折。从高峰转向低谷。虽然我们从GDP增长看不出来,虽然只有8.5%之间。但是整个经济状态就会变为冷,或者是偏冷。有时候甚至不以我们的政策为转移,有时候也搞不好,人家就想变冷,两股力量一合成就变成了下滑,这个是拿不准的,等会儿再说。

  我们看一下目标充满了矛盾。GDP目标是8%。每年的目标是8%,实际上都是10%。2005年大家看,目标没有一条可以符合实际情况。不仅仅是2005年,从2003到2005年全是如此。计划目标定得很低,实际结果都没有达到。到现在没有弄清楚,到底是目标错了,还是实际错了。政府部门说我们的调控还没有到位,这说明目标是正确的。但是有的时候又说我们的实际情况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我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两句话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说的话,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混乱的,是矛盾的。没有一个统一说法,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我向大家简单做一个分析。可以说2005年的实际情况要比目标要好。大家看!我们到现在目标也对,也说实际也对。实际上实际是不对的。目标是8%,实际是10%。目标是10%,目标是上升,实际上价格在下落。目标是投资15%,实际上是25%。消费比目标要高,进出口也比目标要高。最重要的是城乡收入,目标是6%,而实际城市达到了10%,农村也达到了6%以上。连续来年达到了6年以上。失业更重要,我们的目标定到了4.6%,而我们实际比它低了3个百分点。我们看实际非常好,幸亏是实际的进化,否则老百姓不接受。农村16.2%老百姓都不满意,怎么会接受6.5%呢?等等!如果我们按照目标来做的话我们现在的矛盾现在的争论就更加严峻。在中午刚来之前,本来PPT要改一下。中午有一篇文章就是写这个课题的,到底实际和目标哪个对。所以词语说得刺耳,给改一下。

  我们回过头来看,我认为实际是对的,计划存在着严重的误差,不是偏差。就是国务院研究中心官方的文件都写,我们每次做的预测都偏离了实际,而且计划还不改。杂志还照抄上去。这是教条主义,在工作中还存在。教条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去年的东西会成为今天的教材。

  这是2006年的目标,GDP8%,价格3%,投资18%,失业率再次上升,我们的失业率去年4.2%,今年目标是升高到4.6%。进出口去年是23%,今年是15。城镇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下降,我们连续三年大幅度的上升,今年要下降。城镇去年是9.8%,今年到达到6%。这个没人相信也没有人接受,为什么还要把它写出来?

  咱们再看十一五更加糟糕!十一五的目标GDP增长7.5,人均GDP增长6.5%。如果我们计算一下误差更大。按照前几年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我们只要增长四点多就够了。我们应该把到2010年翻一番改为翻1.5番,这样才能使我们下五年的增长以8%到9%,不到10%,才能允许我们经济适当的增长。但是我们没有改。没有改所以对我们下面的目标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由于经济增长不能超过5%,所以我们的失业率比较搞好。我们的失业率目标上升到5%,而且的城乡收入也不能高,也只能5%。所以这样的图景是非常可怕的,非常严重的!不能接受的!但是大家不要担心!我们的经济是在按照自己的机制,按照老百姓的愿望在前进。这个十一五目标和年度的目标有什么用处。难道它仅仅是一个余地吗?我们定得低一点,我们高一点,就自然而然合拍了,是这样吗?当然不是了!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思路。我们的现在说的思路2005年的目标并不是凭空而来的。2005年的目标正好是2002—1998年的实际情况。这几年的经济增长就是8%,价格比这个还低。投资就是11%、12%。消费没有这么高。这个目标比98年还要好,城镇收入高一点7%到8%。所以我们这个目标是来自于实践的。来自于2000年前后的实践,当时的实践就是经济增长不能较快。投资消费大致都在10%,城镇收入除非给公务员提高工资才能体现出上升态势,否则很低。现在存在的争论就在这一点。如果认为这一段时期的增长方式是很好的话,那将会成为我们现在的指导方针。所以我们为什么会存在争论,到现在为止很多人、很多部门认为这种增长方式是正确的。正确在哪里呢?就是没有过热,没有投资过热。没有盲目、重复投资,没有产能过剩,没有价格上升。国家可以自己的计划进行工作,很好!如果不按照这样做的话,如果不把项目卡得死一点,货币紧一点,国家的力度强一点,这个局面保持不了。所以这几年出现了偏差。有一句话:我们克服了不健康的现象。这个不健康现象指的是2003—2004年重现了投资过热,重复建设,混乱投资,造成了产业过剩。所以我们必须按照以前的经验,能够控制局面的经验来执行,并不是凭空说出来的。这是简单说一下!这个看法占主流地位。尤其在十一五,我们现在谈的是学术问题,尤其在一个中长期计划问题,想实现一个大的工业化强国目标的时候,觉得不能考虑。要不然我的工业怎么升级,企业怎么做大做强,大项目怎么实现。如果投资压下去,怎么能保持有效的增长呢?所以我们要集中力量办大事,集中力量把项目做大做优,淘汰一些不好的。清理整顿没有经过审批的项目。

  另外一个思路如果我们的经济把资源集中在大项目上,那么人民的收入你管不管?失业你管不管?建设新农村建设当然需要钱,大概需要三千亿。我们国家整个的财政支出是三万亿,90%的钱用在30%人身上,我们农民占60%。今年建设新农村增加了三百个亿。而我们其它方面的增长幅度超过了农村的增长。我们每讨论一个农村武装,每讨论一个公益事业,公共事业,医疗、教育都会说我们没有金钱,没有资金。既没有财政的钱又没有资本的钱,钱到哪里去了?到了大工业上面。资本市场的钱同样是中国的钱,这是一个严重的矛盾。我把矛盾摆出来说明我们国家现在是矛盾最厉害的时候。大家都想改善生活,国家和企业都想改善实力,但是就这些钱到底能用在哪儿,就靠大家争?大家看目标的背后要实现投资的节约化,资源的控制化。实际要考虑人民收入、就业。特别是中小投资,地方自由投资要考虑。这种情况下不能不容忍自行其是的投资,自负盈亏的投资等等。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2006年这个问题比2005年更加尖锐。如果没有十一五计划我们可以把目标放得远一点。但是现在提出来了,十一五开局之年,面对的宏伟的长远的目标,这对我们生活的改善和矛盾的解决冲突格外的激烈!

  因此我们看到了十一五这一套指标很多。十一五有两套指标,一个是经济增长指标,全是预期性指标,都是软指标。失业率、经济增长、人民收入是软指标。什么是硬指标?能源、资源、环境是硬指标。能源消耗下降20%,水、土地等等都是硬指标,一共20多个指标。这些硬指标很硬。这些硬指标怎么实现?这些指标实现需要金钱,需要大量的投入。首先一笔能源消化就知道,只有大企业宝钢等等能源消耗大。但是宝钢的投资力度是世界前列的。还有越大的企业能源消耗低,但是投资高。对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是这样的。宝钢是22亿个投资,财政收入770亿。宝钢占了220亿,超过了1/4。现在我们国家的最大的投资是宝钢。宝钢兴建是1500亿。后来又过悄悄的起来了,如果下马损失更大。不管怎么说当时为了建一个好的工厂,把钱都投进去了。谁不知道大规模、高水平、高技术好?但是只要一到具体问题上,很高的节能目标、水平,一定是局部的、高密度的投资没投进来。那么这个高密度投资钱从哪来?用别人的钱来支持。所以产业升级指的是少数、局部、先进的产业和企业要加速升级,让它来替代大部分产业,大部分的企业来生产。别人怎么办?没有答案!

  第二个是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词是正确的,但是只要分析它的成品,就知道这个词不是那么好的。增长方式主要是提高技术含量,或者是提高效益。并不是进行粗放式平面的扩张。但是自从我们国家强调增长方式转变了以后,重点都移到了大型的国有企业,大型的重点企业。而且技术、设备的更新的责任或者说是效果都转移到这方面去。我们还没有听说农村的增长方式转变。所以我们增长方式转变换一句话说:我们投资要向大型企业倾向!我们的财政,我们的货币,我们的资本市场,都要向大型企业倾向。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对的情况,刚才说的是十一五和年度的矛盾。现在回到年度我们也存在着矛盾。我们不知道目前的经济到底是过热还是过冷。这个问题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去年下半年价格开始下跌,背后是消费降低,消费降低的背后是收入降低。但是投资过热。投资增长很快,地方投资远远超过国家投资,大型民营企业投资。所以到底现在是经济过热还是经济过冷,没人能说得清楚。首先第一现在到底有没有通货紧缩。现在主要的部门说绝对没有通货紧缩。国家统计局和主要部门都说了肯定不存在。我们看一下数字,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就说我们现在开始临近通货紧缩。看一下这个数字。红色的线是04年的7、8、9。从10月份就开始下滑,一直下滑到现在的负数。生产资料是负一。去年是从三月份开始下滑。今年三月份还不知道,如果这个月从1.3、1.4,有可能下滑到0.4、0.5,基本就是通货紧缩了。所以从数字上看我们不敢说我们没有通货紧缩。

  但是有一些好的变化。首先工艺效益下降减缓。大家看一下用方块标志的是亏损增长率,2月份开始下滑。2月份都不敢相信,因为是春节。因为春节没生产,亏损就减少。从三月份才敢说。总体趋势是亏损上升,利润下降。我们等着三月份的数字看看有没有新的变化。这个跟前面一样,到目前为止所有的投资工业品的价格都在下降。石油价格,这个是12月份的数字,不是新的数字。新的数字可能要低于这个数字。石油最重要的是电力和煤炭的问题没有涨出去。对发改委来说是严重问题,但是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还有能源紧张。我们在上个月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注意能源汽油是负3.6。上次我开会的时候把这个数字拿出来,他们都不相信,12月份的时候数字是负3.6。但是确实是真的!现在又上来了。汽油也反映了人们的消费趋向和消费选择。下一步如果油价提高造成了变化的话,汽油的下降也表现了人们在很多方面收入减少,经济下滑。我现在的数字是二月份,二月份的数字有所上升。二月份是春节,大家走动多一些,包括汽油的生产能源的生产都上升。所以我们对经济不敢预测,不敢说经济的形势一定是好的!不一定!乐观的人都说今年的形势不确定!这要看3—6月。这些数字都是前几年的数字。现在我们无法统一的问题是今年会不会出现通货紧缩,我个人的看法是这个可能性非常大。因为消费价格在1%左右。稍微一不小心就到了零左右。而且按照很多国家的经验,没有稳定的超过零,在0—0.5之间都是通货紧缩。所以2006年的通货紧缩的可能性要大于没有通货紧缩的可能性。通货紧缩是人们不愿意拿钱买东西,需求量下降了。如果发生通货紧缩的话,所有的指标都下降。GDP会下降到2.5%,投资会下降到20%以下。也可能会在20%以上,因为在投资通货紧缩的时候国家会投资。所以投资会增长。第二个是当我们收入下降,我们的需求下降的时候,我们会采取措施,就是亏本也要出,这样会出现投资和出口不下降,而消费、就业下降。这个以前我们出现过,大家一定要注意。高出口高投资,低消费、低就业、低增长。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产能过剩怎么办?现在产能过剩是最严重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要专门说。产能过剩现在不说了,为什么呢?产能过剩只要认真的分析一下并不是一个由政府部门能够管理的问题。政府部门越管这个东西越过剩。现在大概有11个过剩产业。从钢铁、水泥、电力等等。钢铁是第一个。钢铁从2002天春天开始,发改委就开始说钢铁过剩。我们查一下文件我们的钢铁已经严重过剩。当时的钢铁不到1.1亿吨。我们钢铁实际的 容量只有1亿3000万吨,到年底会超过2亿2000万吨。超过了政府规定的1亿三千万吨将近一倍了。但是所有的钢铁厂有多少卖多少。那么为什么?我们从三年前就说过剩的行业,又发文件,又采取措施仍然还说过剩,就是你越管越过剩,到底是过剩还是不足搞不如。所有的钢铁企业、钢铁协会都说我们不过剩。但是国家把钢铁列为过剩产品的第一位。后来又说我们的产能并不严重,严重的是潜在的、未来的过剩,严重的是我们行业再建八千万吨,还有拟建的七千万吨,这两个加起来就过剩。现在看拟建的都是国家二级批准的。去年钢铁产业发布主要是做大做强。十大钢铁厂每一个钢铁都要再扩大。宝钢、首钢都要扩大,要进行两千万的扩建。所以按照这个方式说叫做什么呢?叫做产业进步,用强势产业淘汰落后的企业。但换句话说落后产业把市场占有了,先进的产业现在又开始上来了。现在落后的企业技术水平、环保水平、质量水平没有一项不达标,那么后建怎么办?这个不说了。现在的问题颠倒了,以前说后建的是重复建设。因为后建的是民营企业,而现在后建的是国有企业。怎么办?所以现在过剩产业矛盾非常明确。后建的是1000万吨,鞍钢和宝钢都是1000万吨。还有几家企业都没有拿到国家的产权证书。比如说建工和含钢上榜了。邯钢从民营企业控股变成国有企业控股了。以前是三家民营企业各占1/3来控股,现在一定要让邯钢控股,而它没有那么高的权利。占有40%。它占的股权最高,但是人家联起来就比它多。这到底是民营企业控股还是国有企业控股呢?这个没有说。所以民营企业通过国有企业来控股有没有效,大家一起来考虑!

  还有煤电。说通过调高能源价格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今年年初和去年年底是通货紧缩了,又解决能源价格降低又解决通货紧缩的问题,一箭双雕了,但是没有解决!为什么呢?因为煤炭自动让步,没有那么大的压力,非要让电力部门承担高价。电力部门出现了电力的过剩,钢铁也过剩,所以两家都有点儿过剩,煤电价格完全的估计错了。煤电价格到现在为止不可能上升,只有通货紧缩。

  还有房地产。我们为了解决价格下降问题,一提高能源价格,提高煤炭价格。油价可以提高,放低房地产市场,所以房地产市场价格又开始上涨。这才是我们宏观调控的大好成果显现出来。宏观调控最怕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一旦起来,饱也好,饿也好都不行。所以我们还要让它继续上升。今年的问题更加尖锐。控制经济过热存在,比去年下半年还严重。一个是经济形势要变化。但是最大的威胁是经济过热。

  最后一个是贸易摩擦。美国的国会议员斯诺,他给清华做报告,发誓一定要让这个法案在美国通过,如果中国再不升值人民币,对中国所有商品征收税率就会升高。这样有损于中国的利益,这样就形成了贸易摩擦。而且美国的大多数议员都同意。所以斯诺说我一定要让法案在美国通过。

  为什么我们要冒着这么大的压力呢?就是我们的内需不足,我们不能放弃出口出口也是我们的利润。这个问题本质的背后就是我们没有处理好内需或者是消费、或者是人民经济的增长的关系。

  投资我们的目标是15%,但是保持是要保持20%。03年的时候就是投资过热,当时是20%到28%。连续三年就是在这个点上。刚才说的钢铁产业政策几句重要的话都是钢铁要做大做强。没有把钢铁行业要压缩的政策。而且所有的企业都要争取做大做强。而且产业要求做大做强扩大投资力量远远超过了宏观调控的力量。因此我们现在强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如果成为我们十一五规划,把十一五规划放在我们的年度目标的话,代价是消费需求降低 ,收入增长减慢,失业率下降,收入差距拉大,三农困难加重。好处是企业做大做强等等。我说一下代价,因为做什么事儿都要有代价。为了解决代价可能会出现这些事情。增加工资,但是能不能实现很难说。现在增加工资的环境跟三年前、五年前不一样了。那个时候好像争论不是特别大。比如说我们讨论的时候,公务员工资是靠财政的。同样的一笔钱是放在农民身上有效呢?还是放在公务员身上有效呢?以前农民和公务员不能比,现在能比了。第二个是社保。两个问题。第一个是社保的水平要最高,社保的投入有两个方式。第三是放松货币。这完全是相反的。放松货币如果出现通货紧缩,货币就要放松。而现在又有一个反面的动向要缩紧货币。因为银行内部的钱多的没处用。所以要收缩货币。这实际上是一条策略。因为银行的钱不给企业贷,我们的贷款现在已经下降了多少?二月份下降到8.9%。朱总理的时候最低是下降到10%左右,朱总理说贷款不超过15%就不会超过通货膨胀。而他没有考虑到会不会出现经济下滑呢?而温家宝就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把贷款的货币提高到了11%以上,这样就解决了通货紧缩。我们现在到底是放松货币还是紧缩货币还不清楚。所以我们现在情况不明,情况不定,好!谢谢!

(责任编辑:李淑琴)



共找到 个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八荣八耻 应对油价上涨
·陈水扁废统 台319枪击案
·消费税调整 普京访华
·2006德国世界杯 奥运会
·刘翔 国足 科比 NBA F1
·新车:雅绅特 广本思迪
·奇瑞A516 强制三者险
·奥斯卡金像奖 馒头血案
·传TOM集团将收购新浪
·新农村建设 国企改革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