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重庆市加快"百劳工程"的转移力度收到明显成效,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64万人,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全市劳动力资源总数的46.5%。形成了多渠道、多领域、多地域转移富余劳动力的局面,使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逐年呈上升趋势,并呈现以下六大特征。
    一、地域层面上看以向东、西部转移为主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达,农村和外部社会的联系日趋密切。农民固有的本土难离、知足常乐的观念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2005年从转移结构上看:乡内就地转移脱离种植业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占劳动力转移总量的21.5%,转移到县内乡外的劳动力占9.3%,转移到市内县外的劳动力17.5%,转移到重庆市外的劳动力占51.7%。从2005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外部转移就业的地域分布上看:有51.6%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44.8%分布在西部地区,3.6%分布在中部地区,遍布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形成了以东、西部为主的全方位转移格局。
    二、输出形式层面上看以自发输出和亲朋好友介绍为主,通过中介组织和政府引导的量很少
    目前农民外出务工主要有三种输出方式:一是通过政府和中介组织积极牵线搭桥,举办富余劳动力供需见面会,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二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实现就业。在亲戚朋友的"传、帮、带"下实现就业的。三是通过自发形式出去。2005年,重庆市加强了对农民外出就业的组织、引导、服务和管理,劳动力外出就业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但效果并不明显。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外务工农民中,有50.9%为自发外出,有47%为亲朋好友介绍外出,只有有2.1%为政府部门组织外出。以自发输出和亲朋好友介绍为主输出格局没有发生变化。
    三、职业层面上看以兼业为主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兼业型为主体,其中绝大部分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亦工亦农型,许多人平时外出做工,农忙时就回家种地;而另一部分农民则完全脱离土地。18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2005年按从业劳动力比重计算的农业兼业户占23.4%,非农业兼业户占37.8%,非农业户占4.6%。
    四、在产业层面上看以非农产业为主
    调查发现:2005年在外务工农民已不再局限于乡镇工业和传统手工业,而是向一、二、三产业全面进军,以二、三产业为主,除极少数从事一产业外,主要集中在建筑、服装、餐饮、焊工、车工、电子、家政、装卸等非农产业上。调查数据显示:67.9%的外出务工人员从事二产业、31.6%的外出务工人员从事三产业。
    五、就业技能层面上看农民工的就业素质有所提高
    2005年,在阳光工程的推动下,重庆市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农民工的素质有所提高。据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市外出务工农民参加过专业培训的比例达到17.2%,比2004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在外务工农民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比例达到12.2%,比2004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六、无形资产层面上看已创立了一部分较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
    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重庆师傅"、"富侨保健"、"石龙技工"、"重庆月嫂"、"五金巧匠"、"黔江港务装卸"等劳务品牌,外出务工农民在外树立的勤劳、善良、诚信的良好形象为今后重庆市劳动力转移实现区域化、行业成建制的集团式输出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