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培宇
山东报道
“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国投)的注册资本现在为16亿元人民币,不久以后就会增加到32亿元。”4月2日,有知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山东省国资委将以山东国投为平台,开始新一轮国资大重组。
而与一些地方国资管理公司不同的是,山东国投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除投融资平台和国有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外,山东国有产权交易也由它来主导。
业内人士评价,山东国投的架构在国资改革模式上是一个创新,其走向令人关注。从其定位看,它对山东省国有资产未来的重组将发挥重大作用。
从32亿注册资金开始
“公司的成立前后酝酿了半年多时间,人员目前已经到位。”山东国投一位高层人士透露,刘长锁将出任这家新成立公司的总裁。此前,刘曾担任山东水产集团董事长、上市公司中鲁B(200992)的董事长。
这位人士证实,山东国投的初始注册资本确为16亿元人民币,至于将增加的16亿元资本,则来自于上市公司网通公司。“中国电信南北分拆之前的山东电话局铺设电话线路时,山东省投入大量资金作为补贴,电信分拆,网通上市之后,这部分补贴就折算成股权归属山东省,现在市值为16亿元。”
实际上整个山东国投的注册资本都是划转的国有股权,山东省没有现金出资。
按照山东省国资委为此专发的文件(鲁国资企改[2005]18号),山东国投以改组山东省交通开发投资公司的方式组建,将山东省企业信用担保公司、山东齐鲁石油化工联营开发总公司、山东省轻工业供销总公司、山东省公路工程总公司、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山东省水利工程局、山东机械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浪潮集团和三联集团等九户企业的国有出资划入,作为山东国投的注册资本金。
国有资产中,除浪潮集团和三联集团是参股外,其余企业均是全资国有企业,山东国投成立之后,“这些企业的工商注册都跟着注销。”因此,山东国投是全资国有公司。
山东国投的出资人为山东省国资委,按照山东省国资委的相关文件,山东国投暂不设董事会,实行总裁负责制,在省国资委领导下进行工作,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列入省国资委党委管理。
实际运行后,公司的部门负责人由山东省国资委任命。“山东国投实际上是山东省国资委和山东省政府让其政策进入市场的一个通道和平台。”知情人士这样评论山东国投的成立价值。
这从山东省国资委的(鲁国资企改[2005]18号)文件中可以得到证实。文件规定,山东国投的任务是根据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布局政策,通过市场化的资本运营,推进山东省管企业的改革和重组,促进山东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优化调整,具体表现为山东重大产业项目投融资平台、国有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和国有产权交易平台。
“从山东国投的定位看,它对山东省国有资产未来的重组将发挥大作用。”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三大平台成就山东国投
山东国投既是投资公司,便较少“术业有专攻”的限制,由于是公司化运作,政府就少了直接干预市场之虞。
“山东国投将来的投资方向是三个,一是金融业,比如持有银行的部分股权,二是进入能源业,如电力、煤炭和基础原材料业,包括收益相对比较稳定的企业;另外就是山东省的重大投资项目。”
照此设想,山东省的国有资产重组之后,不仅仅是培育大企业,更会产生国有资本呈蛛网分布,互相投资的新局面,这正是山东省省长韩寓群所欣赏的。
另外,山东省国有资产大重组,还涉及到退出之后的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国资重组中不良资产的处置过去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账面上看不良资产是处置了,但实际还在企业那里,山东国投成立之后,就将这一功能承接过来,以后山东省的国有不良资产都通过它来处置。”山东国投一位高层说。
除去投融资平台和国有不良资产处置平台外,山东国投被赋予的另一个平台是国有产权交易平台。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功能。“山东省所有省属国有资本产权交易均要通过它进行,其它产权交易中心如果要拥有这一功能,就必须成为它的分会员。”
按照设想,产权交易中心并不是山东国投的一个职能部门,而是一家下属公司,“可能会挂山东省国有产权交易中心的牌子,具体工作由山东国投资本运营部负责。”
聚集三大平台于一身,山东国投的未来成长空间将远远超出目前的规模。
目标打造10个百亿大国企
山东国投的出炉是山东省国资委成立后推进国资大重组的结果。
山东省国资委在2004年6月成立以后,烧了两把“火”:一是加强国资监管,包括启动省管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向大国企派驻董事,现正探索向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制度,强化对企业的日常监管;二是山东国有资产大重组,包括做大做强一批企业,通过改制国有资本退出一批企业。
目前,山东国有资产投资仍存在战线过长、资产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山东国有资产重组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曾昭起表示,对山东省经济需要加强的领域,包括资源性、基础性行业的重点企业,传统支柱产业中的骨干企业,投资性行业的优势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点骨干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围绕构建七大产业链,重点培育钢铁、煤炭、黄金、交通、汽车及配件、医药、电子信息、航空、商贸、金融投资等10大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培育10户以上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省属国有大企业集团,其中超过500亿元的达到3户以上。
做强做大的具体思路上,一是引进外资的青啤模式,二是国企互相参股。
但是如何将政策贯彻到市场方面,山东省需要一个市场通道和平台。济钢、兖矿这样的企业规模虽然庞大,但显然无法完成这一使命,一方面由于是具体的产业公司,无法达成政府庞杂的经济结构调整使命,另一方面政府无法直接干预其市场运作。
“政府显然不能像原来那样直接参与投资,另外,政府也需要运作的资本,来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业内人士评价说。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