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得国家250亿元投资,规划500亿元投资项目,巴斯夫、拜耳和德固赛成招揽重点
    重庆正试图设计一条石油化工中下游产品的产业链,以改善当地经济过多倚重于汽车、摩托车产业的局面。 但这个宏大的石化基地计划,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原料。黄奇帆
    赴德招揽石化巨头
    3月28~30日,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率领该市石化代表团赴德国访问了巴斯夫公司、拜耳公司和德固赛公司总部,与这些公司高层讨论了在该市发展聚氨酯、聚碳酸酯及有关精细化工产品的合资、合作事宜。
    上述德国三大集团均为世界排名前列的化工巨头,在重庆方面所欲洽谈的产品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目前均已在上海化工园区投资建厂。
    重庆媒体报道说,这次访问,是落实国家去年批准该市发展石化中下游产业而进行的招商活动,涉及的项目总投资额达数百亿元。这次访问得到了三大集团的重视,巴斯夫公司董事兼亚太区主席薄睦乐、德固赛公司董事欧伯翰、拜耳下属的材料科学集团董事长汉根罗森伯格等参加会谈,访问取得了“重大实质性进展”。
    目前,重庆市是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但当地的石油化工却基本未成型。去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指出,大西南综合经济区中的重庆应建立重化工业组团。
    去年底,国家计划投入450亿元,在西部建立完整的石化产业链,其中成都分得200亿元的石化上游产品项目,重庆争取到250亿元的下游产品项目。重庆据此规划了投资约500亿元的石化项目库,并用该项目库对外招商。重庆自举七大发展优势
    黄奇帆在德国称,重庆发展石化产业有七大有利条件:
    一是交通辐射范围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心城市,重庆辐射范围内有两亿多人口,同时又是西部唯一集高速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于一体的交通枢纽。
    其次是配套产业已成规模。目前,重庆是国内第四大汽车生产基地,2005年生产汽车60多万辆,预计2010年将达150万辆。重庆还是西南地区主要的家用电器生产地,海尔、格力、康佳、美的、TCL这五大国内家电巨头均在该市投资建厂。
    其三,建筑业发展迅速。该市建筑业产值年均增长30%以上,与周边的川、黔、滇等各省共同形成了每年1亿多平方米的房地产市场。此外,制鞋轻工业初具规模,聚氨酯、聚碳酸酯等产品的需求量较大。
    四是重庆的资源和能源供应条件优越,天然气已探明储量达数千亿立方米,远景储量达上万亿立方米,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气产地。另外,岩盐储量达数十亿吨,硅矿储量达数千万吨。目前,重庆的资源和能源价格低于东部沿海地区40%左右,成本优势显著。
    此外,重庆身为我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化学工业基础较好,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发达,氯气、氢气、一氧化碳、氨、硝酸、烧碱等配套原材料供应有充足的保障;专业人才资源丰富;拥有目前国内最优惠的投资政策环境等。成渝石化业原料之渴
    重庆市经委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提供的《重庆市化学工业“十一五”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00~2004年,该市化工业4年的销售总额仅为155.89亿元,但当地计划到2010年。全市化工业年销售额达到600亿元。
    去年底,黄奇帆曾对媒体称,国家投向四川的200亿元将用于建设年产80万吨乙烯的项目;投向重庆的250亿元将用于建设一批石化企业,这些企业主要以四川的80万吨乙烯为原料,对其进行深加工,从而在重庆形成完整的石化系列产品链。
    重庆方面的“如意算盘”,是成为成都乙烯产品的下游加工基地。根据川渝两地当时达成的初步计划,四川乙烯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向重庆提供高吸水性树脂(3万吨)、丙烯酸及酯(3万吨)、特种酚醛树脂(2万吨)等8个产品。
    但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科员周建新随后却对媒体表示:“这8个产品到时是否都给重庆,目前还很难说。”因为成都方面要同样规划围绕乙烯项目发展石化产业链,重点推进聚乙烯、丙烯酸酯等乙烯下游产品,“我们的乙烯产品,光是西南市场就可以消化70%以上,其中四川是大头,重庆只占很小一部分。”
    目前,四川80万吨乙烯项目的原料也没有得到落实,因为西南地区不产石油。成渝两地正寄望于终点为重庆或成都的中哈(中国-哈萨克斯坦)及中缅(中国-缅甸)石油管线建设获得国家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