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最近,英国一位研究人种智商的学者得出了一个令亚洲人感到既惊讶又高兴的结论。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是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他们拥有全世界最高的智商,平均值为105,明显高于欧洲人和其他的人种。 得出这一结论的专家是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他的这一结论是否可信?又是如何得出的?几天前,本报记者通过电子邮件对理查德·林恩教授进行了独家采访。
经过近30年和对130个国家的IQ测试,林恩教授得到不同地区人种智商的排名。
林恩教授1977年开始进入人种智商这一领域的研究。他在信中说道,上世纪70年代,他注意到了日本的飞速发展,作为智商研究专家,他马上想到,日本能够有如此快的发展是否因为他们有较高的智商?于是,他开始了对日本人的智商测试调查。他发现,日本人的人均智商达到了105。得出这个结论后,他又猜想,中国人是否也应该拥有同样高的智商?调查测试的结果显示,他的想法是对的,中国人的平均智商也达到了105。
中国、日本都属于蒙古人种,地域又很接近,于是,林恩教授开始了对人种智商差异的研究。在收集研究了130个国家的智商测试后,林恩教授总结出了不同地区人种智商的差异排位以及原因。
东亚人(包括中国人、日本人、朝鲜人)拥有全世界最高的平均智商,平均值为105。而之后排位是欧洲人(100),爱斯基摩人(91),东南亚人(87),美洲本土印第安人(87),太平洋诸岛土著居民(85),南亚及北非人(84),撒哈拉非洲人(67),澳大利亚原著民(62)。而人种智商最低地区是南非沙漠高原的丛林人和刚果雨林地区的俾格米人,平均智商为54。
林恩的这一研究遭到了西方社会的批评。他说,因为在西方有一个观点:所有人种的智商都是一样的,研究人种智商的差异被认为是种族歧视。
通过研究,林恩认为,是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高智商的人种。
林恩教授对造成这一结论的原因也进行了研究。他认为,造成人种智商差异的原因是生存环境和基因。林恩教授首先注意到了加州大学研究脑量进化的专家杰里森的观点:在物种进化的过程中,物种的智力进化受到了环境的重要影响,也是物竞天择的一个重要因素。动物们要想在恶劣的环境中成为幸存者,必须进化出足够大的脑容量,这样它们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得到的信息才能在大脑中进行充分的分析。
林恩教授认为,这一理论同样可以用到人类的进化中。在对诸多的数据分析后,林恩教授得出,寒冷的气候让人类得到了更大的脑容量。比如东亚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416cc,欧洲人的脑容量为1367cc,而撒哈拉地区的非洲人脑容量为1282cc。林恩教授称,寒冷的气候让早期的人类必须学会如何御寒。在寸草不生,动物也很少出没的冬季,寻找食物努力生存下去使得这些地区的人类获得越来越高的智商,以求不被大自然淘汰。
既然东亚人的智商最高,为什么西方人的发明创造更胜东方人?
当林恩教授提出他的研究后,很多人提出了质疑。第一点就是虽然东亚人拥有高于欧洲及美国人的智商,但欧洲人在科学技术研究上要比东亚人更胜一筹,发明也更多。林恩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东亚人在性格上比欧洲人更循规蹈矩,所以在发明创造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这并不能证明东亚人的智商低于欧洲人。
林恩教授还提出,聪明的东亚人现在遍布了世界各地,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夏威夷、北美地区。而他们在各个科学领域的参与和成绩也越来越突出。
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冰天雪地中,却为什么没有最高的智商?
欧洲一些学者对林恩教授的结论的另一个质疑是,既然寒冷的气候让人类进化出最大的脑容量,并获得高智商,为什么生活在冰天雪地中的爱斯基摩人却是个例外。
这一点,林恩教授用基因突变解释这个问题。林恩教授说,在早期非洲直立人向世界各地移民进化的过程中,他们带着能够进化出高智商和低智商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人口发展快、人口多的地区得到进化的机会就更多。在寒冷的季节,低智商的人类逐渐被淘汰,而高智商的成为幸存者。
爱斯基摩人的人口稀少,控制智商的基因突变成高智商的机会也就小于欧亚人。直到今天,爱斯基摩人的总人口也只有5.5万人。
■相关链接
中国人的高智商值如何得出?
人种智商的测试及总结是一项非常复杂庞大的工程。在林恩教授的研究中,对130个国家的人的智商测试都来自各种专业的智商调查组织。比如对中国的人种智商测试,北京、上海、香港、西藏等地区的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接受了标准化的智力测试调查。测试题包括儿童智力量表修订版及瑞文标准推理测试等。在进行了复杂的表格处理和计算后,得出了现在的结论。其中包括的数据有,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上海进行的儿童智力量表的测试,得出的人均智商值为107,另外对一些14至1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进行的其他几种智商测试题的智商值为103。另外还有通过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非文字智商测试题)对6到15岁的中国青少年进行的测试,平均分值为101,12到18岁平均分值为104,等等。
■知识小贴士
什么是智商?如何测试?
虽然我们经常使用智商一词来描述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但恐怕很少有人能准确地说出这一词的含义以及如何测试。因此本报记者也请林恩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解释,林恩教授向我们提供了一些资料。
智商(英文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IQ)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力,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创造、记忆等能力。要测量智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予一个测验,而测验里的问题很明显地要体现到以上能力的运用。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教育家西蒙合作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这些测验,每个都共30题,由浅入深,测试人的判断理解及逻辑等能力。这套测验,被当时的法国政府采用,用来测试学童的智力,以找出那些智力较低者,为其提供特殊教育服务。这个测验被命名为比奈-西蒙智力测量表,其后不断修正先前设计的测验。记者在对其他资料查寻后发现,20世纪20年代初及30年代,先后有中国的陆志伟和廖世承、陈鹤琴对此测试题进行了订正。
在1916年,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一个“智商”的概念:如果一个小孩子的智力年龄与他的生理年龄一样,那么他的智力就是一般;但如他的智力年龄高于或低于他的生理年龄,则他的智力便是高于或低于一般水平。 (责任编辑:雨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