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岳:“风暴”并没让环保部门更强势
本报记者 刘世昕
媒体喜欢用“风暴”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国家环保总局对问题企业的曝光,而该部门的高官又是怎样看待这样的评说?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今天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说,比起媒体眼中具有戏剧色彩的“风暴”一词,环保部门的执法行动更像一场漫长而艰难的、布满障碍、没有一点儿戏剧色彩的拉锯战。
潘岳说,从去年“叫停30个大项目”开始,环保部门的行动就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是履行环保部门被赋予的职责。之所以说是拉锯战,是因为中国的环境问题深深纠结于政治、经济体制的诸多层次,进进退退、反反复复,不可能有一个迅速的结果。甚至发现的新问题会比解决的老问题还要多。
潘岳说,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的环境高风险时期,松花江事件至今仅4个月,全国各个流域就发生了76起与水相关的环境污染事故。这说明在我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变的情况下,环境事故高发期、尤其是水污染事故已经提前到来。因此,媒体眼中的风暴不是结束,而是一场新的战役的开始。“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闪光灯之外的默默坚持。”潘岳说,对于行动中查出问题的项目,将督办这些项目的整改,决不允许蒙混过关。
那么,今年的国家环保总局,又将刮起什么样的“风暴”?潘岳说,去年查处的是程序违法现象,今年将盯住规划布局不合理问题,目的在于借执法行动推出一系列新的政策和制度。比如,近期国家环保总局和监察部共同发布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行政责任处分方面的专门规章;再比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这是中国环保领域第一部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
环保部门以往被认为是“橡皮图章”,通过这两次“风暴”,环保部门是否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势部门?
潘岳的回答是,“坦率地说,环保部门依然还不是一个‘强势部门’,体制性、机制性制约依然严重,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的观念没有改变。另外,环保法律得不到执行;环保体制尚未理顺;地方保护主义主导;规划与项目的审批机制错位;环保系统的能力和技术仍然薄弱。”
潘岳最后强调,要想维持江河水域环境的长期安全,就必须依靠长期有效的法律机制与广泛有序的公众监督。此次排查过程和结果的全部信息将对公众公开,欢迎公众对企业、对地方政府、对环保总局与地方环保部门的整改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此次行动,决不搞“虎头蛇尾”。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