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陕西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各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政策,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建设西部经济强省为目标,按照"稳粮、优果、兴牧"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两个主题,以果业和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快速发展。 粮食生产稳定,果业生产能力和质量提高,畜牧业强势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快增长。
    一、支农政策力度加大,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陕西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政策。在国家各项支农政策的基础上,陕西省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在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政策实施后,陕西省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由省财政出资1.4亿元在全省32个粮食主产县实施"粮食直补",财政出资1600万元在全省12个县实施"小麦良种"工程,出资1400万元对全省农村农户购置大型农机具进行补贴。2005年 "小麦良种"工程扩大到32个县,补贴资金增加到3600万元;农户购置农机具补贴增加到2000多万元;并对陕北、渭北及陕南山区春播地膜玉米按面积进行补贴。为了进一步加大支农惠农力度,2005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范围内取消农业税政策,使征收了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仅减免农业税一项全省农民共减负8.4亿元,人均减负30.35元。2005年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个别财政状况好的县率先对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实行全免。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极大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全省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据统计,200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30.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九五"末年增长35.1%,年均递增6.2%。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72.9 亿元,较"九五"末年增长33.3%,年均递增5.9%;畜牧业总产值199亿元,较"九五"末年增长45.4%,年均递增7.8%。
    二、粮食生产走出徘徊局面,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新的突破
    "十五"期间,陕西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努力克服洪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粮食面积稳定,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十五"期间,经过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农村群众的积极努力, 2004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5000万亩以上,达到5043万亩,终于走出了98年以来的连年下降局面,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亩产达到230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2005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增长,达到5180万亩, 较上年增长2.7%,粮食总产达到1139.5万吨,粮食总产虽然较上年减产1.8%,但仍属丰收年景(历史上第五个高产年)。
    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的同时,全省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2005年全省油料播种面积415.3万亩,油料总产达45.4万吨,总产较"九五"末增长28.3%,年均递增5.1%。棉花生产虽受国际国内市场价格影响而出现波动,但由于管理的加强,生产仍保持了整体上的较快发展。2005年全省棉花面积105.3万亩,较"九五"末增加60万亩,年均递增18.5%;棉花总产7.8万吨,较"九五"末增加5万吨,年均递增23.2%。2005年全省蔬菜面积达到497.6万亩,较"九五"末增加154.5万亩,年均递增7.7%;蔬菜产量869.9万吨,较"九五"末增加313.4万吨,年均递增9.4%。蔬菜产业的迅速发展,不但满足了当地群众生活的需要,还有大量的时鲜蔬菜销往外地,有力的促进了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十五"期间,陕西省积极按照"稳粮、优果、兴牧"发展战略,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农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全省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看,种植业占总产值的比重下降到"十五"末的64.6%;其中果业和畜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比"九五"末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2005年分别达到15.4%和27.2%,果业和畜牧两大优势支柱产业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
    为了进一步加快果业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在"十五"初就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化建设的决定》,积极发挥渭北苹果生产的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在主产区大力推广"巧施肥、强拉技、大改形、无公害"的苹果生产"四项关键技术",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十五"末,全省水果面积1226.2万亩,较2000年增加229.9万亩;水果总产量达到765.7万吨,较2000年增加272.0万吨,年均增长9.2%,其中苹果产量560万吨,较2000年增加171.6万吨,年均增长7.6%。陕西省水果在生产总量稳步增加的同时,产品质量也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优果率达到6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目前,陕西省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67.1万亩,苹果面积居全国第一位,产量居全国第二,质量居全国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果业大省。随着果品产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陕西苹果"倍受国内外客商的宠爱,畅销全国,远销欧洲、东南亚、北美、南美等地区。2004年全省果品出口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达到1.4亿美元,2005年全省果品出口继续大幅增长,果品出口量达到29.2万吨,创汇达2.0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9.5%和55.0%,其中浓缩苹果汁出口26.7万吨,创汇1.8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57.8%和61.0%,果品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扩大到53个。
    "十五"期间,陕西省把畜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加大对动物疫病的防治力度,克服"禽流感"等动物疫病对畜牧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大力引进和繁育优良畜禽品种,推进奶牛快速扩繁工程的实施,加快畜禽养殖示范小区的建设,养殖方式由传统的农户庭院分散养殖向规模化、小区化、区域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转变,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生猪存栏突破1000万头大关,奶产量翻了一番,并超过了肉产量。"十五"末全省牛存栏309.0万头,较"九五"末增加51.3万头,年均增长3.7%,其中奶牛存栏46.0万头,较"九五"末增加30.3万头,年均增长24%;生猪存栏1161.3万头,较"九五"末增加277.0万头,年均增长5.6%;家禽存栏7685.5万只,较"九五"末增加1120.1万只,年均增长3.2%。畜禽存栏的稳定发展为畜产品产量的增长奠定了基础, 2005年全省肉类总产达到134.1万吨,较2000年增加42.0万吨,年均增长7.8%;奶类总产量达到141.7万吨,较2000年增加77.9万吨,年均增长17.3%;禽蛋产量48.7万吨,较2000年增加6.2万吨,年均增长2.8%。
    经过五年来的培育和发展,全省初步形成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农村主导产业区域,陕北以羊、薯、杂粮、果、大棚菜为主导产业,陕南以瘦肉型猪、中药材、桑蚕、土特产、绿色食品为主导产业,关中北部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果业基地,关中东部形成了棉花生产基地,渭河两岸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蔬菜基地和畜牧业基地,西安周围形成了奶业生产和园林花卉生产基地,各种优势特色产业对全省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正在日益增强。
    四、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良好
    "十五"期间,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起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是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收入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特别是2004年国家加大支农惠农力度,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出台后,有力的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91元,增速达11.4%,创下1997年以来的新高,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速1.3个百分点。这对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05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2052元,较2000年增加582元,年均递增6.9%。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成为支撑农民收入增长的最活跃因素。"十五"期间,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重由2000年的30.9%上升为2005年的37%。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十五"期间,陕西省各级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初步解决了部分地区农村的人畜饮水困难,农村交通、通讯及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都得到有效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5年末全省农村自来水受益村达到14868个,占全省村委会数的比重由"九五"末的39.87%上升到53.5%;通汽车村达到26535个,占全省村委会数的比重由"九五"末的88.8%上升到95.4%;通电话的村达到25413个,占全省村委会个数的比重由"九五"末的67%上升到91.4%。"十五"时期,陕西省成功实施了"西部人畜饮水解困"和"西部农村氟砷改水项目",建成各类饮改水工程1.3万处,初步解决了600多万农村人口的用水困难。
    三是灌溉设施得到有效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解决陕西省多年来农业生产的灌溉难问题,有效的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十五"期间全省共投资40多亿元,组织实施了关中九大灌区改造、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农业综合开发和节水示范园区等项目,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4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92亿公斤。按照"南塘北窖关中井"的思路和布局,全省农村新修水窖57.6万眼,新建池塘830多口,新增小型机井3300眼,新增蓄水能力5600万立方米,新增集雨节灌面积64.5万亩。这些新建水利设施为陕西省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退耕还林顺利实施,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西部大开发以来,陕西省积极实施"山川秀美"工程,依托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十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造林3935.9万亩,是"九五"期间的1.4倍,也是陕西历史上造林最多的时期,尤其是2003年全省造林突破1000万亩,达到1098.2万亩,造林面积创历史最高水平。五年间陕西省完成退耕还林任务2613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253万亩,荒山造林1360万亩,使陕西省成为全国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占全国退耕还林总面积的十分之一。随着退耕还林等工程林建设的发展,全省森林得到有效的保护,林地面积逐渐扩大,森林植被逐渐恢复,生态建设成效逐步显现,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得到控制,退耕区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在大力退耕还林的同时,陕西省经济林产业也取得了较快发展,林产品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05年核桃、板栗产量分别达到5.5万吨和2.8万吨,分别较"九五"末增长58.3%和38.6%,年均递增9.6%和6.7%。其他林产品产量也呈大幅度增长态势,五倍籽、棕片、花椒分别较"九五"末增长1.3倍、4.2倍和73%。
    六、乡镇企业实现了新的跨越
    "十五"期间,陕西省乡镇企业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大力催生小企业和促进农村工业化作为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来抓,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企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了发展规模、速度、效益的新突破。2005年末全省乡镇企业总数发展到90.6万家,乡镇企业从业人员418.2万人,仅当年就新增13.4万人,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5年全省乡镇业营业收入2774.5亿元,实现增加值735.9亿元,利润总额达156.6亿元,实交税金49.8亿元,支付农村劳动者报酬210.1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分别递增11.8%、12.3%、13.0%、15.2%和8.12%。乡镇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为全省农民纯收入的持续增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全省农民纯收入总额中有37%来自乡镇企业,比重较"九五"末提高了2个百分点。
    同时,乡镇企业也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和县财政的刚性收入来源。2005年全省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30亿元的县(区)有35个,超50亿元的县(区)有19个;全省有51个县(区)的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超过30%,乡镇企业实交税金超过1000万元的县(区)达到83个。全省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达296户;46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和130个村的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1亿元;这些地区的乡镇企业聚集度平均达到30%--50%,带动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建设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