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有人请李书福推荐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汽车,他毫不犹豫的推荐吉利的自由舰,“这是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轿车”,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文/ 本刊记者 邢紫月
“我相信他会兑现的。哈哈!你要是不相信,就去找他呗。 ”
去年12月,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考察吉利时对吉利新车FC十分关注,表示这款车完全可以作为我国的公务车,商务部可以带头坐。如今,FC-1即将下线。当《中国新时代》记者询问李书福这个承诺是否兑现时,他想了想,哈哈一笑,如此回答,其间眼波灵动,颇有些狡诘。
今天的李书福,是浙江吉利集团的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最不缺的大概就是名气了。他善于做秀,常有抢人眼球的豪言壮语见诸大小媒体。与很多企业家相比,他足够坦诚,且不吝惜言语。当然,他也不是没有改变,以前接受记者访问,他多半是有问必答,知无不言。如今,他也学会了回避,变得“油滑”起来,总是说:“这个问题我跟你讲不清,太复杂了。”甚至,他略微收起了锋芒,笑称自己是“一个没有太大本事的人,做不了具体事情”,——当然,这话是没人肯相信的。
与几年前相比,他的外表几乎没什么变化,略分的发型,红润的圆脸上几乎没有皱纹,有时候表情竟带着一丝孩子气。从他脸上几乎看不到岁月的痕迹,一看就是心很宽的人,你几乎想不到早几年他曾经为了一张准生证而痛苦奔波、英雄气短。
事实上,在获得轿车准生证之前,他也不是一帆风顺。虽然靠生产电冰箱成了千万富翁,但最终“北极花”也没列入国家定点生产企业名录;在曾经成就了冯仑、潘石屹等人的海南地产热潮中,他却是铩羽而归,数千万元打了水漂。但是曾经的失败毫不妨碍他重新来过,他说失败是实践的过程,是学校里学不到的。或许,正是那种对失败无所畏惧的心态,成就了今天的李书福和吉利。
他也依旧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说到精彩处洋洋洒洒、掷地有声,尤其是谈到自主创新,他会给你举出若干个例子证明自主创新是中国工业的明智坦途。如果你要跟他谈自主创新的难度很大,他会有点不耐烦,“人家比我们水平高,我们就不追了吗?如果这么说,你们女孩子就直接嫁给外国人得了!”
如此比喻,大概在他的眼里,汽车是男人玩的游戏,与女人并无关系。有人请他推荐一款性价比较高的汽车,他毫不犹豫的推荐吉利的自由舰,“这是全世界性价比最高的轿车”,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他也不是只会造汽车,除了汽车,他还有别的生意;除了生意,他也喜欢吟诗作画,兴致来了,挥笔疾书。据说,笔墨纸砚是他的助理要给他常备的文具。
虽然早已成为亿万富翁,他依旧生活简朴,一双80元的皮鞋竟然穿了两年。他说:“要说赚钱,我早就够了,就是想做点事情。”有人问他在本次政协会议为什么会提关于消防管理、教育这些与汽车无关的提案,他听了竟有些生气,说话的声音马上大了许多,“你要搞清楚,我是全国政协委员哎!我是从全中国的角度提提案,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企业,你们不要老是把我们想的那么狭隘!”
当然,今天的吉利汽车也早已今非昔比,不但活了下来,还在中国汽车业做足了“鲶鱼”的角色。
尤其是2005年,对于李书福和吉利汽车意义重大。这一年,吉利集团在香港成功借壳上市,解决了资金问题;这一年,李书福还穿着唐装带领吉利汽车两次走出国门,在法兰克福和底特律出足了风头;这一年,吉利销售了15万辆汽车,占中国汽车市场的5%。
他说:“今年我们目标已经定在了年销20万辆。我们的目标要把三分之二的汽车份额销往国外,到2015年,预计中国的年产销将超过700万辆,我们力争占到其中的10%,也就是70万辆,如果我们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比例达到了目标的比例,那么总共的产销便超过了200万辆,这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显然,实现这个目标的路途并不平坦。2005年12月,马来西亚的汽车政策做出调整,吉利在马来西亚设立的合资企业所制造的汽车全部要出口,不能在当地销售。如今,这个项目虽然露出了一丝曙光,但意义并不大,仅有20%可以在当地销售。
对此,李书福说:“这是我的伤心事。”但他并不退缩,认为国际化的道路虽不平坦,但还是要坚持走下去,一如从前造汽车那样。
对于吉利国际化的未来,他说:“很难,但我们会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搞创新我们没有流于形式”
《中国新时代》:你怎么理解自主创新?对于吉利来说,技术创新是不是最重要的?
李书福:不能这么比。
技术创新是如何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效率。创新还有制度创新。霍彼得讲创新,他说创新是对于世界上的资源的一种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价值。这就是创新。所以,创新并不是简单的说是技术创新。还有制度上的创新,组织上的创新。当然,更包括技术。
日本和美国都是创新型国家,都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所以,他们国家的每一个人都已经明白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他的国家战略就是创新。
一个国家必须有战略。你看比尔•盖茨,他坐在那个地方,软件也不是他自己写的,但是他能把资源组合起来。我们也要树立自主创新的意识。我们国家进口最多的不是石油,不是飞机,也不是汽车,而是芯片。这么小小的芯片,消耗不了多少原材料,主要是人家动了脑筋开发出来,有技术含量。
所有的东西花钱都能买来吗?很多东西花钱是买不来的,只有自己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去创造。你要自己一点一点去学,这是一个能力形成的问题。
《中国新时代》:你觉得吉利跟世界上汽车厂商相比,自主创新的能力是一个怎样的水平?
李书福:我们当然是初级阶段了。
《中国新时代》:其他厂商现在比你们的水平高很多,怎样才能追得上呢?
李书福:那如果追不上呢?我们就不追了吗?当然要追!不要急,一步一步来,总能追的上。
经济是有规律的。你现在不要怕外国的技术领先我们多少年。这个不怕,我们不怕丰田,也不怕本田,只要我们奋起直追。他们也有不足,也有弱点。我们首先是追赶,然后再谈超越,你要解决问题,总要一个一个来嘛。
《中国新时代》:吉利自主创新成功的模式是什么?
李书福:我们吉利的自主创新首先是人才的创新。
我们首先要办学校,吉利大学、浙江吉利技术学院。世界各地的人才,只要能用,我们都尽力把他们凝聚过来。韩国汽车工程协会的会长、大宇汽车研究院的院长,我们把他请过来,已经在我们吉利呆了三年了。徐刚等很多人都到我们(企业)来了。
《中国新时代》:一位汽车观察家说现在国家提自主创新,结果自主创新就遍地开花,他认为各企业不能单打独斗,可以采取合作的方式。吉利会不会和奇瑞、长城、长安等企业合作呢?
李书福:自主创新遍地开花这就对了,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我们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靠自主创新。
《中国新时代》:他的意思是很多地方流于形式了?
李书福:别人是不是流于形式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吉利没有流于形式。再说,有些东西没有形式不行。但是,光讲形式也不行,那就是形式主义了。
“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
《中国新时代》:吉利2015年的产量要达到200万辆,还需要增加多少条生产线?
李书福:这个你不要担心,很容易解决。
《中国新时代》:将来吉利会以哪些国家和区域为销售重点?
李书福:全世界嘛!
《中国新时代》:我们知道吉利计划2008年进军美国市场,你预计会很顺利吗?
李书福:不会,太难了!他们会用很多方式来限制、打压、制约。但是出口海外这条路我一定会走下去。我的目标就是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
《中国新时代》:有消息称奇瑞现在已经和美国人布里克林签订了合资厂的细节问题。你们会采取什么方式在美国销售汽车?是合资建厂吗?
李书福:我们不会去美国建厂。我们会把汽车先卖出去。出口汽车的情况现在很复杂,涉及到中美双方的贸易协定、关税政策等诸多问题,天天都在变化。所以,要不断调整计划。
《中国新时代》:吉利前段时间宣布要向中高档市场进军,但是一直以来吉利在消费者心目中就是低价格的低档车。你将如何扭转这种形象?
李书福:我们现在光坐在这里讲,肯定是没办法扭转,扭转一定要有行动。
首先技术上要突破,品质上提升,服务上加强,新产品的推广要制定正确的战略策略。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吉利汽车留给消费者的印象。比如,我们现在开始搞方程式赛车。
改变一个汽车品牌的形象没有那么简单。丰田、本田都是一步步走过来的,这条路是不能逾越的。我们先把初级产品做好,然后我们进入中级产品,然后我们再做高级产品。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可以分几个阶段,一步一步来。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