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据《北京晨报》报道,虽然国资委才刚刚给境外上市国企股权激励放行,而境内上市的国企其实早已按捺不住。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知,到目前为止,共有22家境内上市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在股权激励上“抢跑”。
最新的“抢跑”公司当数22日披露股权激励计划的伊利股份(行情 - 留言)。在其股改方案中,准备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份支付对价后余下的1200万股激励高管。上海荣正投资咨询公司董事长郑培敏称,说这些公司“抢跑”是因为国资委目前关于境内上市国企股权激励的政策尚未出台,这22家境内上市国企的股权激励方案,都是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制定的。按照国资委制定的国企股权激励路线图,只有境外上市国企开始后,才能推广到境内上市国企。这22家已经出台股权激励计划的国企,显然步子走得过急了。
郑培敏表示,境外资本市场比境内资本市场更完善,在那里先试行国企股权激励,有利于国企受到监督、使股权激励更为规范。而且,境外上市国企通常规模和影响也都比较大,它们的成功,将起到更好的示范作用。如果在境内资本市场,股权激励的比例应比境外要低一些。
郑培敏说:“到目前为止,境内上市公司出台股权激励计划的22家国企和10家民企中,只有中小企业板的中捷股份(行情 - 留言)和双鹭药业(行情 - 留言)比较规范。22家国企很难通过国资委不久后将出台的境内上市国企股权激励办法。”他称,这些股权激励计划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制定程序不合理,因为这些方案大多没有通过薪酬委员会的提案;二是股份来源不合理,像国企用于激励的股权基本都是从国有股中切割出来的;三是定价不合理,股权激励应当按照流通股定价,而现在大多数企业还是在按净资产定价。(彭宇)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