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太阳能需求急剧增长的影响,生产硅片的原材料多晶硅价格几年之间上涨了3倍,而预计今后几年多晶硅的供应缺口将维持在5000吨左右,多晶硅价格有望继续上涨。这将有可能引发我国硅片生产行业新一轮洗牌,寻找国际技术合作伙伴将是途径之一。
    光伏业推动多晶硅价格暴涨
    光伏产业正成为最热门的新能源行业,在美国上市的无锡尚德的董事长施正荣由此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但蓬勃发展的太阳能电池也带动了多晶硅原材料价格上涨,并殃及到国内的半导体材料产业。
    国内半导体材料领军企业有研硅股(行情,论坛)(600206)总经理周旗钢向记者透露,原来售价为每公斤不到30美元的原材料多晶硅,现在价格上涨到每公斤110美元左右,受此影响,有研硅股(行情,论坛)2005年生产成本增加了3000万元。
    周旗钢认为,多晶硅价格上涨的罪魁祸首就是太阳能电池。由于全球原油价格上涨,欧美地区对新能源的需求上升,这些国家都采取了鼓励太阳能发展的措施,这促使太阳能产业蓬勃发展,从而导致多晶硅需求猛增。
    根据中金公司分析师吴丰树的分析数据,2002年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的需求量为6800吨,2003年为8700吨,2005年则上涨到1.56万吨,四年之间涨了1.3倍。而根据国外机构预测,2005年世界多晶硅的产量为2.88万吨,其中半导体级多晶硅为2.07万吨,太阳能级为8100吨。从需求上看,半导体级多晶硅需求量为1.9万吨,略有过剩;太阳能级的需求量为1万吨,呈现供不应求之势。
    与此同时,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也一路高涨,从2003年的每公斤23美元,上升到2005年底的每公斤90美元,已经高于半导体级多晶硅的平均市场价格。由于半导体级多晶硅同样可以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因而造成半导体级多晶硅的短缺和价格上涨。
    多晶硅有价无货
    随着太阳能的迅猛发展,多晶硅原料市场还面临有价无货的困境。由于技术垄断原因,目前全球90%以上的多晶硅原料由7家企业提供,而2005年这7家企业共生产半导体级多晶硅2.12万吨、太阳能级多晶硅6600吨,开工率为100%,再大幅提升多晶硅供应量的可能性不大。国内企业虽也有生产,但在纯度方面大都达不到要求。
    吴丰树认为,2006年到2010年全球多晶硅产能将分别达到31500吨、36250吨、40100吨、44700吨和50150吨。 但是,这无法满足需求的增长。据测算,到2010年半导体级多晶硅和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总需求将达到6.3万吨。面对这样的产能缺口,预计需要再过3年才能弥补,而2006年、2007年间,全球多晶硅将出现3000吨到5000吨左右的缺口。
    这种供应短缺情况同样也波及到我国国内市场,国内多晶硅市场供应短缺甚至更为严重。其原因是我国目前还没有生产多晶硅的成熟技术,所用多晶硅几乎全部要靠进口供应,而国际硅片制造商多与多晶硅原料提供商存在产业联盟关系,更多的是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
    2005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需要的半导体级多晶硅约1000吨,到2010年,预计半导体级多晶硅的需求量将达到2000吨。而据中国工程院的专家调查,我国2004年的多晶硅产量只有60吨,2005年863项目支持的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吨多晶硅项目投产,全国多晶硅产能可以达到400吨左右,但由于投产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产,2005年的多晶硅产量也只有180吨左右。
    周旗钢无奈地表示,自己公司能够以每公斤80、90美元的价格拿到多晶硅就很不错了,国内很多企业即使以每公斤100美元的价格也拿不到货。
    硅片厂面临成本压力
    原材料价格上涨给硅片企业带来成本上涨的压力。以有研硅股(行情,论坛)为例,据银河证券分析师王国平介绍,有研硅股(行情,论坛)2004年全年生产了120多万片4、5英寸硅单晶抛光片,平均月产10万片左右。而2005年上半年就生产了70多万片,预计全年产销将达到160万至170万片,平均月产达到15万片左右。虽然产量增加了,但是业绩并没有提高,2004年每股收益为0.016元(前三季度为-0.046元),2005年前三季度为-0.035元,仍旧处于亏损状态。
    有研硅股(行情,论坛)是目前国内半导体材料的领军企业,其4、5英寸硅片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50%,6英寸硅片的市场占有率为30%。周旗钢认为,公司近几年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多晶硅价格上涨,使得8英寸以下的硅片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与有研硅股(行情,论坛)同病相怜的是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浙江海纳(行情,论坛)(000925)。
    技术难题制约国内企业
    除了原材料涨价外,国内硅片生产企业更面临着技术和规模的突破难题。
    目前,芯片制造向更大尺寸和更精细制程技术演进。而国内多数硅片的生产多集中在小尺寸上,基本在8英寸以下,其中以4、5、6英寸为主。资料显示,在4英寸和更小的硅片方面,国内供应商几乎满足了国内市场的全部需求。在5英寸硅片方面,我国本地供应商2004年的销售额占到了近90%。但在6英寸硅片方面,2004年海外供应商约占我国市场的60%。
    我国主要硅片生产商有有研硅股(行情,论坛)、宁波立立电子(原名为“宁波海纳半导体有限公司”)、浙大海纳等7家企业。这些厂商目前专注于生产6英寸和直径更小的硅片,只有有研硅股(行情,论坛)和宁波立立电子有生产8英寸硅片的能力。而只有有研硅股(行情,论坛)有能力生产12英寸的硅片。
    周旗钢认为,从目前来看,8英寸硅片是世界主流产品,但已趋饱和,正逐渐向12英寸硅片过渡。2006年,全世界12英寸硅片需求将达到1200万片,并且12英寸硅片目前正处在强劲发展的初期,其产量预计到2020年才会到颠峰。
    他认为,未来也只有生产12英寸硅片才会有相当的利润,而只生产其它小尺寸硅片的厂家必然会被淘汰。据业内人士测算,生产12英寸硅片用单晶硅每公斤需要1309元,按每公斤12英寸用单晶硅生产5片12英寸硅片计算,则每片成本为261元,而12英寸硅片的销售价格为1200元左右。
    王国平对有研硅股(行情,论坛)分析后认为,2006年该公司4、5、6英寸产品形成的每股收益将为-0.030元,而12英寸抛光片产品的收入将达到11.06亿元,每股收益达到0.076元。
    周旗钢甚至认为,如果国内企业不能够从大尺寸方面进行技术突破,国内的硅片行业洗牌就势在必行,其致命打击就是原材料价格的继续上涨。经过洗牌,最后剩下来的企业将屈指可数。据行业人士估计,在太阳能电池需求的拉动下,多晶硅材料2007年全年的期货已经售罄,这些材料的现货价格近期达到每公斤140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即使像有研硅股(行情,论坛)这样的企业有能力在技术上进行突破,它还面临买家的消费习惯和自己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半导体行业专家莫大康认为,12英寸芯片生产对材料的性能要求非常高,买家往往会对原料供应商进行长期的可靠性跟踪试验,而一旦他们选定了供应商就不会轻易改变。
    此外,有研硅股(行情,论坛)还面临规模化生产的挑战。目前根据该公司12英寸硅片生产线的生产计划,2006年前两个季度的月产量为3000片左右,预计年底达到月产5000片,但这无法满足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的原料需求。
    寻求战略联盟是出路
    周旗钢认为,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涨价,公司会采取提高原材料综合利用、提高产品售价以及开发附加值高的产品等措施。
    但他也承认,要解决原材料问题还需要采取多种渠道解决,如扩大供应商规模,签订长期供应协议,以保证供应。据他介绍,有研硅股(行情,论坛)目前获得了日本一家公司的原材料,这家公司以每公斤70美元的价格给有研硅股(行情,论坛)提供30吨多晶硅,这个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得多,但条件是所生产的太阳能电池用硅单晶全部返销该公司。而有研硅股(行情,论坛)从美国公司手中以每公斤90美元的价格获得60吨多晶硅同样是依靠战略合作协议。
    目前国内其他几家硅片生产企业同样也在寻求国际合作伙伴,从而获得技术支持。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几年,不排除这些企业与国际多晶硅生产企业建立资本联系。而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也正是周旗钢下一步的打算。
    2005年世界7大多晶硅厂商产量
    厂商 多晶硅产量(吨) 产能 开工率
    半导体级 太阳能级
    HEMLOCK 5200 2200 7400 100%
    TOKUYAMA 3800 1400 5200 100%
    WACHER 3200 1800 5000 100%
    MEMC 3000 700 3700 100%
    ASIMI 2800 200 3000 100%
    MITSUBISHI 2500 300 2800 100%
    SUMITOMO 700 0 700 100%
    合计 21200 6600 27800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