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停牌达40天之久的贵州茅台股改方案终于姗姗来迟:向全体股东10:10转增后,流通股股东每10股将获付8.39元现金(其中5.99元为非流通股股东所让度)及1.2股股票,另获16份为期一年,行权价29元,行权比例为4:1的欧式认沽权证。
看来这贵茅股改,将一举夺得至今为止最为复杂的花式股改之冠。
贵茅股改说明书称,根据保荐机构测算,股改后的公司理论股价当为26元/股,因此29元的行权价较之溢价11.5%。但如果用现价或流通股平均持股成本测算,问题就出来了。
保荐机构称,“以股改启动前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23日之前(含该日)的5个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取整59元/股,作为流通股股东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持股成本,10转增10除权后价格为29 .50元”。这就是说,贵茅花式股改中的认沽权证行权价,仍同本栏以前所评论的上海机场股改一样,是个向下“溢价”的设计。或者说,正是由于这29.50元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的测算,贵茅的认沽权证已是一文不值。既然已是一文不值,何以再发权证?
那么,为何要先10转10,然后再“对价”,并且还要10送1.2股呢?
贵茅股改前流通股仅13496.34万股,显然达不到发行权证对流通股股本的最低要求3亿股,即使10转10也还差一点。于是,聪明的保荐机构便动员贵茅的大小非流通股股东多少得放点血,而且不能是现金,必须是股票,由此10送1.2应运而生。这样处理的结果是,13496.34万股的流通股经10转10后再送1.2,刚好“过线”,其拿捏之精准,令人拍案叫绝!
这说明,如果10转10是数字游戏还好理解的话,再送1.2可就内藏玄机了,结合在一起更是学问颇深。
更深的学问还在权证的行权比例上。贵茅股改之权证,行权比例不似其他的权证弟兄,人家都是1:1,即一份权证可认沽或认购一股,它是4:1,即认沽一股要耗费4份权证。
这意味着,虽然权证派发比例创下天价记录达10:16,但其对投资者投资风险的锁定,不过40%而已。
然而更“复杂”的还在后面。
保荐机构称,根据B-S模型测算,每份认沽权证价值为1.189元,16份价值19.02元。据此计算,这16份权证的价值按29.50元价格计算,为19.02/29.5=0.64股。同时流通股股东另外获付的,即由非流通股股东让度的现金每10股5.99元,折算后相当5.99/29.5=0.2股,再加上送出的1.2股,合计折为每10股流通股获付“对价”0.64+0.2+1.2=2.04股。
但是在这里,只能锁定40%风险的贵茅认沽证,其作用却被人为放大了四倍!
试想,行权比例若不是4:1而是如同其他一样的1:1,即在同样锁定40%风险的前提下,贵茅的权证派发比例将不是10:16而是10:4,以其每份1.189元的价值计算,4份价值仅有4.755元,折成股份只有0.16股。如此,贵茅花式股改的对价总价值折成送股,将只有每10股送1.56股!
一个小小的4:1行权比例花样,就大幅度提高贵茅股改对价水平达30.7%,令人不得不服!
不过智者千虑也有一失。上述来自保荐机构的计算,无论将现金还是权证折算为股票,其依据均为29.50元,即其所称之目前的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但是,既然是考虑到股改后的情形,对价价值的计算当以股改后的股价为准,不可能以股改前为据。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股改方案都是这样测算的:所送之股(或现金或什么证)价值为股份数量与股改后股价的乘积。如某公司股改前股价(或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10元,股改后理论股价8元,10送3股的对价价值当为24元而非30元。
但这另类的贵茅股改,愣是以股改前的流通股股东持股成本29.50元作为测算对价的依据,得出每10股送2.04股的结论,而不是用其声称的“方案实施后的公司股票理论价格26元”为据。 (责任编辑:郭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