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亿元、202亿元、203亿元、223亿元,207亿元。
上周,沪市连续放出巨额成交量推动上证指数从1300点以下冲到了1340点以上。两市每日的合计成交量都在300亿到400亿元之间。
地产、有色金属等热点轮番登场,资金持续进入的意图非常明显,尤其是银行股被众多机构看好。
“深发展至少还能翻上一倍,我本人对银行股接下来的走势非常看好。”在市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者花荣说。
天一证券一位人士指出,金融股已然被机构瞄上,在1300点以上大盘出现动力不足时,金融股将会接过股市上涨接力棒。
看好市场
即使张裕已高达33元,一位持有该股的基金经理依然信心十足地表示:“像这样的股票现在依然是抢手货,很多机构拿着资金想进来,甚至有机构找我谈过愿意以更高的价格接手。”
从2005年12月大盘开始上涨至今,市场中的新入资金不但承接了开放式基金因赎回而被动减持的500亿元筹码,还让很多套牢数年的投资者在1300点附近“从容”减仓。虽然接下来要面对市场可预期的恢复再融资、全流通IPO、货币政策调整、6月起非流通股陆续上市流通等利空因素,但是市场新进资金依然保持着吸货热情。
“这一方面因为市场真的被看好,场外资金急于建仓;另一方面已经受海外市场影响加大的中国股市正面临着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天一证券的那位分析师直言。
“1300点已经有效突破,现在基本确定,后市可继续看好。”上述天一证券人士认为应该有理性调整,“4月底左右应该会有反复,波动和平台整理还是有的,缺少一波像样的调整。”
同样,海外机构对中国A股市场也改变了态度,开始持续看好,甚至认为A股开始进入了牛市的起点。
不仅是QFII,很多境外的投资者也对中国股市充满着兴趣,开设B股账户的投资者这段时间内也在持续增加。摩根大通中国研究部主管龚方雄认为,境外的机构投资者这么看好中国股市,一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发展,二是境外投资者认为股权分置改革是成功的。
从很多行业来看,A股估值都比H股便宜,“尤其是零售业、资源业、银行业、金融业,都比香港上市公司整体的市盈率低很多。”龚方雄说。
德意志银行不但表态“我们大部分QFII额度都投向了A股”,而且在其对2006年亚洲市场的展望中,更是将新兴国家的投资重点“优先”放在中国和泰国。该行在2月中旬的一份名为《在中国股市复苏中的A股选择》的报告中,推出了5只“A股首选”:上港集箱、深圳机场、贵州茅台、伊利股份和中兴通讯。
而在高盛3月13日更新的“重点关注的中国概念股票池”中,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银行股被给予了最高评级。
机构的“选民”
“我准备今后每个月的工资除去生活费用外,其他的都买招商银行,我非常看好它,今后肯定有非常好的回报。”一位在基金公司供职的人士毫不讳言地表达了对银行股的偏好。
2005年,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后表现异常抢眼。目前建行股价已经上涨50%左右。
同样,在部分业务领域甚至强于建行的招行、浦发、民生银行等A股上市银行也正在被国内的投资者看好。
在基督教中,被上帝选中的民族称为“上帝的选民”,现在,金融股被机构投资者强烈看好,使它成为了机构的“选民”。
中金公司认为,金融行业是未来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最大受益者。国联基金在年度策略报告中,甚至将银行业称为我国未来几年成长持续性最好的行业之一。
截至去年3月31日,在招行的股东名单中,81只基金置身其中,占流通股比例达到了31.83%,而且机构持股还在持续增加。民生流通股中32家机构持股占流通股的16%;浦发银行股东中42家机构持有其25.45%的流通股;华夏银行16家机构持有11.75%的流通股。
赤子之心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赵丹阳对招商银行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后指出,招商银行在盈利能力和公司治理上都领先于国内银行,今后会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一批券商将银行业列为2006年看好的行业之一,东方证券更是旗帜鲜明地指出:银行业是他们2006年最看好的行业。
招商证券的分析师罗毅认为,目前世界范围内金融股都屡创新高,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银行业最能分享经济成长,而且在经过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后,盈利增长点众多,目前估值明显偏低。
为什么是金融股
“过去几年间金融业改革使得目前整个银行体系呈现出一个向上成长的状态,原来一直靠存贷差的中国银行业,现在中间业务等增长空间巨大。”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李永森教授指出。数据显示,2005年深发展非利息收入大幅增长42.74%,使其占比由2004年的4.92上升到6.81%。罗毅指出,国外非利息收入与总资产的比率在2%左右,而中国市场的这个比率是0.3%,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2005年,在A股上市的几家银行的业绩表现比较符合市场的预期。2005年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利润增长都在30%左右,中国银行净利润增长33%,深发展同比增长也在19.4%。
同时,截至去年底,中国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首次下降到一位数,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到了8.9%,实现历史性突破。巴克莱资本大中华区研究主管、董事黄海洲认为,“银行把不良资产核销等因素放在一起来看,可以看到过去几年的呆坏账是下降的,银监会做了很多工作,整个银行系统的风险和过去几年比也是有所下降的。”
他直言,国外银行的利差收入多在3%,像中国这么高的比例是很少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的银行能够改进风险管理,将不良贷款降到最低,其利润空间是很大的,比英美银行的空间要大得多。
同时,国内银行很多业务还没有开展起来,像中间业务、零售业务等,中间业务收入在国外占到银行收入的5%左右,但在中国只有1%,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市场对国内银行股发展前景坚决看好的背景下,罗毅认为,中国银行即将到香港上市,对于国内银行股来说是一个新的股价提升点。(记者 郭宏超) (责任编辑:陈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