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行动国际、ASA、IFC等机构欲参与中国小额贷款公司竞标,这其实只是外资机构觊觎中国农村金融的又一表现。外资对中国的农村金融兴趣由来已久,从2005年开始,有关外资金融机构欲参股中资金融机构的消息不绝于耳———澳新银行拟投入1.1亿美元收购天津银行19.9%的股权,并计划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荷兰合作银行有意与辽宁农村信用社结盟;IFC也把进军农村金融作为在中国的主要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谈农村色变,视农村为洪水猛兽,要么纷纷从农村撤离机构,要么把从农村吸收到的资金调度到城市使用,发放给发达地区一些大项目,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不足和金融缺位;大项目、上市公司等企业成了各家商业银行追逐和争夺的目标,争先恐后为其提供贷款。而一旦这些公司有风吹草动,各银行又一起纷纷撤离资金,追讨贷款,使这些大企业、大项目资金链断裂,立即陷于困境。这种贷大、贷长、贷垄断的情况,对企业不利,更容易发生信贷金融风险。
    最了解中国国情的中资金融机构不看好农村金融,而作为局外人的外资金融机构何以如此青睐农村金融呢?笔者认为,这就是外资的精明之处。首先,他们看中的是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力图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因素。与改革开放初期他们看中国家富裕沿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政策一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归根结底要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必然离不开金融的全面支持,国家在农村金融上一定会出台一些优先发展的政策。在揣摩国家政策意图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外资要比中资企业高明和果断。
    其次,外资金融机构的战略眼光十分长远。他们并不在乎一时的得失,看重的是中国农村金融未来的广阔市场。外资开始进入农村金融阵地,包括提供带有公益性的小额信贷服务,可能短期内盈利较低,甚至亏损。但是,凭借这个小小投入,它们已经在中国的农村金融领域伸出了"一条腿"。可口可乐进军中国市场的前几年账面一直亏损,后来却盈利巨大,外资觊觎农村金融是同样的道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带来农村经济的飞跃发展,这就给农村金融提供了巨大的商机。现在,连外资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在觊觎农村金融,并已经开始采取实质性行动了,中资金融机构还能视而不见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