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源制药的造假问题很是吸引投资者的眼球,在投资者的信心刚刚有所恢复的情况下,又曝出这么件造假案来,这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今天(4月10日),华源制药就造假问题发布董事会决议公告,声称“发现公司确实存在财务数据失真、会计处理不当、收入不实、虚增利润等问题”,对造假一事予以了承认。 至此,华源制药造假应该是真相大白了,不过,华源制药董事会公告同时又给投资者布下了三团疑云,令笔者难以捉摸。
之一,华源制药的造假金额到底是多少?
根据曝光了华源制药造假事件的财政部驻上海专员办(下称“专员办”)近日在一份财政部内部杂志上的撰文,某上市公司(即华源制药)通过虚构各种交易业务,以各种手段虚增收入和虚减成本,以达到虚增利润、掩盖亏损的目的,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2001~2004年期间,该公司通过会计造假,虚增收入人民币2.57亿元,虚增利润人民币1.57亿元。造假手法之多、违规金额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也就是说,根据专员办的文章,华源制药虚增的利润应为1.57亿元。
但华源制药的公告并没有对这一数据予以认同,而只是称“如果按照自查结果进行财务数据追溯调整,公司2001年、2002年、2004年净利润应为负值,2003年净利润将调减为3000万元左右。待2005年年报审计完成后,上述财务数据的调整幅度方能具体确定。”
根据财政部安排的“2004年会计信息真实度检查”,财政部驻上海办是于2005年7月中旬入场的,9月中旬结束调查。应该说这次调查对2001~2004年的业绩应该是有明确结论的,可为何在华源制药的公告里却称还要“待2005年年报审计完成后,上述财务数据的调整幅度方能具体确定”呢?难道说,上海专员办的调查还不够专业不够权威吗?而更让笔者莫名其妙的是,既然相关数据的调整幅度要待2005年年报审计完成后才能具体确定,可为何2003年净利润将调减为3000万元左右这一数据又如此的确定呢?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团。
之二,2003年的利润为何没有调整为负数?
根据华源制药的公告,按照自查结果进行财务数据追溯调整的结果是,公司2001年、2002年、2004年净利润应为负值,2003年净利润将调减为3000万元左右。这样的追溯调整结果无疑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结果。因为一旦2003年的利润为负数,则该公司2001~2004年连续四年亏损,这显然就该作退市处理了。而且该公司2005年前三季度累计亏损
3061
万元,去年10月28日已发布预亏公告。如此算来,该公司是连续五年亏损,想继续保持上市资格实在是太难太难了。但2003年公司不亏甚至还盈利3000万元左右,这样公司不论怎么算也只是两连亏,保住上市资格无忧。为此,笔者不能不感觉到,华源制药的赚钱赚得真是时候。问题是,2003年华源制药的赚钱,到底是公司真的赚了,还是象之前一样,仍然还是一种人为调控的因素?这很是令人难以放心。再联想到前几日该公司有关人员在回击媒体记者提出的会否被“责令退市”的问题时的表态:这是媒体的“夸张”,“说我们虚增利润1.5亿元会导致公司退市,那是绝对不可能的,顶多就是个ST嘛”。这不能不让人感觉到,华源制药2003年的盈利原本就在算计之中,或者说,2003年华源制药的盈利似乎是得到了老天爷的神助。
之三,华源制药是否真的没有退市之忧?
华源制药方面对于保住公司的上市资格似乎是充满了信心,不仅在上文中提到的有关人员在回击“责令退市”时称“顶多就是个ST嘛”;而且在公司发布的董事会公告里也表示,“2005年年报披露后,公司将可能成为*ST公司”,虽然公告也“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但上市资格的保住应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是华源制药的上市资格是否真的能够保住呢?在这里2003年的盈利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当然,根据华源制药的自查,其2003年是盈利3000万元左右的。但据4月5日《中国证券报》上刊发的《华润重组华源无太大影响》一文的报道,上海专员办在去年9月中旬结束对华源制药的调查后,曾向华源制药出具了一份相当于调查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其中罗列了华源制药2001—2004年存在虚增收入和利润的情况。但是华源制药并不认同该调查结果,没有签字。换一个角度来说,如今华源制药的自查以及2003年盈利3000万元左右的自查结果,又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呢?对于2003年度华源制药的最后利润,上海专员办的调查结论又是多少呢?如果上海专员办的结论2003年利润是负数,而且上海专员办的调查更符合会计制度的要求,那么,华源制药自查的2003年盈利3000万元,是否就站不住脚了呢?而一旦实际情况是2003年华源制药的利润为负数,那么,又有谁还能把华源制药从鬼门关里救出来?因此,要让投资者对华源制药放心,要让投资者相信华源制药自查的正确性,而且2003年确实盈利了,那么,华源制药就有必要把上海专员办当时的调查结果予以公告,否则,对于一个造假的华源制药,投资者很难相信其自身的自查结果,更不敢相信其上市资格就此保住了。 (责任编辑:张雪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