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竞购美国第三大家电公司美泰不战而退之后,海尔又一次因为可能的跨国收购被关注。
尽管传闻愈甚,就连包括竞购者在内的所有第三方均指认卖家大宇电子对海尔十分有意,海尔却一直选择否认或不予正面回应。 分析人士认为除了海尔的一贯谨慎出言之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海尔还不能断定高价出手买大宇会不会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大宇电子出售,其实早不是什么新闻,从去年的不公开的待价而沽到今年3月份10亿美元挂牌出售也已半年多,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中国资深咨询专家马人解释:“按照收购的一般惯例,如果一个企业这样高调地被债权人挂牌出售,这说明它有意出售早就不是秘密,并且有可能之前已经和潜在买家经过几轮的秘密议价但没有达成意向。”
大宇毕竟不是美泰
根据多年来从事企业并购重组经验,马人认为有多种原因可能促成企业股东作出出售决定,比如企业本身经营状况不好,不愿意或是不能花很大的精力改善它,与其做好还不如剥离;或者是企业经营状况很好,但是和集团下一步发展目标不相吻合,也会选择剥离出售。这几年成交价值很高的企业并购案常常是那些赢利状况不错,手中持有大量现金流,但是已经出现增长乏力迹象的公司,这些公司因为容易成为行业中恶意并购的对象,所以也会选择高价卖出;比较少见的个案会是因为企业集团经营状况不太好,需要现金流,就把当前经营业绩相对不错的业务卖掉,获得现金流。
而大宇电子自1999年集团因无法偿还800亿美元的债务将其分拆之后,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大规模重组,希望快速增长,但收效并不显著,也正是这种持续增长乏力,经营的效益非最佳状态,促使它萌生了卖意。
此次大宇电子公开以10亿美元报价出售,也令一些分析人士惊讶,如果海尔以此价竞购,和竞购美泰12.8亿美元出资也相差不多,但后者却是拥有100多年历史的美国排名第三的家电巨头,2005年的美国财富500强企业名单上位列第361位,年销售额达47亿美元,如果收购成功,海尔将可在惠尔浦、伊莱克斯、力诺国际家电巨头之间找到自己的空间,为自己多年在美国市场的艰辛扩展如虎添翼。如果不考虑整合因素,两者相比,不难判断,哪个是海尔更需要的。
选择的关键是协同效应
当然,对海尔而言决定是否收购的一个关键因素还要看协同效应,简言之,就是收购大宇电子能不能使海尔扬长补短。
海尔在欧洲,北美都有自己的制造基地,只是在韩国没有,但是从全球化角度来讲,制造基地布局基本是雷同的。海尔在国内总部青岛的制造基地,可能比在韩国更有资源优势。
大宇电子的渠道优势,主要在韩国体现的最明显,可是韩国又恰恰是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消费者的消费国货心态较强,大宇电子本来就与三星、LG市场份额相差很大,而且还在逐年下降,很难讲是否能够通过收购就与三星、LG抗衡。
从品牌来看,拥有强烈全球品牌战略的海尔,很少会把收购品牌作为自己的主要购买意图,在国际市场上,大宇的品牌比起海尔的品牌也没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唯一最能体现收购价值的可能就是研发这一块,韩国大宇电子公司拥有韩国最多的网络电视技术专利,同时在数码产品如等离子电视上曾经一度技术领先。但是总体看,大宇电子也不是一个技术研发实力卓著的公司。
如果在目前的情况下,海尔有可能做出收购,一定会在价格谈判上做足工夫。
国际化的海尔要不要并购
美泰竞购案使很多人觉得海尔的国际化路线会有所改变,不再走扎扎实实,一步一步的艰辛之路,而是会通过大宗海外并购快步提升国际化的速度。也有人担心海尔不是一个有经验的并购者。
实际上在国内市场,海尔一直走大刀阔斧并购之路,在并购方面海尔也是国内不多的有经验的并购企业,从1988年至1997年的9年内,海尔集团兼并了青岛电镀厂、空调器厂、冷柜厂、红星电器厂、武汉希岛公司等15家企业。仅1997年一年内,就先后兼并了广东、贵州、安徽等省的6家企业。通过一系列兼并和收购,海尔盘活了近20亿元的存量资产,初步完成了集团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布局。为海尔的国际化也积累了一定的扩张经验。
但是进入国际化市场的海尔却没有在进行大宗收购。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曾在全球做过一项调查,所有并购案中最终成功实现原定目标和效益的不超过50%,而成功的企业多半又是依靠清晰的长期战略和卓越的快速整合能力。对于眼前这个以期依靠跨国收购获得陌生市场份额的案例,其难度显然更大!
海尔的国际化目前并没有采取大规模的并购策略,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但是有一条海尔一直是清楚的,海尔要做全球化品牌,国际市场建立自己强势品牌的战略始终没有停止过。在这个战略下,海尔可能会目标十分清楚地选择对自己研发渠道和提升品牌有互补优势的企业。而真正适合并购的企业还是少之又少的。
对此马人认为,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国企业借海外并购案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很小,要根据不同行业进行具体分析。在家电这个行业,领先的中国企业也具备稳步发展的空间和基础。与国外同行业的公司相比,中国企业来自资本市场的价值增长压力相对较小;另一方面,在全球家电市场,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较大而且不断攀升,在国际市场上还不存在着很快被别人并购,或者不迅速做大就淡出市场的危机。这恰恰给中国家电企业发展提供了时间上的缓冲区,可以使海尔这样的企业稳扎稳打地走国际化之路,继续探索适合本企业的国际化模式。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