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1日讯(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汪旭光)随着产业梯度转移,深圳市生猪基地纷纷外迁,深港生猪市场供需缺口巨大。由于看好“商品猪第一省”的实力,深圳方面把填补缺口的“准入券”首先抛向我省。
今天上午,深圳市新龙达、康达尔等畜牧龙头企业与湘潭市养猪协会签订合同,确认该市15个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作为联合生产基地,年供生猪20万头。 下午,深圳方面又与长沙、浏阳、汨罗、屈原等4县(市、区)的养猪协会和运销大户签订了年供105万头生猪的合同。
深圳市龙岗区农林渔业局局长刘罗先称,现在,深圳市场生猪年缺口达540万头,经深圳供香港的生猪年缺口200万头。如何填补巨大缺口?深圳市将选择一批规模化养猪场,作为联合生产基地。3年内,缺口的60%将由这些基地提供的生猪来满足。
成为联合生产基地,等于拿到生猪供深港的“准入券”。刘罗先说,基地生猪不仅先行入市,深圳方面还将从检验检疫、无公害养殖技术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
据悉,去年我省生猪外调达3000万头,居全国第一位。目前,全省生猪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规模达到4396万头,无公害产品认证100多个。连续几年,我省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一直控制在1%以下。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