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乐福强势文化冲击
李嘉诚旗下百佳超市中层大“换血”
本报记者梁冰隽霏发自广州
“我们也在考虑什么时候离开。”昨天,百佳超级市场(下称“百佳”)的一位中层向《第一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日报》表示。
据悉,前不久,百佳行政及公关部主要负责人刚刚辞职。而其已服务百佳10多年,堪称公司元老级人物。“现在只有工程部、物业部、财务部主管仍是老百佳旧部,其余中层管理人员几乎都换了,每次走过采购部的门口,总是会看到很多新面孔。”上述人士颇无奈地表示。
紧张的工商关系
事实上,百佳的麻烦还不止于此,去年底开始,陆续有供应商就“超市乱扣款”问题围堵百佳深圳总部。
在这些“苛捐杂税”里,维修是超出合同范围外用得最多的一个名义。小黄是一家供货商的业务员,据她称,去年深圳百佳以店铺重修的名义,向每个供货商索要200~500元钱的赞助费。最后计算时,供应商又发现,深圳百佳有28家店,每家店都要支付,合计总额超过1万元。后来以此名义收的费用,半年之内又扣了好几次。
在一份由供应商提供的协议中,记者看到,各种名目要供货商向百佳超市交纳的费用超过20项,包括新货入场管理费、新开张店铺赞助费、百佳周年纪念活动赞助费、品牌推广费等。除此之外,供货商被扣的除了合同内的项目,还有一些谁也看不懂的名目。深圳供货商小陈收到的票据中有一些“代C08”、“代C12”等根本看不懂的代码,这些符号后面标明的一大堆金额就是所扣额度。
“2004年百佳不断出现结款差异,到去年,合同外收费越来越多,而且没有任何理由,不事前通知。”一位与百佳合作多年的供应商向记者表示,现在他还有一个月的货款没有结,估计总数还不够所扣的费用,“我们正计划向法院提起诉讼,追回被乱扣的货款。”
家乐福文化冲突
“2000年底,百佳刚以生鲜食品、‘价格杀手’形象重返内地时,与供应商相当融洽。”与百佳关系密切的一位人士表示,当时其广州天河北开业当天创下170万元的销售天量。之后时任百佳中国区总裁的艾一帆升任屈臣氏集团行政总裁,分管零售食品部。“不过,百佳每家店的投入相当高,在6000万元(不包括货品)左右,后期分摊及经营压力很大。”
2003年初,艾一帆的副手曾金强返回香港分管香港超市业务。为实现内地快速扩张,百佳从家乐福挖来了时任南方区总经理的冯砚祖担任中国区总经理。“冯砚祖在家乐福有15年从业经历,是家乐福亚洲地区最年轻的第一位华人片区老总。”原家乐福内部人士透露,跟随冯一起过档的,还有家乐福南区大班人马。
“百佳是典型的香港公司,员工福利较好,从业多年后有升迁机会,在业内很难被同行挖角。但家乐福的人过来后,抢占很多中高层管理位置,有的业务主管直接当上店长,从而使百佳旧部前景变得渺茫。”一位离开百佳的人士透露,港资企业做事循规蹈矩讲究稳妥,而在台湾地区浸染多年的家乐福则讲究灵活、打擦边球,下属与上司之间在文化理念方面又存在本质上的冲突,这使很多中层人员萌生去意。
“最明显的就是采购部门。每个采购人员都有计划内的费用收入,按照百佳之前的做法,肯定完成不了,而完成不了就要下岗。”与百佳采购人员接触密切的一位供应商透露,为了完成任务,许多采购人员向供应商开刀。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合同外被扣费用约有几十万元,“我们也在追查,但工作相当棘手。”据说主要原因是其对口的采购人员换了十茬以上。
要利润还要规模
“在和记黄埔中,零售集团不仅是销售额的贡献者,也是集团大量现金流的提供者。因此,对于投资较大的百佳超市集团预期较高。”香港证券分析人士表示。而有屈臣氏内部人士透露,此次重返内地,是李嘉诚给百佳的最后一次机会。
“在百佳看来,必须把每间新店的营业额做上去以后才会考虑再开新店。而现在掌舵百佳的冯砚祖,遵循的是家乐福快速拓展的市场策略,在这样的前提下,老百佳员工的离开实属必然。”广东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助理、华南商业网总编黄华军透露,除此之外,冯试图在百佳建立的家乐福“三权分立”采购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触及了多方利益。
据了解,家乐福的采购部只有谈判权、跟单权,当然可以接触供应商,但没有定价权和数量上的决定权。定价权交给了市场部,但市场部不能直接面对客户;而采购数量的决定权又交给了另外一个部门,同样,这个部门也不能直接面对客户。如此一来,三个部门互相制约,最后出来的采购清单交由财务部审核,最后由采购部直接跟客户下单。采购部变成了一个执行部门。
而且,家乐福的采购按商品类别,分成中国区联采、分区采购和单店采购三种,总部、区域和分店各有自己明确的采购范围。如此一来,不是说可百分之百杜绝灰色交易,但至少交易成本大大提高了。
“冯砚祖过档百佳后推行了这套制度,或者说试图在建立这种制度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力。”黄华军表示,百佳去年底出现的种种问题应该与此有关。但从冯砚祖目前已经续聘的局面来看,他的做法已得到集团的支持。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资料显示,2002年深圳百佳销售18.1亿元,有19家门店。冯砚祖接管百佳中国区后,根据最新资料显示,百佳门店增加到37家,销售达到37.9亿元,不仅数字翻倍,而且市场也从广州、深圳扩展到南京、重庆、成都。而据了解,2008年百佳计划全国店铺数量达到100家,2009年销售额将由现在的近40亿元上升到100亿元。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