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能总以“安抚”性采购来减少贸易顺差,单方面作用十分有限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背后隐藏了美国企业的巨额隐性收益对此,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在中国美国商会晚宴上表示:“你们有钱吃龙虾、吃牛排,而我们在吃馒头、吃三明治。 有趣的是,美国朋友们一边吃着龙虾和牛排,一边还很关注我们的三明治是不是吃多了。”
162.1亿美元——看到这个数字时,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CarlosGutierrez)终于露出了满意的微笑。美国当地时间4月11日,第17届中美商业贸易联合委员会(U.S.-ChinaJointCommission
onCommerceandTrade,下称“JCCT”)结束之时,中美双方达成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项单次采购协议。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领的经贸代表团行程历经美国13个州,中国的“采购篮子”里装着包括波音飞机、微软软件、摩托罗拉通讯设备等产品,满满当当。
然而,相对于美方统计的2016.26亿美元对华贸易逆差而言,这个数字显然并不能阻止美国政府针对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继续向中国施压。即将于本月18日访美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也面对着美国总统布什提出的“在汇率问题上作出某种表态”的压力,这也意味着美国正日益将不断扩大的贸易逆差问题政治化。
中美贸易顺差剧增
来自国家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1141.73亿美元,约占美国全球贸易逆差总额7665.61亿美元的15%左右,而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去年达到2016.26亿美元,占其贸易总逆差比例达26.3%。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凸显,也逐渐成为影响未来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吴仪此次访美之行,也向美国传达了中国积极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信号,在11日(美国当地时间)举行的JCCT新闻发布会上,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和贸易代表波特曼(RobPortman)均表示,感谢中国政府代表团为平衡中美贸易所做的努力,中国已作出相关承诺,如果这些承诺得到兑现,美中贸易关系可能更为平衡。
纵观10年来的中美双边经贸数据,从产品结构来看,中美贸易顺差最大的产品依然是体现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普通机械电器、家具玩具、鞋帽和纺织服装,而中国则主要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矿产品、化工产品以及包括飞机、尖端集成电路、电信设备等。中美经贸的产品结构符合国际分工及资源禀赋理论,各自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形成顺差。
然而,值得关注的一组数据是,自2001年以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对美出口额开始飞速增长。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对美出口高新技术产品总额为97.08亿美元,而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520.4亿美元,其中,同比增长幅度最高达62.02%,最低增幅也达到了29.4%。
这组数据意味着,我国对美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现,直到2005年,“顺差”达到359.3亿美元,占中方统计对美顺差总额的31.5%。这是否代表着中美贸易开始逐渐“颠覆”传统的国际贸易资源禀赋理论,出现了“里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里昂惕夫之谜”是指从理论上,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现在统计检验结果正好相反。
“中国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总额的28%左右),近90%是进口零部件组装后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张燕生说,“这代表着跨国公司的技术、产品和产业结构,而不代表中国的技术、产品和产业结构,中国今天的比较优势,主要还是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
中国虽然以加工贸易方式取得了顺差,但并未取得相应的贸易收益。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朱钟棣前几天刚刚参观过昆山市的电子产品出口加工区,他认为如果抛开贸易形式,单独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例的上升数据毫无意义。
“事实上,出口价值1000美元的电脑,我们只能获得20~30美元的加工费,我们所谓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只是位于全球产业加工链的末端,”朱钟棣说,“设计、研究、开发、品牌,这个产业链高端的部分都是外资在控制。”
以罗技畅销产品之一“Wanda无线鼠标”为例来说明这种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格局则更加清晰而直观:每个Wanda无线鼠标在美国的售价大约为40美元,在这一价值链中,罗技大约拿到8美元,其分销商和零售商拿15美元,另外14美元则被Wanda零部件供应商获得。中国从每只鼠标中仅能拿到3美元,苏州装配厂里工人工资、电力、交通和其他经常开支全都包括在这3美元里。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背后隐藏了美国企业的巨额隐性收益,美国却一直“熟视无睹”,仍借逆差之由对中美经贸关系施压。
对此,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曾在中国美国商会晚宴上风趣地表达了鲜明的态度:“这就像在宴会上,你们有钱吃龙虾、吃牛排,而我们在吃馒头、吃三明治。有趣的是,美国朋友们一边吃着龙虾和牛排,一边还很关注我们的三明治是不是吃多了。”
东亚对美顺差转移至华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很大一部分是周边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贸易转移效应所导致,自2000年以来,中国与美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同时,与亚洲其他国家却形成了巨额逆差,”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立坚说,“而美国源于东亚地区(包括中国)的进口比重总体上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只是全球生产链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结果。”
由此可见,中国实际上只是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和密集劳动力加工业的一个平台,甚至在所谓“高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领域也是如此。张燕生表示,由于中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很低,资本密集型产品在资本配置效率上低于国外,很难形成真正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技术密集型产品就更不用说了。12 (责任编辑:谢剑) |